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动态路由配置(Cisco)

一、实验目标   

  • 根据拓扑图完成网络电缆连接      
  • 删除路由器启动配置并将其重新启动到默认状态
  • 在路由器上执行基本配置任务
  • 配置并激活接口
  • 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路由
  • 配置静态默认路由
  • 在多路访问网络上配置OSPF
  • 掌握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  

思科3560三层交换

•计算机4台(已安装 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系统)。

•组网用直通双绞线网线6根、交叉线2根。

•配置用直通双绞线两根。

•或用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所有设备(本实验采用)

 

三、实验内容  

  • 在指定拓扑结构的多个路由器上配置OSPF路由;
  • 使用OSPF路由的常用查看和测试命令;
  • 实现网络互通。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

拓扑图:

 

地址表:

设备

接口

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

Switch0VLAN2192.168.0.1255.255.255.0/
Switch0VLAN3192.168.1.1255.255.255.0/
Switch0F0/3192.168.2.2255.255.255.0/

Router0

S2/0

172.16.0.1

255.255.255.0

/

Router1

S3/0

172.16.0.2

255.255.255.0

/

Router1

S2/0

172.16.1.1

255.255.255.0

/

Router1

F0/0

172.16.2.1

255.255.255.0

/

Router2

S3/0

172.16.1.2

255.255.255.0

/

Router2

F0/0

172.16.3.1

255.255.255.0

/ 

PC0

网卡

192.168.0.2

255.255.255.0

192.168.0.1

PC1

网卡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PC2

网卡

172.16.2.2

255.255.255.0

172.16.2.1

PC3

网卡

172.16.3.2

255.255.255.0

172.16.3.1

 

任务1:执行基本网络连接及配置

(1)如图所示进行连接,注意: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用DCE线连接,路由器和主机、交换机之间用Cross-Over线连接,三层交换机和主机之间用直通线连接。

 

(2)分别配置路由器Router0、Router1和Router2主机名为R0、R1和R2,配置特权模式密文密码为123。

 

任务2:执行三层交换机配置

(1)配置交换机Switch0主机名为S0,配置特权模式密文密码为123。

(2)在交换机S0上创建VLAN2和VLAN3:

(3)检验在交换机S0上创建的VLAN:

(4)在交换机S0上将交换机端口分配给VLAN:

①switchport mode access:强制接口成为access接口,并且可以与对方主动进行协商,诱使对方成为access模式。

②switchport access vlan number:给端口配置不同的VLAN。

(5)在交换机S0上定义VLAN2和VLAN3的IP地址:

(6)在交换机S0上启用IP路由:

ip routing:在三层交换机上打开路由功能(默认是关闭的),使不同VLAN间能够实现相互通信。


(7)在交换机S0上配置f0/3的IP地址:

no switchport:启用交换机的三层路由功能(三层交换机端口默认为二层口)。

 

(8)在路由器R0上配置f0/0的IP地址和RIP v2路由协议:

(9)在交换机S0上配置RIP v2路由协议:

启用RIP路由协议第二版并宣布其直连网络,关闭自动汇总功能。

 

任务3:启动OSPF路由进程,使整个网络互通

(1)给PC0、PC1、PC2和PC3配置IP地址:

                    

                     

(2)在路由器R0上给s2/0配置端口IP地址:

 

(3)分别给路由器R1、R2各端口配置IP地址:

R1:

R2:

 

(4)分别在路由器R0、R1、R2上配置OSPF:

R0有一个直连网络:

R1有三个直连网络:

 

R2有两个直连网络:

 

(5)在路由器R0上配置NAT协议:

建立一个分配范围为172.16.0.10到172.16.0.254的地址池。

建立访问列表允许该网络访问。

设置f0/0为进入端、s2/0为发出端。

 

(6)路由器R0静态路由配置:

要去目标网络地址为192.168.0.0的数据包下一IP地址为192.168.2.2。

 

(7)三层交换机Switch0静态路由配置:

 

任务3:验证实验结果

(1)配置之前PC1无法ping通PC3:

(2)配置之后PC1可以ping通PC3:

### 思科设备上的OSPF动态路由配置 #### OSPF基本概念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数据包如何移动到特定位置。该协议基于链路状态算法,能够快速适应网络拓扑变化并提供无环路的最佳路径。 #### 设备准备与初始化设置 确保所有参与实验的路由器已正确连接,并且各物理接口处于工作状态。对于每台路由器而言,在进入具体OSPF配置之前,需先为其各个外部通信端口分配IP地址[^2]。 ```python Router-A(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 #### 启动全局OSPF进程 以`Router-B`为例说明启动OSPF的过程: ```shell Router-B# conf t Router-B(config)# router ospf 1 ``` 上述命令开启了编号为1OSPF实例。这里的数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但在同一区域内应保持一致[^1]。 #### 日志记录邻居关系变更 为了便于监控和调试,建议开启日志功能来跟踪邻接关系的变化情况: ```shell Router-B(config-router)# log-adjacency-changes ``` 此操作有助于防止潜在的黑洞路由问题发生,即当某个目的地不可达时不会形成死循环转发报文的情况。 #### 定义宣告网络范围 接下来指定哪些本地直连网络应该被纳入OSPF管理之下: ```shell Router-B(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 Router-B(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30.0 0.0.0.255 area 0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输入形式采用标准CIDR表示法中的子网掩码,但实际上思科IOS会将其转换成反向掩码的形式处理。因此不必担心格式不兼容的问题。 完成以上步骤后保存当前配置即可使新设定生效。重复这些指令针对其他待加入OSPF域内的节点执行相同的操作,直至整个网络都成功部署了OSPF服务为止。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