路由协议 --- RIP

一、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DVR(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
1、基本思想:
       (1)、以跳数为代价单位;

       (2)、每个路由器周期性的与相邻路由器交换若干<x,d>二元组组成的路由信息,x表示可到达的目的站(主机或网络),d代表到目的站的距离(跳数);

       (3)相邻路由器得到路由信息后,按照距离矢量算法(最短路径原则,实现最佳性),建立或更新路由表。

 

2、实现步骤(四步)


         步骤1:初始化

           路由器启动时,对每个直接相连的网络生成一个路由表项,跳数为0。

   

        步骤2:路由信息交换

            每个路由器周期性向相邻路由器报告自己的路由表,以二元组形式<x,d> 。

        步骤3:路由表更新-依据距离矢量算法

        步骤4:路由表稳定

             经过一定时间,路由表达到稳定,称为算法达到收敛状态。

     二、路由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概览
            1、RIP特点
                     RIP基于距离矢量路由算法而开发的。RIP协议适用于中小型网络,有RIP-1和RIP-2。

                  (1)、 优点: 实现比较简单,所需CPU和内存开销少

                  (2)、缺点: 

由于每个路由器要将自己整个路由表发送给所有相邻路由器,路由信息量大,占较大的网络开销;
好路由消息传播快,坏路由信息传播速度慢。网络出现故障,传播时间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数分钟);
存在路由同步(我的计算结果依赖于你,你的计算结果依赖于我),算法收敛速度慢,容易引发更新不一致;
可扩展性不好,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网络,一条路径上最多15个路由器;
可产生路由环路,为避免路由环路需要特殊处理;                                 
       2、环路解决办法
              (1)触发更新

一旦发现网络链路断掉,立即将该条路由项设置为不可达,并立即发送路由更新报文,而不需要等到正常的路由更新周期到来再发送.
常与带毒性逆转的水平分割技术结合使用.     
             (2)、水平分割

                    路由向一个接口发送路由更新报文中不包含该接口获取的路由信息。

      3、工程实际使用
                      (1)、源于一个linux下一个rounted应用程序

                      (2)、RIP协议最大有15跳,16跳为不可达(等价无穷大).

                      (3)、采用跨层设计思想:RIP协议工作在应用层,传输层调用UDP(UDP端口号为520)

       三、RIP协议工作原理
             1、 采用两种报文类型:
                     (1)、请求(request):向相邻路由器请求路由信息;
                     (2)、响应(response)更新: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本地路由信息;

              2、工作原理
                    (1)路由器启动时,RIP协议在接口上发送request报文, 等待相邻路由器的request和response,并予以应答;当收到response时,利用距离矢量算法进行路由更新.

                    (2)路由器周期性发送response,定期通告本地路由信息给邻居路由器。

                    (3)一个路由器路由信息发生变化,会主动发送response给邻居路由器。

             3、三个定时器
                      为了使路由器中路由信息反映当前网络实际连通状况,确保路由信息的时效性,使用了三个定时器:

                      (1)、更新定时器

                        * 用于触发路由器周期性发送路由更新消息(response),基准时间为30秒;

                        * 为了防止所有路由器同时发送response,RIP规定在基准时间上随机加一个5秒的偏移.时间可在[25,35]之间随机选取                 

                       (2)、过期定时器

                         * 每当增加或更新一条路由记录时,协议模块会自动启动一个过期定时器(生存期)。

                         * 如果超时(180秒),没有收到该路由记录的任何信息(更新或确认),该路由项标记为无效(将跳数设置为16).

                       (3)、刷新定时器

                       *  一条路由记录失效后,为了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此消息,并不立即删除,而要保存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由刷新定时器控制(120秒).

                       * 又称为垃圾回收定时器(garbage collection timer)

     四、RIP协议的说明
                  1、仅和所有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

                  2、交换的路由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除了从待交换方向的邻居路由器学习到的路由信息)的全部路由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3、路由信息发送时机

                      * 请求交换:request, reponse;

                      * 周期交换: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周期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 30 秒;

                      *触发交换:路由信息发送变化时自动告知邻居路由器。   

RIP协议的特点:

  1.度量值: 以跳数作为唯一的度量值,在复杂的环境中可能会选择次佳路径,最大支持15跳。

  2.路由表的建立:简单照抄,把自己没有的路由信息简单抄进路由表。(距离矢量协议,道听途说,听到的路由可能不是最优的,甚至是错的。对整个网络没有完整的认识)

  3.信息的更新:每30秒周期性地通告自己的路由表。收敛慢,且占用带宽。无效时间180秒,抑制时间180秒,清除时间240秒。

4.适用环境;小型简单的网络环境。

V1与V2的区别:

  1.V1版本:更新信息不带子网掩码,有类路由协议。不适用于子网不连续的网络环境。

  .  V2版本:更新信息携带子网掩码,无类路由协议。适用于子网不连续的网络环境。

 2.  V1广播更新,V2使用组播(224.0.0.9)更新,防止对局域网PC的影响.

 3.  V1不支持身份验证,V2 支持.

       wKiom1SyaC2iLD9NAADQF5FNQD4187.jpg

有类与无类协议

 

有类协议 (分类协议,区分A、 B 、C类 )

早期路由器配置(CPU/内存)较低,为节省资源,早期的路由协议,如RIP V1和IGRP,在发送路由更新时,不携带掩码。

但路由表中,必须存在掩码,则接收方根据类别进行假设:

1. 同一主网,采用自己掩码

2. 不同主网,归到主类     ( 自动汇总 )

例一:

10.1.0.0/16         10.2.0.0/16          172.16.1.0/24       172.16.2.0/24

―――――――― R1 ----------------------  R2 -------------------------- R3 --------------------

                                F0/0     F0/1

 

                          R    10.1.0.0/16      F0/0

                               10.2.0.0/16

                               172.16.1.0/24

                           R   172.16.2.0/24   F0/1

 

 

例二: 子网不连续

172.16.1.0/24         12.0.0.0             23.0.0.0        172.16.2.0/24

―――――――― R1 ----------------------  R2 -------------------------- R3 --------------------

                                F0/0     F0/1

             172.16.0.0→                             ←172.16.0.0

                     

                             R   172.16.0.0/16    F0/0     

                                                 F0/1

同时,在R1上既没有172.16.2.0/24的路由,也没有172.16.0.0/16的路由,网络不通。

 

说明:事实上,当R向邻居发送更新时,若发现更新条目和自已接口(发送)不在同一网段,则进行自动汇总。

解决办法:

采用无类协议,如RIPV2 / OSPF / EIGRP 等,路由更新中携带子网掩码,可以构建精确的路由表。

包括:RIPV2   OSPF   EIGRP   IS-IS   BGPV4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aibaohu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