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有四拨人问我到底啥行业挣钱。
我对四拨人说了四方面,如果你自己不在这四方面内,这就压力比较大了。我有个朋友就担心失业而不敢消费不敢投资更不敢创业,如果大量人这么想,整个社会与企业就会形成鸡生蛋蛋生鸡的恶性循环,老百姓不支出-企业就不生产-就要裁员-既是员工还是老百姓双重角色就更捂紧口袋。
我忘了哪个美国总统有个段子:办公室门口贴了张纸:问题到我这里结束。
所以必须斩断恶性循环,才能再正向循环起来。
(1)永恒刚需
永恒的高刚海:
女人要漂亮
男人要雄起
小孩要聪明
老人要健康
这是我对想做点小店铺小买卖的朋友说的。
(2)它山之石
日本在1985年签订金融广场协议、1990年房地产泡沫破裂,美国进行亚太再平衡,日本产业开始往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大陆转移。
日本在失去20年(1993-2013)中崛起的行业:
7-11便利店,饮料、啤酒精酿、乳品、调味品
萨莉亚
大创、无印良品
优衣库
保健品药品
以及:
自动化-高精密-电子
通信、手机、计算机
(不过2010年以后,日本的通信、手机、计算机这些产业也不行了,只在一些核心零部件点上是蝎子尾巴还在独一份,但已经形不成整体战斗力了)
不过,2013年以后,美国开始亚太再平衡,把产业从中国大陆地区逼出来,又重新分配给日本,日本经过十年哺育,在企业营收与利润、股市、就业、物价、又兴旺了起来。
这是我对做to B 中小微朋友说的。
(3)重型
投资周期-生产周期-消费周期,这是有传导时间的。
从目前A股来说,有虚市值精神文明和实利润分红物质文明两手的,都聚集在工业时代前期的一些代表行业:
原材料
能源
交通运输设备、成套装备设备
工业时代中期代表的消费品大生产与大流通产业链,目前从投资周期环节看不行,但是从生产与消费环节还在市场容量持续增长并扩容,只不过因为内卷厉害还有通缩原因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这是我对做to B 大客户朋友说的。
(4)两大产业链
孩子、房子、车子,这是能带动很长的产业链的三大。目前最寄望的就是:车子。
韩国的很多产业是围绕智能手机产业链。
日本很多产业是围绕汽车产业链。
这都是消费数量巨大、单价高、换手快、技术升级快、高精密高技术门槛的东西。
这两大产业链完全端到端自主可控,做到端到端、做到规模最大成本最低,中国就可以称雄东半球了。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如果一只火箭正在上升,不要犹豫、不要看有没有座位,赶快跳上去。
这是我对扯淡中国悲观或乐观的朋友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