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dongdong9223/article/details/108362424
本文出自【我是干勾鱼的博客】
1 回购
回购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
对于央行的正回购,为什么是回笼资金呢?可以这样理解,正回购相当于央行让商业银行先把国债票据抵押在央行,央行给了商业银行现金,然后让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准备相应利息,然后在回购期结束的时候连本带利把现金交付给央行,同时把国债票据还给商业银行;而逆回购则正好相反。
1.1 正回购
正回购是一方以一定规模债券作质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质押债券的交易行为。也是央行经常使用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购操作可以达到从市场回笼资金的效果。较央行票据,正回购将减少运作成本,同时锁定资金效果较强,减少流动性。
从回购交易的起源看,回购交易一开始就与中央银行操作密切相关。1918年美联储为推进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而创设了回购交易,只不过当时以银行承兑汇票而不是以债券作为质押物而已。因而由央行作为正回购方主动发起的债券回购交易就是我们所说的央行进行正回购操作。由央行作为逆回购方主动发起的债券回购交易即为央行进行逆回购操作。按照国际惯例,央行通常在市场成员中选取一些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交易活跃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信托公司,即公开市场的一级交易商来作为对手方,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正、逆回购交易。一般而言,央行为使其正回购操作成功,在进行数量招标时,其给出的回购利率往往会略高于市场回购利率,这样就比较容易达成交易,起到顺利回收资金的目的。而央行进行逆回购交易时,其给出的回购利率常常会低于市场回购利率。
1.2 逆回购
逆回购,指资金融出方将资金融给资金融入方,收取有价证券作为质押,并在未来收回本息,并解除有价证券质押的交易行为。
央行逆回购,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央行扮演投资者,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投资者或金融机构也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逆回购交易。
2020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利率较上期下降20个基点至2.2%。
1.3 正回购和逆回购的区别
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逆回购为A向B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这个有价证券卖回给B交易行为。
正回购是一方以一定规模债券作抵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的交易行为。
2 质押式回购
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交易系统中委托显示“融资”*)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在交易系统中委托显示“融券”)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返还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
在质押式回购在交易过程中所有权不发生转移,该券一般由第三方托管机构进行冻结托管,并在到期时予以解冻。
注意事项
业务性质完全不同,不可混淆。
国债回购业务中“融资”指:正回购。即以券换资,以债券抵押获得融资。一般需至券商柜台进行操作同时不开放散户进行正回购。
国债回购业务中“融券”指:逆回购。即以资换券,以出借资金获得被抵押的债券(该债券不属于逆回购方资产,仅表示正回购方抵押凭证,不可做其他操作)。可在交易软件、电话中证券委托的“卖出”通道操作。
3 买断式回购
债券买断式回购是指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卖给债券购买方(逆回购方)的同时,与买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由卖方再以约定价格从买方买回相等数量同种债券的交易行为。债券质押式回购是指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质押给资金融出方的同时,与买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从资金融出方买回该债券。
买断式回购的逆回购方在期初买入债券后享有再行回购或另行卖出债券的完整权利。
4 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的区别
4.1 买卖方式不同。
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指正回购方(卖出回购方、资金融入方)在将债券出质给逆回购方(买入返售方、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指定日期,由正回购方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回资金。
债券买断式回购交易是指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在将一笔债券卖给债券购买方(逆回购方)的同时,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再由卖方(正回购方)以约定价格从买方(逆回购方)购回相等数量同种债券的交易行为。
4.2 所有权不同。
买断式回购的初始交易中,债券持有人是将债券“卖”给逆回购方,所有权转移至逆回购方;
质押式回购的初始交易中,债券所有权并不转移,逆回购方只享有质权。由于所有权发生转移,因此买断式回购的逆回购方可以自由支配购入债券,只要在协议期满能够有相等数量同种债券反售给债券持有人即可
4.3 处理方式不同。
债券质押业务指交易双方中的—方以单券种或多券种作为质押品向另一方质押,不需要指明债券质押的目的,到期时通过质权方的解押确认对质押债券进行解押的业务。
买断式回购(又称开放式回购)与质押式回购的最大区别在于回购期间对质押债券的处理方式不同。在质押式回购中,债券并不从正回购方账户转到逆回购方,而是在正间购方账户内被冻结,在回购期间双方均不得动用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