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地下智慧管网

 

城市管网被形象的比喻为城市的“动脉”,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网的智能化管理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针对当前城市管网运维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 联合 数字冰雹,围绕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管网建设,提出了建设思路、平台框架、应用场景和发展建议,共同发表了《数字孪生打造城市地下智慧管网》期刊论文,刊登于《中国电信业》2022年第10期。

引言

2022年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提出要“积极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系统开展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同时强调要“同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计划于2022年启动实施一批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

当前,我国上世纪建设的老旧管网年久失修,集中进入更新改造期。一方面,城市地下管网具有隐蔽性、复杂性,为市政建设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另一方面,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推动城市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可视、可测、可管,是智慧管网建设的重要方向。为规避城市地下管网爆发系统性安全风险,守护好“城市生命线”,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管网建设势在必行。

一、城市地下管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密度逐年上升,城市用水用气需求日益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末,我国供水管道长度、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天然气管道长度增速分别为9.43%、7.93%和10.75%。由于多种历史原因,我国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于城市发展需求,因管网引起的安全事故频发,给城市和市民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一是管网底数不完整。城市地下管网种类庞杂,包含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供电、通信、消防、广播电视、工业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早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地下管网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地下管网数据未严格备案保存,管网材质、腐蚀程度、使用年限、运行状况等数据残缺不全。此外,由于缺乏综合规划与统筹管理,地下管网由各条线部门分散建设,管网资料分散在各建设单位,不能共享,极难形成城市级的地下管网信息全貌。鉴于地下管网家底不清、分布不明,城市更新改造中造成的旧有地下管线破损事故屡见不鲜。据统计,2021年全国地下管线事故中,管线破坏事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