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聚类算法

AP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数据对象相似度的自动聚类方法。它通过迭代更新吸引度(R)和归属度(A)来寻找聚类中心。算法不需要预设聚类数,但计算复杂度高,且受参考度和阻尼系数影响。文中给出了AP算法的迭代公式,以及一个二维点的聚类实例,展示了如何找到聚类中心并划分数据对象。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最近在学习AP聚类算法,网上找了好多资料(http://blog.csdn.net/dreamd1987/article/details/8923035, http://www.doc88.com/p-239796915955.html, http://www.doc88.com/p-886680412462.html),对于AP的迭代公式都不太相同,后经过验证找到了正确的迭代公式,总结一下,以后备用:

算法原理

AP算法是一种根据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度自动进行聚类的方法,隶属于划分聚类方法的一种。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度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衡量准则,如欧式距离,随相似准则的不同,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度可能是对称的,也可能是非对称的。这些相似度组成N*N(N为数据对象的数目)的相似矩阵S,利用该矩阵进行自动迭代计算。注:相似度矩阵应该是一个负值矩阵,即每个元素的值不能大于0,如果用欧式距离,那么取负值即可。

AP算法根据S对角线的数值最为某个点能否成为聚类中心的评判标准,该值越大,该点成为簇中心的可能性越大,对角线上的值称为参考度p。p的大小影响簇中心的数目,若认为每个数据对象都有可能作为簇中心,那么p就应该取相同的值(此时S对角线的值都为p),当然可以根据不同点成为簇中心的可能性大小,取不同的p值(此时S对角线上的值就会不同)。如果p等于S矩阵中所有元素的均值,那么得到的簇中心数目是中等的;如果取最小相似度,那么得到较少的聚类。

AP算法有两个重要的消息,Responsibility和Availability。R(i,k)描述了数据对象k适合作为数据对象i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