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级队列(priority_queue)

本文详细介绍了C++中的优先级队列,包括其与队列的区别,底层使用堆的数据结构,以及如何自定义比较方式。通过模拟实现,展示了如何使用`priority_queue`解决LeetCode问题,包括建堆、pop、push等操作的源码示例。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什么是优先级队列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别与队列(queue)搞混了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的数据类型。每次元素的入队都只能添加到队列尾部,出队时从队列头部开始出。

优先级队列(priority_queue)其实,不满足先进先出的条件,更像是数据类型中的“堆”。优先级队列每次出队的元素是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那个元素,而不是队首的元素。这个优先级可以通过元素的大小等进行定义。比如定义元素越大优先级越高,那么每次出队,都是将当前队列中最大的那个元素出队。

详细介绍:priority_queue - C++ Reference (cplusplus.com) (官方网站)

优先级队列的定义:

简单理解:

priority_queue<typename, container, functional>

typename是数据的类型;
container是容器类型,可以是vector,queue等用数组实现的容器,不能是list,默认用的vector
functional是比较的方式,默认是大顶堆(就是元素值越大,优先级越高);如果使用C++基本数据类型,可以直接使用自带的less和greater这两个仿函数(默认使用的是less,就是构造大顶堆,元素小于当前节点时下沉)。使用自定义的数据类型的时候,可以重写比较函数,也可以在自定义类型中进行运算符重载(less重载小于“<”运算符,构造大顶堆;greater重载大于“>”运算符,构造小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优先级队列的底层就是堆,所有需要用到堆的位置,都可以考虑使用priority_queue。注意:默认情况下priority_queue是大堆

常用接口:

优先级队列的简单使用:

215. 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元素 - 力扣(LeetCode)

给定整数数组 nums 和整数 k,请返回数组中第 k 个最大的元素。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ndKthLargest(vector<int>& nums, int k) 
    {
        priority_queue<int> q1(nums.begin(),nums.end());
        while(--k)
        {
            q1.pop();
        }
        return q1.top();
    }
};

是不是就很简单。

二.如何模拟实现一个优先级队列 

我们前面谈到过了,优先级队列的底层就是堆。故把建堆这个大工程搞定就会轻松很多很多。

在我们实现的优先级队列中,模板的定义如下:template<class T,class Container = vector<T>,class comper=Less<T>>,这里我们自己实现了仿函数 :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什么是仿函数

仿函数(Functor)是一种行为类似于函数的对象,可以像函数一样被调用。仿函数是一个类或结构体,它重载了圆括号操作符 "()",因此可以像函数一样被调用。像是一个可调用的函数,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类或结构体。你可以像调用函数一样来使用它,传入参数并获得返回值

template <class T>
class Less
{
public:
	bool operator()(const T& x, const T& y)
	{

		return x < y;
	}
};

template<class T>
class Greater
{
public:
	bool operator()(const T& x, const T& y)
	{
		return x > y;
	}
};

建堆

建堆,我们就要想到两种算法。向上调整算法,向下调整算法

备注:因为默认的容器时vector,故这里再模拟的时候也是vector,_con其实是vector<类型>_con

向上调整算法O(N*logN):

简单来说,向上调整算法是当你插入一个元素时,它是从叶子节点逐步向父亲节点比较,直到根节点。

void AdjustUp(int child)
		{
			comper com;
			int parent = (child - 1) / 2;
			while (child > 0)
			{
				if (com(_con[parent], _con[child]))
				{
					swap(_con[child], _con[parent]);
					child = parent;
					parent = (child - 1) / 2;
				}
				else
				{
					break;
				}
			}
		}

向下调整算法O(N):

void AdjustDown(int parent)
		{
			comper com;
			int child = parent * 2 + 1;//假设左孩子大
			while (child<_con.size())
			{
				//判断右孩子是否存在,并找最大发的哪一个孩子
				if (child + 1 < _con.size() && com(_con[child], _con[child + 1]))
					//if (child + 1 < _con.size() && _con[child] < _con[child + 1])
				{
					child++;
				}
				if (com(_con[parent], _con[child]))
				{
					swap( _con[parent],_con[child]);
					parent=child;
					child=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因为向下调整的时间复杂度要小,故建堆的时候我们通常采用向下调整算法。这个算法是通过parent来找child的,故需要parent。而在vector中,我们如何找parent?

for (size_t i = (_con.size() - 1 - 1)/2; i >=0; i--)
			{
				AdjustDown(i);//向下调整算法,建大堆
			}

 _con.size()-1是找到下标(child),根据公式,parent=(child-1)/2来找到。

建堆完成后,其他功能的实现就很简单。

pop与push:

注意在pop时,不能直接删除。要先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再删除最后一个位置,然后为了保持原来的大堆/小堆结构,再走一次向下调整算法

void pop()//堆顶元素
		{
			swap(_con[0], _con[_con.size() - 1]);
			_con.pop_back();

			AdjustDown(0);
		}

注意:push也不能只插入到里面就不管,为了防止破坏原来的结构,则需要走一次向上调整算法。

void push(const T& x)
		{
			_con.push_back(x);

			AdjustUp(_con.size() - 1);

		}

其他功能接口:

因为容器的类型时vector,所以判断empty,size时,可以直接调用vector的接口:

bool empty()
		{
			return _con.empty();
		}

		size_t size()
		{
			return _con.size();
		}

再模拟实现的priority_queue中,top接口如何实现呢?其实很简单,它就是vector的第一个元素。

三.完整代码:

//仿函数
	//仿函数(Functor)是一种行为类似于函数的对象,可以像函数一样被调用。仿函数是一个类或结构体,它重载了圆括号操作符 "()",因此可以像函数一样被调用。
	//仿函数就像是一个可调用的函数,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类或结构体。你可以像调用函数一样来使用它,传入参数并获得返回值
template <class T>
class Less
{
public:
	bool operator()(const T& x, const T& y)
	{

		return x < y;
	}
};

template<class T>
class Greater
{
public:
	bool operator()(const T& x, const T& y)
	{
		return x > y;
	}
};
namespace dnx
{
	template<class T,class Container = vector<T>,class comper=Less<T>>
	class priority_queue
	{
	private:
		void AdjustDown(int parent)
		{
			comper com;
			int child = parent * 2 + 1;//假设左孩子大
			while (child<_con.size())
			{
				//判断右孩子是否存在,并找最大发的哪一个孩子
				if (child + 1 < _con.size() && com(_con[child], _con[child + 1]))
					//if (child + 1 < _con.size() && _con[child] < _con[child + 1])
				{
					child++;
				}
				if (com(_con[parent], _con[child]))
				{
					swap( _con[parent],_con[child]);
					parent=child;
					child=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void AdjustUp(int child)
		{
			comper com;
			int parent = (child - 1) / 2;
			while (child > 0)
			{
				if (com(_con[parent], _con[child]))
				{
					swap(_con[child], _con[parent]);
					child = parent;
					parent = (child - 1) / 2;
				}
				else
				{
					break;
				}
			}
		}

	public:
		//初始化
		priority_queue()
		{
		}
		template<class InputIterator>
		priority_queue(InputIterator first, InputIterator end)
		{
			while (first != end)
			{
				_con.push_back(*first);
				first++;

			}
			//建堆----时间复杂度O(n)
			//默认情况下priority_queue是大堆,故我们这里排升序
			for (size_t i = (_con.size() - 1 - 1)/2; i >=0; i--)
			{
				AdjustDown(i);//向下调整算法,建大堆
			}
		}
		void pop()//堆顶元素
		{
			swap(_con[0], _con[_con.size() - 1]);
			_con.pop_back();

			AdjustDown(0);
		}
		void push(const T& x)
		{
			_con.push_back(x);

			AdjustUp(_con.size() - 1);

		}
		const T& top()
		{
			return _con[0];
		}

		bool empty()
		{
			return _con.empty();
		}

		size_t size()
		{
			return _con.size();
		}
	private:
		Container _con;
	};


}

四.总结

1.优先级队列默认使用vector作为其底层存储数据的容器,在vector上又使用了堆算法将vector中元素构造成堆的结构。

2.当数据类型是自定义类型的时候,我们可以重写仿函数,或者再自定义类型里面重载"<",">"

eg:如再日期类里面就重载了小于大于符号,但是如果我的数据类型恰好是日期类对象的地址。

这个时候我们只有重写仿函数(一般的日期类里面咋会有堆解引用的重载,不符合实际应用)。

struct LessPDate
{
	bool operator()(const Date* p1, const Date* p2)
	{
		return *p1 < *p2;
	}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