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火到让每个人都开始发慌

目录

01 ChatGPT和DeepSeek谁更厉害

02 完美得不真实

03 蜕变之道


DeepSeek太火了,我也不能免俗想要吃一口流量,可惜思来想去,我都不知道该写什么。

两三年前ChatGPT横空出世,所有人都要拥抱AI,可是拥抱到现在,它除了帮助我写写论文、查资料、辅助代码,减轻重复性工作,好像还没有看到身边有什么牛的应用出现。有时候我好奇,一个问题反复多问它几次,它都要否定自己。

现在,这股风来到了DS,这一次,好像真的有点不一样。

最近一周,身边朋友、同事、家人都在讨论DeepSeek,诸多新年贺词、对联均处于它之手,一夜之间,大家都变成了大文豪,给我有一种不真实的可怕。

号里好多读者反馈说,老板开始让大家想基于DeepSeek的应用,如同两年前的ChatGPT,又要开始准备All In AI。

这一系列的举动,把我搞焦虑了。

那么DeepSeek厉害在哪里?难道ChatGPT就不行了?

01 ChatGPT和DeepSeek谁更厉害

于是,我首先找到中立对象Kimi,问:ChatGPT和DeepSeek谁更厉害?

回答如下:

ChatGPT和DeepSeek各有优势,很难简单地判断谁更厉害,具体取决于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

语言处理能力

  • DeepSeek:在中文语言处理方面表现卓越,能够精准处理文言文、网络热词等,还支持粤语、吴语等方言的学术化转译。对于中文用户来说,DeepSeek的翻译和生成内容更符合中文语境。

  • ChatGPT:支持多种语言,但在中文处理上可能不如DeepSeek流畅和精准,其翻译更偏直译。

技术架构与成本

  • DeepSeek:采用混合专家(MoE)架构,训练成本低,推理成本也较低。例如,其训练成本仅557.6万美元,是ChatGPT 4的7%。此外,DeepSeek支持本地私有化部署,方便企业和机构定制。

  • ChatGPT:基于Transformer架构,计算资源需求更高,训练和推理成本相对较高。

内容生成与创意

  • DeepSeek:在生成结构化内容(如SWOT分析)方面表现出色,其创作的故事更引人入胜、富有深度。

  • ChatGPT:在创意写作和多领域内容生成方面表现广泛,适合广泛的创意写作和专业文章。

用户体验与界面

  • DeepSeek:界面设计更面向中文用户,操作方便。

  • ChatGPT:提供全球通用的用户界面,适合国际用户使用。

适用场景

  • DeepSeek:更适合需要双语支持(特别是中文和英文)、成本效益高、以及本地化客户服务的用户,尤其在复杂问题解决、编程任务等方面表现出色。

  • ChatGPT:更适合全球用户,具备广泛的内容创作能力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创意写作、客户支持和头脑风暴等方面表现突出。

总结

如果用户需要处理中文内容、注重成本效益、需要本地化支持,DeepSeek是更好的选择;如果用户需要广泛的内容创作能力、面向国际市场、需要更通用的AI工具,ChatGPT可能更适合

 我再问,那DeepSeek优势是?

成本优势显著

  • 低训练成本:DeepSeek-V3的训练仅耗费266.4万H800 GPU小时,总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远低于其他动辄数亿美金训练成本的模型。

  • 低使用成本:其API调用成本约为GPT-4的1/10,每100万个token的价格仅为0.48美元,这对于预算有限的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极具吸引力。

开源与生态优势

  • 开源促进发展:DeepSeek完整开放了1.5B-70B参数模型,为不同需求的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并且开源了核心的思维链训练技术,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参与。

  • 生态构建潜力大:随着开源策略的推进,基于DeepSeek开发的应用和工具不断涌现,逐渐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针对性优势

  • 联网能力突出:DeepSeek是唯一支持实时搜索的推理模型,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获取最新的数据和信息,满足用户对最新资讯的需求。

  • 中文语义理解优势:由纯国产团队打造,DeepSeek对中国文化和语言习惯有深刻理解,在处理中文任务时更加得心应手。

据我零星的记忆,过去几年已有不下百家AI创业公司出现,耳熟能详的例如百川智能、达闼科技、Momenta、月之暗面等,还有好多叫不上名的,彷佛只要搭上了大模型的东风,部署算力,就能成为下一个OpenAI;

但现在随着DS出现,一切又都不一样了,大规模算力投入已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变量,DS告诉世界:算法优化、工程能力和创新效率才是未来AI竞争中的关键。

02 完美得不真实

如同“微信”一样,AI工具注定会每个人手机里必不可少的APP;

今年过年,使用AI工具生成新年祝福,已经成为了趋势,例如:

窗花刚贴上最后一角,  檐下的冰棱悄悄融了半截,  

金蛇的影子攀上灯笼穗儿,  

像你去年忘在信箱里的那串糖葫芦,  甜得人心里发颤。  

愿新岁的钟声:  

替爷爷叩醒墙角的嫩芽,  

替妈妈熨平围裙上的皱褶,  

替晚归的人推开一扇亮着橘光的门,  

而此刻正读这段话的你啊——  

愿热茶永远不凉,  

日子比春卷还酥脆,  

心事像烟花般轻飘飘炸开,  

旧憾沉入雪,新梦悬作星,  

而我们,  

在下一个春汛涨潮前,  

先碰响手边的酒杯。  

看的我鸡皮疙瘩一身,这妥妥的高分作文,不仅逻辑缜密,遣词造句也非常优美,我自省是做不到这样,甚至很多以文字为生的朋友也对目前DeepSeek生成的内容感到佩服。

一切都太过完美,让大家在看到一个事情时反而会心生警惕,如果在未来AI可以模仿任何人行文风格,那么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或许,人类本身的真诚、带有自身情感的举动,才是在未来弥足珍贵的东西。

03 蜕变之道

2024年底,DeepSeek的异军突起,给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算力的部署,或许不再是各大企业的重点关注方向;在高端科技领域,经验主义不再是唯一的路径依赖,创造力、对技术纯粹的痴迷、如何基于现有资源进行算法创新,有可能才是在未来巨头通吃时代站稳脚跟的根本。

对于这股风潮,全社会趋之若鹜,谁是AI信仰?谁是投机者?

很难评,正如各位读者留言:“老板们开始让我们写基于AI的方案,好像我们本该就掌握这项高新技术,生怕赶不上这场盛宴。”然后,AI信仰者本该之前就在这里,之后也会一直站在这里,而不是浪潮来了分一杯羹,潮水退去转身离开。

对于我们普通人,AI给我们带来了自动驾驶、带来了人形机器人、带来了智能客服和智能安防,深刻地改变着各个行业运作方式。

但在拥抱AI的时候同时要保持警惕,AI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能够帮助我们轻松获得知识与答案,知识付费可能不再吃香。我们可以借助AI生产出大量优美的语言、帮助我们完成论文、简历、甚至写代码,但久而久之也弱化了独立思考能力,形成思维惰性。

一定要记住,我们在探索一个问题答案的过程才会让我们进步,一旦获得了答案,思考就停止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yberSecurity_zha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