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的角度统一看to C和to B商业模式

(1)BAT

一、百度

1、免费爬内容:别人也想让百度免费爬(做传播)

2、UGC内容:别人不让爬,就搞平台,让大众产生内容。如百度知道、百度博客、百度贴吧

3、自建内容:如百度百科

二、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自己不进货、不囤货、不卖货、不送货。

1、流量平台:阿里买进流量,然后精细化经营一鱼多吃。站内搞搜索竞价排名

2、交易平台:抽水

3、物流平台:菜鸟物流做整合、智能调度派单抽水

4、金融平台:支付通道服务费抽水、金融信贷服务抽水

三、腾讯

1、流量平台:QQ/微信。QQ有虚拟装备营收,微信主要靠广告

2、网络游戏:主要靠虚拟装备营收

(2)to C资源

咱们这里主要说说腾讯集团。

to C资源类有:

1、文字类:新闻、网络文学、电子书

2、语音类:音乐、听书

3、视频类:影视剧

这些to C资源都需要购买,成本大大的。全中国,包含腾讯、网易,在这些to C资源类业务方面也举步维艰。

to C资源类业务,现在主要两种商业模式:

1、海量低端用户,靠广告收入

2、少部分愿意交钱的,靠会员订阅收入

但是,即使是这两类商业模式,在中国,ROI也亏得要死,还见不到天日。你看既消耗巨大的内容购买(制作)成本,又消耗巨大的带宽服务器存储资源成本的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土豆,都难受的要死。

(3)to B资源

云计算,在中国,也是一门资源生意。

云计算四大基础组件:

1、IDC资源:这主要涉及到机房土地和机房电力,随着新基建/东数西算的开展,这也基本会掌握在中国三大运营商手里。你办事,我放心。

2、网络带宽:这在中国三大运营商手里

3、CDN:这是存储资源和网络带宽资源的融合产物,以后主力资源也会在三大运营商手里

4、存储资源:

5、服务器资源:

现在,中国云计算巨头们采取的商业模式只有一种:会员订阅收入。这商业模式本质,这不是和资源类的to C业务一个商业模式么?

玩资源的业务,我个人有个直觉:这本质是个低价金融成本的套路。看谁金融成本低,谁取胜。

中国云计算巨头们都想挣高科技的超额利润钱,比如自研CPU/TPU,可惜实力不够,只能做做实验室噱头。这就是目前中国云计算巨头难受得要死的原因。

83209c7a31ba93e154a48ff1817e60e0.png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