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对LaTex和word最初步的感受。
简单的来说
二者的排版理念是不同的。
word是“WYSIWYG",即: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LaTex是"WYTIWYG",即:what you think is what you get.
对 于word来说,所见即所得,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论文的形式来设置字体,字号,页眉页脚,章节编号,目录,引用,参考文献等等。而且word还有很多鸡 肋的自动功能,什么自动缩进,首字母大写,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但是有时候却迷惑了用户。相信大家都有过如此的体验。
Latex 呢?所思即所得。LaTex让用户专注于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LaTex考察的是文章的逻辑结构。章节,子章节,子子章节,分别 用\section,\subsection,\subsection,你只需要在文章的相应部分标明,剩下的由LaTex来做。他会根据你设定的文章模 板自动来设置字体行距大小,自动生成目录等等。
老实说以上所列举的LaTex功能word也能实现。word更加灵 活,LaTex更加方便规范。LaTex比word最大的优势在于数学公式的输入排版,这是任何软件都无法取代的。想一想,如果在Word中输入公式是什 么感觉?除了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还有MathType插件。当然,相同的是你得不停的点鼠标。最简单的a^2 + b^2 = c^2,word也要弄好长的时间,如果涉及到积分,求和,矩阵等等,简直无法想象。难道国际上那些优美的数学论文就是用word排版出来的吗?不是,是 LaTex。还是a^2 + b^2 = c^2, 在LaTex中你只需要在这个式子两旁加上两个美元符号'$'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真的很强大。不过据说最新版的Mathtype也支持LaTex 了,word用户的福音啊。
LaTex"源码"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geometry}
\geometry{left=2.5cm,right=2.5cm,top=2.5cm,bottom=2.5cm}
\usepackage{multicol}
\usepackage{indentfirst}
\usepackage{CJK}
\usepackage{fancyhdr}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kai}
\pagestyle{fancy} \rhead{\bfseries 石油资源与中东战争}
\cfoot{\thepage}
\renewcommand{\headrulewidth}{0.4pt}
\renewcommand{\footrulewidth}{0.4pt}
\title{石油资源与中东战争}
\author{肖晗宇{} 3070030062}
\maketitle
【\textbf{摘要}】地结三洲、环连五海的中东,蕴藏着世界上70%的石油,然而,石油不仅给中东带来了滚滚的财富,也带来了挥之不去的历史性灾难。在二战后至今的60多年间,中东地区仅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就爆发了7次,即4次阿以战争,1次两伊战争,1次海湾战争和1次伊拉克战争。分析人士指出,中东战争经历着一个由大国强国从介入、操纵、主导到直接发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是与石油在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全部生活中重要性的加强趋于同步的。在现在及可预见的将来,只要我们仍然处在以石油为人类主要能源的时代,石油始终是中东战争绕不开的“主题”。
【关键词】中东战争{} 石油资源{} 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阿以战争
\tableofcontents
\begin{multicols}{2}
\section{谁拥有中东石油,谁就拥有世界}
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掘地流金。其最新探明石油储量为58360亿桶,占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的65.3%。中东的石油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销售量约占世界总销售量的65%,是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心。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产量高、油质好、油层浅、易于开采,而且中东各国的油田离海近,便于运输,而不像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油田位于欧亚大陆腹心地带必须修建漫长的输油管道,另外中东地区的石油开采成本很低,每桶仅为2—
4美元。因此,质优价廉的中东石油对石油消费国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目前,欧洲进口石油中的60%、日本80%以上都来自中东。据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消费的石油一半以上将来自中东,因此,“谁拥有中东石油,谁就拥有世界。”
\section{历次中东战争回眸}
\subsection{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国家和耶路撒冷市国际化。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分治决议与建立犹太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subsection{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
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subsection{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
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第三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970年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subsection{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
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10日,埃军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当埃军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军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U匠≈瓶杖ǎ挂跃苫漳诓桓医朐撕涌沼颍灰跃蚴褂谩跋煳采摺薄ⅰ膀唑选钡瓤湛盏嫉汀凹硬祭锇6苯⒔⒌嫉愿栋⒕姆苫⒔⑼А4蠊婺5缱佣钥沟恼箍拐匠∏榭龈丛樱髡剿鸷募哟蟆K椒苫鹗У脑?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表2第四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subsection{第五次中东战争}
(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和纵容下,借口其在驻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悍然出动陆海空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
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着,以色列调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在贝鲁特的
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
著名的贝卡谷空战就发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使巴解游击队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设在黎南部的游击队全部被毁,有400多座秘密武器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被毁坦克400余辆,飞机85架。
\section{石油武器与中东战争}
\subsection{第二次中东战争与石油}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是因为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从英国人的手里收回苏伊士运河而引发,其根源在于石油。当时,英国等西欧国家经济对海湾石油严重依赖,而大部分石油都必须经苏伊士运河运输。否则须绕过非洲好望角,当时任英国首相的艾登声称:“没有苏伊士运河运入的石油,英国和西欧的工业便不能保持正常运转。”所以为了夺回运河,英法和以色列于当年10月29日出兵攻打埃及,这样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给予埃及坚决支持,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立即切断了输油管道,同时沙特停止向英、法供应石油。阿拉伯国家第一次使用了“石油武器
”。石油供应中断给了英、法致命打击……通过这场战争,石油生产国体会到了石油武器的“威力”。
在这一背景下,60年代石油生产国在伊拉克巴格达发起成立了自己的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这一组织在以后的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subsection{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石油}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再一次拿起了“石油武器”。战争爆发后,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国宣布对美石油禁运。可阿拉伯人这次输掉了战争,蕴藏丰富石油的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
\subsection{第四次中东战争与石油}~\cite{a}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再次动用“石油武器”支援埃、叙等国。战争爆发不久,阿拉伯国家就一致决定立即实行石油减产计划,逐月减产5%。随后,阿拉伯国家纷纷对美实行石油禁运。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还大幅提高油价,各国还乘机推行石油国有化政策,将西方石油公司股份收归国有。减产、禁运和国有化等三大措施导致油价飞涨,从而导致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section{石油武器的影响}
\subsection{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西欧和日本的石油能源主要依赖于进口~\cite{b}
而油价的提高无疑破坏了他们的收支平衡,造成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增加,失业危机等等。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自身拥有
大量石油,同时也大量依赖于进口,其所受的损失小于盟国,但是受到的震动也是巨大的。。石油价格陡涨成四倍,
使美国进口 费用增加几十亿美元, 破坏了贸易平衡。1974 年 通货急剧膨胀,
实际工资比1972 年下降5% , 1973 年低于5%的失业率, 到1974 年11
月上升为615% , 1975 年大部分时间里, 美国的确陷入战后
时期最严重衰退之中, 许多关键性工业, 特别是汽 车、钢铁和建筑业,
受到较大的冲击。5 月间, 失 业率达到三十年代以来最高点,
为912%。总之,石油武器的运用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冲击了西欧、日本、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结束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
缓慢下来, 并由此进入一个长期低速增长或称之为
“滞胀”的发展时期。从上世纪7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初,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始终低 于50 、60 年代。
\subsection{对世界政局的影响}
\subsubsection{引起西欧对美国和阿拉伯国家态度的转变}
欧洲石油消费量的80%需要从阿拉伯国家进 口, 而美国只有11%
的石油消费依靠从中东进口,
欧洲国家是经受不起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开展的石油 提价、减产、禁运的打击,
为了保住石油供应, 他 们决定在中东政策上与美国分道扬镳, 对美国支持
以色列的态度基本是消极的, 尽可能使自己置身于 事外的,
以免受到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禁运。如当
时英国不仅不允许美国利用英国本土和海外领地向 以色列运送军火,
也不让美国利用它在英国的基地 搜集以阿战场情报,
甚至还在联合国否决了一项有
利于以色列的停战协议。法国坚定地持亲阿拉伯的 态度,
一面坚决反对建立某种石油消费国组织, 一
面又致力于推动欧共体与阿拉伯国家的对话。基辛格哀叹道:
“战争期间那些我们与之商量得最多 的人, 却给我们的支持最少。”最终,
欧洲共同体 的外长们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 表现出与美国不同的态度,
在中东问题上有了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同 时, 以这次石油战争为转折点,
这些国家开始在国 际事务中作为一个集体出现, 从而推动了欧共体一
体化的进程。
\subsubsection{引起日本中东政策的调整}
中东石油是日本能源的主要来源, 在这一次石 油危机中,
在阿拉伯产油国一步步紧逼下, 在美国 对石油危机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情况下,
开展中东能 源外交是日本经济遭受石油冲击之后的首要任务。
为了保护石油能源为基础的产业经济结构不崩溃,
日本政府对中东的政策被迫转为“亲阿拉伯”政 策,
利用中东产油国反对苏美两霸在中东的角逐,
以独立的经济大国姿态发展与产油国的关系。
\subsubsection{引起美国中东政策的变化}
在这次战争中, 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开展的“石
油战”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 位,
加剧了美国经济形势的恶化。由此, 在与阿拉
伯国家矛盾的尖锐化带来经济问题时,
美国开始重新考虑调整中东的政策~\cite{c}: 即一方面是开始修正过分
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对其施加更大压力, 要求它同 阿拉伯国家进行和谈,
另一方面是加强对阿拉伯国家的外交攻势。
\section{石油武器的意义}
总之, 在历次中东石油战争中, 阿拉伯兄弟盟 国同仇敌忾, 团结战斗,
从人力、财力两个方面给 予埃叙两国巨大支持, 为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有力的保证, 显示了阿拉伯国家团结合作的力 量。而且,
阿拉伯人民进行的这次斗争, 震撼了美 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位,
加剧了资本主义世 界的政治与经济危机, 改变了西方国家对中东的立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