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D.:是折磨,也是磨砺——读The Ph.D. Grind有感

三周前按照邹欣老师的要求,我开始这本114页长的The Ph.D. Grind。一个CS博士的回忆录。他在书中向我们完整的展示了一个Ph.D.学生在六年中经历的事情。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真实的让我感觉阅读时仿佛我就成为了那个MIT的博士,体验着整日整夜调试程序的折磨,感受着维护那个不怎么“Academic”的工具时的乐趣,最后在答辩通过时一起欢呼。同时,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叙述当时发生的事,而是总会以过来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当时的做法,这种回顾对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以后我们面对相似的状况时有了一个参考,可以不必重复那些愚蠢的错误了。

这本书用“折磨”(Grind)这个词形容Ph.D.的生活。这种折磨并不仅仅是说Ph.D.需要高强度的工作,而更是说Ph.D.的生活模式与以往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为一个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工作结果是确定的,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都是事先就知道结果的,而且也不超过我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只要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但是作为Ph.D.他们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提出idea,然后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个想法,但是结果如何却是另一回事了。Philip在Klee项目上花了间歇三年的时间最后颗粒无收,而他后来在Programming tools方面的idea却演变成了一系列论文。Ph.D.的努力未必有结果,作为Ph.D.不仅需要学会努力工作,更需要学会聪明的工作。而这又引出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

Ph.D.需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用作者的话就是“Publish or perish”。但是,这是不是说明作为Ph.D.所有的工作都要以发表为最终目的呢?作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Ph.D.没有必要成为论文机器,按照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学术界的观点做事情或许更有帮助。Philip在维护和改进CDE上做的努力从发表的角度看毫无价值,但是他却从这些工作中获得了真正的乐趣。在我看来,他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

作者对的Intern经历的叙述让我非常感兴趣。我从来没有想到,假期一两个月的实习会对整个Ph.D.的经历有这么重大的影响。Philip在MSR的实习放松了他的身心,并且新的环境和不懈的思考使他整合了自己原先不完善的想法,并由此使他的Ph.D.的经历转好。并且,在实习的过程中,他得以与更多的不同经历的人进行交流,这大大拓宽了他思路的源头。

Philip最后得以顺利毕业,离不开那些他提到的Professor和Researcher的帮助。这些人或是帮助他与其他人获得联系,或者和他讨论那些idea使他们能够顺利实现。这也提醒我,做Ph.D.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与其他人交流。事实上,Philip第二年中自己闭门造车结果一无所获的事实恰恰提醒我们,idea都是基于其他idea的,而与不同的人交流是激发创造力最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在尾声中问道,如果一个人不准备去学术界谋生,那么他需要读Ph.D.吗?用6年甚至更长时间经历一场磨难是值得的吗?他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Ph.D.给我们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去磨练自己的能力,“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是一场考验,但是代价却又相对很低(对比那些想获得终身教职和希望得到机构资助的教授,Ph.D.的代价太小了)。非常凑巧,我恰恰也是像Philip一样想读Ph.D.但又没有准备进入学术界谋生。这一番话再次坚定了我的想法。在此,我要向Philip J Guo表示由衷的感谢,是他为攀登Ph.D.高峰的旅程提供了一份指南。

Hongyi Yao

8/26/2012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oderepublic/archive/2012/08/26/2657053.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