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麻将基本术语

原文地址:日本麻将基本术语作者: 泉此方
日本麻雀基本術語


查詢術語時,請善用Ctrl-C(Copy)、Ctrl-F、Ctrl-V(Paste)
*注:(あり/なし)代表可選擇有無


如有其他術語希望解釋或作出更詳細解釋,又或者解釋有誤,請寄電郵至
新增術語:オカ、フリテンリーチ、チップ
修訂術語:暫無


アガリ止め(あり/なし)
音讀:あがりやめ agariyame
意解:在オーラス時,當親和牌並成為TOP,不需連莊而直接終局。

頭ハレ 頭はれ(あり/なし)
音讀:あたまはれ atamahane
意解:當兩家和或三家和時,以放銃者的最上家優先和牌。

後付け(あり/なし)
音讀:あとづけ atojuke
意解:可以有後補役。和牌時不需有以任何方式及糊牌和牌都能確定的役種,只要手牌最少一番已可和牌。相對為先付け。

アリアリ
音讀:ありあり ariari
意解:後付(後付け)可、食斷(クイタン)可的制度。

アリナシ
音讀:ありなし arinashi
意解:後付(後付け)可、食斷(クイタン)不可的制度。

ウマ 馬
音讀:うま uma
意解:順位調整分。因應終局時的順位而增加/減少的點數。

オーラス
音讀:おおらす o-rasu
意解:最後一局。直譯自ALL LAST。正常情況下,東風為東四局,半莊為南四局。

オカ
音讀:おか oka
意解:首名加分。終局時第一名可以得到獎勵分數。一般為(返し点-持ち点)x4。

返し点
音讀:かえしてん kaeshiten
意解:終局時的基準點。通常為30000點。

数え役満(あり/なし)
音讀:かぞえやくまん  kazoeyakuman
意解:13飜或以上算為役滿。不使用時算為三倍滿。

数え倍役満(あり/なし)
音讀:かぞえばいやくまん  kazoebaiyakuman
意解:26飜算雙倍役滿,39飜算三倍役滿,如此類推。

空聴牌(あり/なし)
音讀:からてんぱい karatenpai
意解:手牌有聽但所有可和的牌已在池中/鳴牌/作懸賞顯示牌的情況。使用本規則時,此情況可作為聽牌。

カンウラ(あり/なし)
音讀:かんうら kan'ura
意解:裏槓懸賞牌。使用本規則時,如適用時將開啟裏槓懸賞牌。

カンドラ(あり/なし)
音讀:かんどら kandora
意解:槓懸賞牌。使用本規則時,如適用時將開啟槓懸賞牌。

切り上げ(あり/なし)
音讀:きりあげ kiriage
意解:3番60符、4番30符作滿貫計算。不使用時作7700(子)或11600(親)計算。

喰い替え クイ替え(あり/なし)
音讀:くいかえ kuikae
意解:碰牌後立即打出碰掉的牌,或上牌後立即打出上掉的牌或其紋理牌(如以23萬上4萬打1萬)。

喰い断 クイタン(あり/なし)
音讀:くいたん kuitan
意解:以鳴牌(上、碰、明槓)的方法作出斷么九。
   不容許本規則時,斷么九必須門前清。

形式聴牌(あり/なし)
音讀:けいしきてんぱい ke-shikitenpai
意解:手牌有聽但沒有任何番數(或二番縛時只有一番)的情況。
   使用本規則時,此情況可作為聽牌。

国士無双頭はれなし(あり/なし)
音讀:こくしむそうあたまはれなし kokushimuso-atamahanenashi
意解:當兩家和或三人和時,不論頭滿與否,以國士無雙優先和了。

国士無双暗槓ロン(あり/なし)
音讀:こくしむそうあんかんろん kokushimuso-ankanron
意解:國士無雙可以搶暗槓。

国士無双13面振り聴(あり/なし)
音讀:こくしむそうじゅうさんめんふりてん kokushimuso-ju-sanmenfuriten
意解:振聽國士無雙十三面算雙役滿。

先付け
音讀:さきづけ sakijuke
意解:和牌時必須確定以任何方式及糊牌和了皆有最少一個同一役種。相對為後付け。

西入(あり/なし)
音讀:しゃあにゅう sha-nyu-
意解:當南四局時四家點數均未達到基準點時,進入西圈,直至任何人的點數到達基準點。東風時則為南入nannyu-。

責任払い(あり/なし)
音讀:せきにんばらい sekininbarai
意解:即包牌。多為四喜和、大三元、四槓子確定包自摸(如其他人放銃時半包)及大明槓嶺上開花包自摸。同バオ。

ダブル役満(あり/なし) 
音讀:だぶるやくまん daburuyakuman
意解(1):允許複合雙重(或多重)役滿。
意解(2):允許國士無雙13面聽、純九蓮寶燈、四暗刻單騎及大四喜為雙倍役滿。

ダブロン ダブルロン(あり/なし)
音讀:だぶ(る)ろん dabu(ru)ron
意解:兩家和(兩家同時和了)。不可以時則要頭ハレ。

チップ
音讀:ちっぷ chippu
意解:賭博麻雀中的獎賞,當達成指定條件時(如一發、赤牌、役滿),以點棒以外的籌碼作收支。

チョンボ
音讀:ちょんぼ chonbo
意解:錯和,不合法的和了。

ツモピンフ(あり/なし)
音讀:つもぴんふ tsumopinfu
意解:(門清)自摸平和可作2番而不計自摸2符的制度。如不可則只計1番,但可加自摸2符。

飛び トビ
音讀:とび tobi
意解:0點以下,同箱割れ、打っ飛び。

飛び終了 トビ終了(あり/なし)
音讀:とびしゅうりょう tobishu-nyo-
意解:有人0點以下時終局。同ドポン。

ドポン(あり/なし)
音讀:どぽん dopon
意解:有人0點以下時終局。同飛び終了。

ドラウラ(あり/なし)
音讀:どらうら doraura
意解:裏懸賞牌。使用本規則時,如適用時將開啟裏懸賞牌。亦可寫成ウラドラuradora或ウラura

トリブルロン(あり/なし)
音讀:とりぶるろん toribururon
意解:三家和(三家同時和了)。不可以時則要頭ハレ或三家和流局。

鳴き
音讀:なき naki
意解:指上、碰、明槓的行為。暗槓不算鳴牌。

ナシアリ
音讀:なしあり nashiari
意解:後付(後付け)不可、食斷(クイタン)可的制度。

ナシナシ
音讀:なしなし nashinashi
意解:後付(後付け)不可、食斷(クイタン)不可的制度。

バオ(あり/なし)
音讀:ぱお pao
意解:即包牌。多為四喜和、大三元、四槓子確定包自摸(如其他人放銃時半包)及大明槓嶺上開花包自摸。同責任払い。

箱割れ
音讀:はこわしれ hakowashire
意解:0點以下,同飛び、打っ飛び。

箱下計算(あり/なし)
音讀:はこしたけいさん hakoshitake-san
意解:0點以下時計負點成績。如沒有則計為0點。

ハレ満 跳れ満
音讀:はれまん hareman
意解:跳滿(貫)。親18000或6000all,子12000或3000-6000。

打っ飛び ぶっとび
音讀:ぶっとび buttobi
意解:0點以下,同箱割れ、飛び。

符ハレ
音讀:ふはれ fuhane
意解:不足10符當10符計算,為日本麻雀採用的計符方式。

振り聴 フリテン(あり/なし)
音讀:ふりてん furiten
意解:振聽。為聽牌型,惟因為其他原因而不可以和放銃牌。
   包括:其中一隻糊牌曾經由自己打出、立直後放棄第一隻放銃牌、同一巡內放棄第一隻放銃牌(只限當巡)。
   容許時承認這種聽牌並容許以自摸形式糊牌。

フリテンリーチ(あり/なし)
音讀:ふりてんりいち furitenri-chi
意解:以振聽的形式立直。容許時承認這種立直。

持ち点
音讀:もちてん mochiten
意解:開局時各人持有的點數。

焼き鳥 やきドリ ヤキドリ(あり/なし)
音讀:やきどり yakidori
意解:當在整個東風戰/東南戰沒有和牌時,在終局需要罰點,由其他人平分。

闇聴 ヤミテン
音讀:やみてん yamiten
意解:暗聽。在門清時聽牌而不立直叫聽,亦可稱為ダマ(テン)dama(ten)。

二番縛り(あり/なし)
音讀:りゃんふぁんしばり ryanfanshibari
意解:五本場或以上時需不計懸賞2番以上方可和牌。

割目 割り目(あり/なし)
音讀:わりめ warime
意解:莊家擲骰時由順時針方向數至的人(亦即牌山開牌者)。該人在該局的點數收支(立直供託、本場除外)均雙倍計算。
   亦可寫成割れ目、われめwareme。
1JAVA SE 1.1深入JAVA API 1.1.1Lang包 1.1.1.1String类和StringBuffer类 位于java.lang包中,这个包中的类使用时不用导入 String类一旦初始化就不可以改变,而stringbuffer则可以。它用于封装内容可变的字符串。它可以使用tostring()转换成string字符串。 String x=”a”+4+”c”编译时等效于String x=new StringBuffer().append(“a”).append(4).append(“c”).toString(); 字符串常量是一种特殊的匿名对象,String s1=”hello”;String s2=”hello”;则s1==s2;因为他们指向同一个匿名对象。 如果String s1=new String(“hello”);String s2=new String(“hello”);则s1!=s2; /*逐行读取键盘输入,直到输入为“bye”时,结束程序 注:对于回车换行,在windows下面,有'\r'和'\n'两个,而unix下面只有'\n',但是写程序的时候都要把他区分开*/ public class readlin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Info=null; int pos=0; byte[] buf=new byte[1024];//定义一个数组,存放换行前的各个字符 int ch=0; //存放读入的字符 system.out.println(“Please input a string:”); while(true) { try { ch=System.in.read(); //该方法每次读入一个字节的内容到ch变量中。 } catch(Exception e) { } switch(ch) { case '\r': //回车时,不进行处理 break; case '\n': //换行时,将数组总的内容放进字符串中 strInfo=new String(buf,0,pos); //该方法将数组中从第0个开始,到第pos个结束存入字符串。 if(strInfo.equals("bye")) //如果该字符串内容为bye,则退出程序。 { return; } else //如果不为bye,则输出,并且竟pos置为0,准备下次存入。 { System.out.println(strInfo); pos=0; break; } default: buf[pos++]=(byte)ch; //如果不是回车,换行,则将读取的数据存入数组中。 } } } } String类的常用成员方法 1、构造方法: String(byte[] byte,int offset,int length);这个在上面已经用到。 2、equalsIgnoreCase:忽略大小写的比较,上例中如果您输入的是BYE,则不会退出,因为大小写不同,但是如果使用这个方法,则会退出。 3、indexOf(int ch);返回字符ch在字符串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4、substring(int benginIndex); 5、substring(int beginIndex,int endIndex); 返回字符串的子字符串,4返回从benginindex位置开始到结束的子字符串,5返回beginindex和endindex-1之间的子字符串。 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的作用是:将基本的数据类型包装成对象。因为有些方法不可以直接处理基本数据类型,只能处理对象,例如vector的add方法,参数就只能是对象。这时就需要使用他们的包装类将他们包装成对象。 例:在屏幕上打印出一个*组成的矩形,矩形的宽度和高度通过启动程序时传递给main()方法的参数指定。 public class testInteg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ain()的参数是string类型的数组,用来做为长,宽时,要转换成整型。 { int w=new Integer(args[0]).intValue(); int h=Integer.parseInt(args[1]); //int h=Integer.valueOf(args[1]).intValue(); //以上为三种将字符串转换成整形的方法。 for(int i=0;i<h;i++) { StringBuffer sb=new StringBuffer(); //使用stringbuffer,是因为它是可追加的。 for(int j=0;j<w;j++) { sb.append('*'); } System.out.println(sb.toString()); //在打印之前,要将stringbuffer转化为string类型。 } } } 比较下面两段代码的执行效率: (1)String sb=new String(); For(int j=0;j<w;j++) { Sb=sb+’*’; } (2) StringBuffer sb=new StringBuffer(); For(int j=0;j<w;j++) { Sb.append(‘*’); } (1)和(2)在运行结果上相同,但效率相差很多。 (1)在每一次循环中,都要先将string类型转换为stringbuffer类型,然后将‘*’追加进去,然后再调用tostring()方法,转换为string类型,效率很低。 (2)在没次循环中,都只是调用原来的那个stringbuffer对象,没有创建新的对象,所以效率比较高。 1.1.1.2System类与Runtime类 由于java不支持全局函数和全局变量,所以java设计者将一些与系统相关的重要函数和变量放在system类中。 我们不能直接创建runtime的实例,只能通过runtime.getruntime()静态方法来获得。 编程实例:在java程序中启动一个windows记事本程序的运行实例,并在该运行实例中打开该运行程序的源文件,启动的记事本程序5秒后关闭。 public class Propert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cess p=null; //java虚拟机启动的进程。 try { p=Runtime.getRuntime().exec("notepad.exe Property.java"); //启动记事本并且打开源文件。 Thread.sleep(5000); //持续5秒 p.destroy(); //关闭该进程 } catch(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 } } 1.1.1.3Java语言中两种异常的差别 Java提供了两类主要的异常:runtime exception和checked exception。所有的checked exception是从java.lang.Exception类衍生出来的,而runtime exception则是从java.lang.RuntimeException或java.lang.Error类衍生出来的。    它们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两方面:机制上和逻辑上。    一、机制上    它们在机制上的不同表现在两点:1.如何定义方法;2. 如何处理抛出的异常。请看下面CheckedException的定义:    public class Checked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public CheckedException() {}    public CheckedException( String message )    {    super( message );    }    }    以及一个使用exception的例子:    public class ExceptionalClass    {    public void method1()    throws CheckedException    {     // ... throw new CheckedException( “...出错了“ );    }    public void method2( String arg )    {     if( arg == null )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method2的参数arg是null!” );     }    }    public void method3() throws CheckedException    {     method1();    }    }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两个方法method1()和method2()都会抛出exception,可是只有method1()做了声明。另外,method3()本身并不会抛出exception,可是它却声明会抛出CheckedException。在向你解释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类的main()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ExceptionalClass example = new ExceptionalClass();    try    {    example.method1();    example.method3();    }    catch( CheckedException ex ) { } example.method2( null );    }    在main()方法中,如果要调用method1(),你必须把这个调用放在try/catch程序块当中,因为它会抛出Checked exception。    相比之下,当你调用method2()时,则不需要把它放在try/catch程序块当中,因为它会抛出的exception不是checked exception,而是runtime exception。会抛出runtime exception的方法在定义时不必声明它会抛出exception。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method3()。它调用了method1()却没有把这个调用放在try/catch程序块当中。它是通过声明它会抛出method1()会抛出的exception来避免这样做的。它没有捕获这个exception,而是把它传递下去。实际上main()方法也可以这样做,通过声明它会抛出Checked exception来避免使用try/catch程序块(当然我们反对这种做法)。    小结一下:    * Runtime exceptions:    在定义方法时不需要声明会抛出runtime exception;    在调用这个方法时不需要捕获这个runtime exception;    runtime exception是从java.lang.RuntimeException或java.lang.Error类衍生出来的。    * Checked exceptions:    定义方法时必须声明所有可能会抛出的checked exception;    在调用这个方法时,必须捕获它的checked exception,不然就得把它的exception传递下去;    checked exception是从java.lang.Exception类衍生出来的。    二、逻辑上    从逻辑的角度来说,checked exceptions和runtime exception是有不同的使用目的的。checked exception用来指示一种调用方能够直接处理的异常情况。而runtime exception则用来指示一种调用方本身无法处理或恢复的程序错误。    checked exception迫使你捕获它并处理这种异常情况。以java.net.URL类的构建器(constructor)为例,它的每一个构建器都会抛出MalformedURLException。MalformedURLException就是一种checked exception。设想一下,你有一个简单的程序,用来提示用户输入一个URL,然后通过这个URL去下载一个网页。如果用户输入的URL有错误,构建器就会抛出一个exception。既然这个exception是checked exception,你的程序就可以捕获它并正确处理:比如说提示用户重新输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