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性
股性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
说没有,就是:这就相当于流水席,一拨人坐上来吃完一波涨跌周期走了,另一波人又来了又搞了一波涨跌周期走了,每波来吃流水席的人都不一样。股性即人性,炒这只股的股民的人的人性决定了这只股的股性。当然,放到更底层更通用的人性来看:古今中外,人性都是亘古不变的,不外乎是:贪嗔痴、虚荣攀比炫耀恐惧贪婪、名利气权钱色。
股性说有也有,就是:一个人会有路径依赖,他在一只股票上赚了钱,他会对这只股票有亲近感甚至迷信,会反复在这只股票上刻舟求剑。所以上一波人和下一波人可能会有重叠。
所谓的股性,不外乎就是:
有外因推着这只股票慢慢涨起来,到达一个临界点快速地涨起来,然后快速地下跌,然后再慢慢跌回原点。
等再有外因波及到这只股了,那就再重复来一波涨跌周期,然后再跌回到原点。
就这么一波波地涨跌永续循环。潮起潮落什么都不为。
(2)归因
一、一只股涨跌:
1、从个体来讲,主要受监管风险涨跌,很少受财报表现涨跌。(财报季除外,主要也就是影响前后各半个月。人的记忆只有7秒)
2、从局部来讲,是随概念板块/行业板块涨跌。
3、从整体来讲,是随大盘涨跌。
二、概念板块/行业板块的涨跌:
主要由产业巨头新闻(中概股巨头、纳斯达克七姐妹巨头、上证50/中证A50巨头)、国家部委政策新闻驱动。
当然,一只股票属不属于某个新兴概念板块里的成分股,这里面有东财/同花顺大用户市场占有者、大资金机构、散户股民三者的共谋。
虽然说概念板块/行业板块中的成分股归的都很扯淡,但大家又不Care,大家共识就行。
三、而大盘的涨跌,中国的大盘浑身都是痒痒肉,很多外部新闻都会影响它,我过去也说过:
1、国家政策新闻、国家公布金融-经济数据
2、其他资产市场吸引:黄金、国债、房产
3、其他:股票期权/股票期指交割日、企业财报预告-发布季
4、外国金融调整:如美元汇率、美元降息
5、外国政治:如懂王上台;外国军事:如中东俄乌
(3)动能
我过去说过:归因无意义,甚至还会误导人。
所以,看一只股票涨跌,还是看:
1、交易额-交易量。(有可能用对倒造假)
2、活跃性:区间换手率。(有可能用对倒造假)
3、股价:股价推高是由真金白银买上去的,这是比较难造假的,庄家在股价推高上造假象(比如故意造个最高价、故意造个一字板/厂子板/T字板),他也得付出真金白银
4、股价位置:股价在自己历史什么位置(120日-250日-500日-2021年小阳春以来-2015年大牛市以来)。低了起不来,等待时间猴年马月。高了,就反转掉头向下。所以留给咱们的窗口就是:中低-中-中高-高位。到了高位的特征就是:急涨。那么急涨后面就是急跌。
我过去给大家讲过庄家操盘分十个阶段:
低位:吸筹期
中低位:震荡吸盘期、锁仓等风造风期
中位:试盘期
中高位:拉升期
高位:主升期
中高位:急跌期
中位:反抽回调期
中低位:砸盘期
低位:回到原点静默期
中低位-震荡吸盘期、锁仓等风造风期,这个过程很漫长,而且波动小也很难引起普通人注意,所以很多人参与不到这个窗口。留给普通人就是三个窗口周期。
中位-试盘期,一般会有三波上上下下震荡:不断地出现最高价上影线-最低价下影线,探探接盘侠的顶和底,这就有15-20个交易日。
中高位-拉升期,一般会有三波上-回调-再上:这就有15-20个交易日。
高位:主升期一般会有一波上:这就有5个交易日,成妖的会有10个交易日。不过一般人都没有胆子等到妖。
你算算这些交易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关注:
40-60日价格均线
10-20日价格均线
5日价格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