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读 AI 女王李飞飞的自传《我看见的世界》?
刷豆瓣时偶然发现的,豆瓣评分 9.1 分,这可是高分呀。然后主题是讲个人
回忆录,女性突破困境、追寻梦想的成长之作,现在讲女性独立、成长的书很多,我虽然是男性,觉得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试着翻了一遍。
我比较喜欢前面讲家庭、个人的部分,到后面 AI 相关的内容就读不进去了,所以我的收获主要来自前面的部分。
好的家庭环境
读完全书,真的感慨,李飞飞的父母真的太开明了,如果你现在有小孩,强烈推荐学习。
书中多次提到她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而我从父亲的角色进行了反思,虽然很多时候我都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处,但偶尔也会耍爸爸的姿态,会训斥小白牙。你可能会问,牙哥你不总发朋友圈说察觉自己吗?,确实会察觉自己,但有时真的控制不住我寄几呀,我有改的意识,需要一个过程。也不能对自己太苛刻,偶尔失控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
她的妈妈总是在关键时刻问“飞飞,这是你想要的吗?”,通过不断追问让她认清自己的选择。想想我们的父母甚至是自己是不是经常根据自己的意愿替孩子做选择,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妈妈给李飞飞提供了很多书籍,爸爸鼓励她探索,反观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本来学习压力就大,还要上辅导班,别提让看课外书了。这一点,我们也给孩子提供了很多书籍,但是没有鼓励孩子去探索。多少有点教条主义,给孩子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需要改正,让孩子朝着更 open 的方向发展。
妈妈的这句话“没人欠你什么。如果你那么渴望得A,那么下次可以更加努力”,让我想到小白牙吃饭经常说要当第一名,并要求我们慢点吃,我告诉她,“想当第一名需要靠自己努力争取,而不是需要别人让”,感觉有点类似。
当李飞飞家里遇到困难时,李飞飞不忍心父母再这样辛苦下去,所以在考虑职业时想放弃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从事钱更多的工作,给家里减负,妈妈说“我们走到这一步,不是让你现在放弃的”,想想多少孩子曾因为家里的条件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从而与梦想渐行渐远。
上面只是书中的一小部分,但从这些小点就可以看到李飞飞的父母很开明,李飞飞能获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好的家庭环境的培养。
独立人格
除了好的家庭环境的滋养,李飞飞本人也很努力,她经常主动出击抓住机会。大学生活过得非常充实,进行了大量的阅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人的传记和书籍,反思自己当年大学,真的浑浑噩噩,就没咋去过图书馆。
李飞飞说「我的努力不是为了让老师满意,也不是为了符合某种意识形态,甚至不是为了迎合某种虚无缥缈的规则。我的努力只是为了自己。」。我们经常被告知要符合某种意识形态,小时候为了父母,学生时代为了老师,长大了为了孩子,什么时候为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