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与实践笔记(二)微服务关键技术之服务划分与实现

本文探讨微服务关键技术,包括服务划分原则(单一职责、服务依赖、服务自治)、服务划分策略、服务实现、服务间的通信方式(RPC、REST、消息队列)以及服务设计模式(链式模式、聚合器模式、事件驱动、事件溯源和物化视图)。重点解析服务如何合理划分,以及各种通信机制和模式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应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本文参考文献----《微服务架构与实践(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王磊 等著


微服务关键技术

服务划分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 服务依赖原则:避免循环依赖、根据业务重要性进行划分(核心服务于非核心服务),避免核心服务依赖非核心服务
  • 服务自治原则

服务划分策略

  • 根据业务功能垂直划分-
  • 根据数据模型划分
  • 根据界限上下文划分
  • 根据非功能性划分
  • 复用性
  • 资源等级一致性
  • 部署升级频率
  • 伸缩性

如何衡量服务划分的合理性

  • 服务是否能独立交付
  • 服务所属的团队规模:尽量8-10人的团队规模是否破坏服务依赖原则:核心服务的可靠性是否依赖于非核心服务?原子服务的修改次数是否多于组合服务?是否存在循环依赖?
  • 是否满足单一职责原则

服务实现

单服务内部结构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资源定义:请求端与服务端交互时,服务端响应对业务模型的表现形式。
业务逻辑:业务逻辑是对业务行为的抽象。
业务模型:对业务领域实体的抽象。业界已经存在一些成熟的方法论和准则,譬如面向对象设计、SOLID原则、领域驱动设计等,有效地帮助业务领域的实体抽象成业务模型。

对于业务逻辑较为简单的服务(例如提供对业务对象数据的增、删、改、查的服务),通常采用贫血模型,将简单的逻辑处理放置于业务层。贫血模型用来实现基本数据的存储,它的典型特征是模型只包含一些属性及对属性的get方法、set方法、不包含其他方法。因此采用贫血模型,业务逻辑通常位于服务层,模型只是起到数据维护的作用。

对于复杂业务,可以考虑采用领域驱动设计DDD的方法辅助分析。模型里面除了包含状态之外,也需要包含行为,这便需要应用到充血模型。使用充血模型的对象自治程度很高,表达力很强,可复用程度比较高。

充血模型遵循面向对象的本质,也就是模型中同时包含属性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业务逻辑都处于模型中,而业务层只是简单的封装及调度。

模型存储:屏蔽了数据存储和获取的实现细节,让调用者更关注接口而非实现。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使用对象关系映射(ORM)或更轻量级的数据映射器来简化数据持久化的工作。或者也可以将持久化的逻辑封装在模型存储中。

网管集成:网关集成部分负责与其他服务协作,通过访问其他服务暴露的接口,获取数据或者提交数据。

服务间的通信方式

  • 同步通信机制:RPC和REST

    • RP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R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