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笔记——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目录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网概念

1.1.2 计网组成

1.1.3 计网功能

1.1.4电路交换、互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

1.2.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1.2.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1.2.3 ISO/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网概念

互联网: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互联,形成的覆盖范围更广的网络。

Internet:专用,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

Internet:通用,无通信协议要求。

1.1.2 计网组成

1)组成:硬件软件、协议。

2)工作方式:边缘部分(主机用户、通信、资源共享)和核心部分(联通、交换)

3)功能组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1.1.3 计网功能

  1. 数据通信
  2. 资源共享
  3. 分布式处理
  4. 提高可靠性:计网中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替代机
  5. 负载均衡:可以将工作任务均衡分配给计网中的各台计算机

1.1.4电路交换、互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 电路交换

三步曲: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

        好处:1、任何结点都采取“直通方式”接受和发送数据,不存在存储转发所耗费的时间。

2、通信时延小。3、有序传输。4、没用冲突。5、实时性强。

        坏处:1、建立连接时间长。2、线路利用率低。3、灵活性差。4、难以规格化。

        2.报文交换

        数据交换的单位是报文,报文包括用户数据、源地址、目的地址。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缺点:1、转发时延高。2、缓存开销大。3、错误处理低效。

        3.分组交换

        解决报文交换中报文过长的问题。即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小的等长数据段,并在每个数据段前添加一些必要控制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组成 首部。

1.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按分布范围分类:广域网(WAN,高速链路,交换技术)、城域网(MAN,以太网)、局域网(LAN,广播技术)和个人区域网(PAN,无线技术)。
  2. 按传播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3.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形网络、星型网络、环形网络和网状网络。
  4. 按使用者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5. 按传播介质分类:有线、无线。

1.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指连接到网络上的结点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为bit/s(bps)。当数据率较高时,可用kb/s、Mb/s、Gb/s表示。

2、带宽。原本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范围,单位是Hz。

但是在计网中,带宽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传送速率”的同义语。单位b/s。

3、吞吐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吞吐量常用在对实际网络的测量中,且受网络带宽的限制。

4、时延。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总时间,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构成

  •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结点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链路所需要的时间。= 分组长度/发

送速率

  •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所花的时间,即一个比特从链路的一端传播到

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 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处理时延(通常忽略):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须处理所花的时

间。

  • 排队时延(通常忽略):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现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路由器

确定转发端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

故,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5、时延带宽积。指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已发出了多少比特,可以表示该管道可以容纳的比特数量。= 传播时延 × 信道带宽

6、往返时延。指从发送端发出一个短分组,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7、信道利用率。用以指出某个信道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分组交换,n段链路,传输m个分组,设经过各流水线的时间为r,所需时间 t = 3r + (m - 1)×r

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

1.2.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可分层):计网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分层基本原则:

1)每层都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降低大系统的复杂度。

2)各层之间的接口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各层功能的精确定义独立于具体的实现方法,可以采用最适合的技术。

4)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整个分层结构应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 分层结构中,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通常称为第n层实体

  • 实体:任意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通常是某个特定的软件模块。

  • 对等层:不同机器上的同一层,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 第n层实体实现的服务为第n + 1层所用。第n层称为服务提供者,n + 1层服务于用户。

  • 在计网体系结构中,对等层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为数据和控制信息两部分,第n层的PDU记为n-PDU。物理层的PDU称为比特流、数据链路层的PDU称为、网络层的PDU称为分组,传输层的PDU称为报文段

  • 服务数据单元(SDU):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传送的数据。

  • 协议控制信息(PCI):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 n-SDU + n-PCI = n-PDU = (n - 1)-SDU

层次结构的含义:

1、第n层的实体不仅要使用n-1层的服务来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而且要向n+1层提供本层的服务,该服务是第n层及其下面各层提供的服务总和。

2、最底层只提供服务,最高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

3、上一层只能通过相邻层间的接口使用下一层的服务,而不能调用其他层的服务。

4、两台主机通信时,对等层在逻辑上有一个直接信道,表现为直接将信息传送到对方。

1.2.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1. 协议:为了在网络中进行时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Network Protocol),协议是水平的,不对等实体之间没有协议。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部分组成

    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做出何种应答。

    3)同步(时序):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时序关系等,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 接口:

    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同一结点内相邻两层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服务是通过SAP提供给上层使用的。

  3. 服务:指下层为紧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当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时,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称为服务原语

    OSI参考模型将原语划分为四类:

    1)请求。由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请求完成某项工作。

    2)指示。由服务提供者发往服务用户,指示用户做某件事情。

    3)响应。由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作为对指示的相应。

    4)证实。由服务提供者发往服务用户,作为对请求的证实。

    有应答服务包括全部四类原语,无应答服务只有请求和指示两类原语。

    Ps: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且并非在一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能被高一层实体”看的见“的功能才能称为服务。

服务分类:

(1)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2)可靠服务和不可靠服务:

(3)有应答服务和无应答服务:

1.2.3 ISO/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通常简称为 OSI 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2013、2014、2017、2019)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 比特,功能是在物理介质上为数据端设备透明地传输原始比特流。主要定义据终端设备(DTE)数据通信设备(DCE)的物理与逻辑连接方式。

        物理层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通信链路与通信结点的连接需要一些电路接口,物理层规定了这些接口的一些参数(机械形状和尺寸)

        2、物理层规定了通信链路上所传输的信号的意义和电气特征。

        注意,传输信息所用的物理介质不在物理层协议之内,而在物理层协议下面。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OSI 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功能(2022)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 帧,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为逻辑上无差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点到点通信,提供主机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送,点 -> 一个IP地址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传输单位是 数据报。关心 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主要任务是将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分组)从源结点传输到目的结点,为分组交换网上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对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并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和网际互联等。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即为端到端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等服务。

        端到端通信,运行在不同主机内的两个进程进程之间的通信,一个进程由一个端口来标识。

        面向连接服务。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主要为表示层实体或用户进程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这就是会话,也称 建立同步(SYN)。包含一种称为检查点的机制来维持可靠会话,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检查点继续恢复通信。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主要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数据解密与加密、压缩、数据格式转换等。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 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

2. TCP/IP 模型

        网际层:无连接,不可靠。将分组发往任何网络,并为其独立地选择合适的路由,但不保证各个分组有序的到达,各个分组的有序和可靠交付由高层负责。网际层定义了标准的分组格式和协议,IP。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服务,负责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可以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或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

        1、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传输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提供可靠交付,单位是报文段。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3. TCP/IP 模型与 OSI 参考模型的比较

        相似:1、都采取分层的体系结构,且分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2、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都可以实现异构网络的互联,实现不同厂家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差别(考点):1、OSI参考模型定义了:服务、协议和接口,而TCP/IP模型在这三个概念上没有明确区分。

        2、OSI 参考模型是7层模型,而 TCP/IP 模型是4层模型。

        3、OSI 参考模型先有模型,后有协议规范,通用性良好,适合描述各种网络。TCP/IP 模型先有协议栈,后建立模型,因此不适合非TCP/IP网络。

        4、OSI 参考模型在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有面向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因此在网络层仅有一种无连接的通信模式,但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模式。

 应用层 DNS 报文逐层封装的关系(2021)

        通信数据达到传输层,作为传输层的数据部分(传输层SDU),加上传输层的控制信息(传输层PCI),组成传输层的PDU;下放到网络层后,成为网络层的SDU,加上网络层的PCI,有组成了网络层的PDU......                    

                                                    

  • 21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爱吃山竹的开心小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