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4):什么是计划

一、什么是计划


计划是管理的最基础的职能。人和事、权力和责任的划分,都是按照目标与计划来引发的


管理只有两种基本模式:绩效管理、计划管理。


绩效管理适合于那些直接产生绩效的部门,计划管理适合于那些不直接产生绩效的部门


绩效管理有利于创新,计划管理有利于成本控制


计划就是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个、何时何地做、谁去做、怎么做。


二、计划管理重心


1、目标管理


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个。


管理中,目标有两种,一种是经营性硬性目标,如销售额、利润、质量、成本等,一种是管理性软性目标,如效率、流程、满意态度、响应时间。


设定目标的时候,并不是看企业自身具备什么资源具备什么能力就做能做的事。而重要的是,根据发展趋势、格局、竞争,应该做什么事。


不要探讨目标的合理性,因为目标是基于未来预测的假设。只要大家认同这个内外格局、我们的定位我们的位置、我们想未来占领的位置的判断,这就是目标,剩下的就是如何寻找资源去实现目标。


2、行动


谁去做、怎么做、要出什么成果、何时何地做什么时间要完成。


三、高中基层管理者对目标计划的不同责任


1、高层管理者:对公司长期和变化负责。公司是否有未来,是否能够不断适应市场不断进化,这是高层管理者的份内之事。


2、中层管理者:组织是否具有高的生产力水平,是否拥有合适的人才队伍,取决于中层管理者水平。培养人、选拔人、人员分工配岗、保持人才稳定和良性、发挥人员能力和动力的效能,这都是中层管理者份内之事。


3、基层管理者:日常任务排程/分配、销售完成/生产完成/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这是基层管理者份内之事。需要基层管理者对短期和效益进行负责。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这一定要基层管理者承担起来,不管公司多么强调,不管高层管理者如何身体力行,效果都不会太好。高层管理者对成本和质量没有直接贡献。如果发现成本失控、质量不够,利润无法完成,一定是基层管理者不合格。


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的成长和长期发展做出贡献,中层管理者对企业稳定和效率做出贡献,基层管理者对成本、质量、短期效益做出贡献。


如果大家觉得好,请关注阿朱的微信公众号【erpweixin】 阿朱出品 必属精品

想看历史精彩文章,请点击我的公众账号头像后,点击里面的查看历史消息菜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