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必修 选修科目)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
       在必修部分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及《人工智能初步》等五个模块。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信息技术是人类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鞭策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正迅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临蓐和生活方法,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对天下的认识,一方面,技术在科学常识实现其经  济与社会价值历程中的转化做用、在同国经济增少和人们生活提高中的鞭策做用、在增长人们的沟通与理解、减速不同平易近族文化融会中的促进做用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中所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日益凸现,实践证明: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繁荣的国家,不仅应有先进的科学,而且应有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因此,在普通高中设立技术进修领域,既是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深切推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计谋决议计划、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接连发展的需要。(配景)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技术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松密联系的基础常识与基本操做妙技的进修,而且重视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办法的领悟与应用,重视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情与理解,重视学生技术进修中的商量、试验与创造,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末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九年使命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进修操做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划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进修领域。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六足实践的课程

 

      技术课程容身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切身经历,容身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做、亲历情境、切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到场和全程到场,每个进修者经过观测、调查、设计、制做、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厚的“操做”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载,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常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进修中,学生不仅要综合应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常识,还要融会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技术进修活动不仅是已有常识与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新的常识与能力的综合进修。

 

      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重视创造的课程

 

      技术的素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以核心的课程。它经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经过技术的设计、制做和评价,经过技术思想和办法的应用及实践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开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4、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人文融会的课程

 

            

 

      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情势,任何技术在凝聚一定的原理和办法、体现科学性同是堵携带着丰厚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技术课程不仅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到场,而且用技术所蕴躲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

 

     

 

(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1.内容尺度

 

      (1)能够根据使命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对象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对象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例可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著做软件、网页制做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前言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劈头掌握用计算机举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办法,认识其工做历程与基本特征。

 

      (4)经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对象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做历程,相识实在践应用价值。

 

      例1 模式识别类: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汉字输入、语音汉字输入等。

 

      例2 自然语言识别类:自然语言对话与机械翻译等。

 

      2.活动建议

 

      (1)使用计算机解决实践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除可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加工软件举行信息处理之外,直接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基本办法。教师可以演示并解剖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实例,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使用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对象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2)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械翻译的正确性,接头机械翻译的优缺点。

 

      (3)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如:http://www-ai.ijs.si/eliza/eliza.html或http://alice.sunlitsurf.com/live.html,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械人对话,经过觅找其“讲话”的破绽,接头当前使用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局限性。

 

     

 

     

 

      2、课程设计思路

 

       (一) 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平易近素养不行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纯真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性: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会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益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情势。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

 

      必修部分只有 “信息技术基础”

 

      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使命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进修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办法,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平常进修、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切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连系的历程,感触感染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建议该模块在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两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持续,是收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重视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掌控,适度反响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做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做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是做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各选修模块的开设条件有所不同,各学校至少应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中的两个,也要制定规划,逐步战胜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开出包括“人工智能劈头”在内的所有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更丰厚的选择。建议将选修模块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3、四学期或以后开设。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应在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或以后开设。

 

      信息技术的部分相关内容安排在“通用技术”科目中,如在其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II”中设置有“控制与设计”主题,在选修部分设置有“电子控制技术”和“简易机械人制做”两个模块。

 

      针对确能代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但对条件要求较高,不宜在国家课程中硬性划定的内容,允许自行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学校还要擅于发现确有信息技术天赋和特少的学生,并赐与专门的培养。

 

      应维持学生较少的信息技术进修历程,以保证进修的有效性。建议每周二学时持续两个短学期完成一个模块,同时建议根据教授教养需要适当安排连堂上课。假如学生仅修4个学分,建议分布在两个学年里完成。例如,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完成必修模块,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完成一个选修模块。

 

      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结构如下图:

 

            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2学分

 

            选修 2+(x)学分xxxxxssXxxXχχχχχ

 

      (二)关于学业的认定

 

      修满4学分是获得高中卒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建议有乐趣或者理、工科取向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个学分,可以做为就业或高校招生的参考。

 

      (三)尺度编制说明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尺度的撰写,采用“内容尺度”“例子”“活动建议”相连系的情势。其中内容尺度是主体,例子是对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活动建议是对教授教养活动方法的建议和引导。

 

      内容尺度的撰写,首先坚持天真性,既给出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授教养活动和对象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重视时效性,以保证在本尺度实施时代对信息技术教授教养具有接连的指导意义。

 

      例子是对内容尺度的提示,是对内容尺度的进一步解释和具体说明,考虑到课程尺度天真性与时效性的要求,有些内容尺度的描述对照概括,所以经过例子对其举行提示和解释。但例子仅仅是提示,不是内容尺度的具体划定。另外,例子中内容的时效性常常较差,但例子中的思想和办法可以举一反三,持久生效。

 

      活动建议用于启发和引导教授教养活动的实施。

 

      (四)进修目标要求与行为动词

 

      为匡助理解,下表列出了尺度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对应的进修目标和掌握水平:      

 

              各水平的要求内容尺度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常识性目标低

 

            ?

 

            高相识水平

 

            再认或回忆事实性常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罗列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描述、罗列、列出、相识、熟悉

 

            理解水平

 

            掌控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常识之间创建联系;举行解释、揣度、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解释、对照、检索、知道、识别、理解、调查

 

            迁移应用水平

 

            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办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创建不同情境之间的公道联系等阐明、设计、制订、评价、商量、总结、研究、选用、选择、学会、画出、适应、自学、发现、归纳、确定、判断

 

            妙技性目标低

 

            ?

 

            高模拟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做测验考试、模拟、访问、解剖、使用、运行、演示、调试

 

            独立操做水平

 

            独立完成操做;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解与改进;与已有妙技创建联系等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发布、交流、应用、使用、制做、操做、拆建、安装、开发、实现

 

            熟练操做水平

 

            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做技术和对象熟练操做、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做

 

            情感性目标低

 

            ?

 

            高经历(感触感染)水平

 

            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历程,获得感性认识亲历、体验、感触感染、交流、接头、观测、(实地)考察、参观

 

            反响(认同)水平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