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IPV4和IPV6网络融合互通网络规划设计

本文探讨了IPv6改造中的问题、整体改造思路,涉及地址规划方法、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改造策略,强调了双栈、隧道和地址翻译等过渡技术的选择,以及如何在企业中进行系统性、分阶段的改造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和效率提升。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01、IPv6改造问题及整体改造思路

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政策对IPv6深化改造及规模部署的推动,在IPv6改造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系统性问题,如图1所示。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30831/0c96586531ad4b9c99dc3588248103c2.png

图1 关于IPv6改造的各种疑问

所有跨设备通信的IT软硬件系统均需要处理IP地址,各领域均需要进行IPv6适配。隧道、翻译等初级过渡技术距IPv6单栈的改造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随着IPv6规模部署工作的推进,就需要从全局角度端到端考虑IT架构的IPv6能力,根据IT架构中各领域现状和改造技术路线确定各领域改造先后顺序,最终实现统一目标。

对于应用开发人员来说,由于长期习惯了高度封装化的IPv4功能调用,客观上形成了对网络协议栈底层不熟悉、不关注的事实,不同开发人员对IPv6技术理解和技术路线选择存在较大差异,故通过规划形成统一的IPv6技术选型标准、应用改造标准、应用验收标准,指导开发人员进行IPv6相关功能开发,从而提升开发效率及降低后续运维复杂度。

02 IPv6地址规划方法

IPv6地址是IPv6技术和核心载体,因相比IPv4地址,IPv6地址具有长度长、十六进制格式、结构复杂、不便记忆等特点,为便于对IPv6地址高效管理,需要考虑采用新的IP地址规划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原则。

层次化原则

IPv6地址与网络物理架构/组织架构/业务架构建立层次化关系,增强逻辑性。层次化设计有利于缩小路由表规模,便于容量规划和管理。

语义化原则

在地址中包含业务类型、位置等信息,可以帮助运维和排障。尽量采用4bit的倍数长度规划每段标识位,增强十六进制易读性。

连续可扩展原则

相同业务类型的地址应连续分配。地址在功能、容量、覆盖能力等各方面具有易扩展能力。考虑未来增长、新增业务的需求进行适当预留。

易管控原则

IPv6地址规划简洁直观,便于管理,应满足对业务的QoS、安全访问控制等管理要求。如图2所示。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30831/0edc6b0ef78a4cbcac866ac1e674f6b8.png

图2 IPv6地址规划方法

需求分析是IPv6地址规划的必要条件,需要分别从业务和管理层面进行需求分析:

■ 业务需求分析

IPv6地址规划前应就各业务平台现状进行充分调研,以满足各业务平台对IPv6地址的需求,具体包括地址容量需求分析、业务通信需求分析、既有IPv4业务需求分析(双栈场景下,IPv6与IPv4共享相同的二层广播域范围,即同一个VLAN对应一个IPv4和一个IPv6网段)。

■ 管理需求分析

从IPv6地址易管控角度进行需求分析,包括地址标识类型需求分析和地址层级需求分析。地址标识指IPv6地址中所包含的字段标识意义,如物理位置、业务类型、网络类型等;地址层级需求需要考虑IT架构、组织架构、路由管理、流量管理等可能会影响地址层级划分的要素。

如图3所示,IPv6地址由网络部分和接口ID两部分组成,网络部分又包括网络前缀和子网ID。网络部分重点需要对子网ID标识、层级、容量进行规划,接口ID部分的规划主要用于未来对网络互联、主机地址的精细化管理。

图3 IPv6地址组成

如图4所示,将具有物理位置属性的标识排在前面,便于路由汇总及地址前缀分级管理。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30831/5aa0a89616a44e248d76bf3a926a0643.png

图4 A客户IPv6地址规划方案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在网络上实现基于不同业务的流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将业务大类标识排在前面,但业务属性标识排在前面时占位不宜太多,否则不利于路由汇总。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831/0895132d27664f05b406ba9f2c67d313.png

图5 B客户IPv6地址规划方案

03、IT基础设施IPv6改造方法

■ 现状调研

充分评估现有IT基础设施各部分对IPv6技术的支持能力,从功能、性能、业务连续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各层面评估现有软硬件对IPv6的支持能力。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30831/27f8163a0d8a44efaed9c9cdbf6cea7d.png

图6 IT基础设施双栈改造流程

■ 规划设计

根据现状调研结果进行技术选型,制定IPv6整体改造策略和改造计划,指导IT基础设施各领域IPv6改造规划设计,包括软硬件各系统架构改造规划、软硬件设备升级规划等。

■ 集成测试

搭建测试环境验证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并模拟业务系统行为进行测试验证。

■ 业务迁移

根据规划设计逐步、分批进行迁移实施,并保证原有IPv4业务受到尽可能小的影响。

■ 集成验证

对已改造完成的软硬件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保证IPv6和IPv4业务均运行正常。

IT基础设施中的网络IPv6改造可根据不同场景选择一种或多种改造模式:

双栈模式:IT基础设施所有软硬件设备均改造为双栈设备,即网络、终端、平台、应用基础设施均同时运行IPv4和IPv6网络协议栈,一套IT基础设施同时处理IPv4和IPv6业务数据。

双栈模式适合大部分现有IT基础设施支持IPv6的场景,仅需要维护一套IT基础设施,维护成本低且改造彻底,便于未来平滑演进到IPv6单栈环境,是最理想的IPv6改造模式。

隧道模式:通过网络隧道技术将IPv6数据封装到IPv4报文中,可以实现跨越IPv4网络传输IPv6业务数据的功能,适用于终端侧完成IPv6改造、主干网络无法短期内完成双栈改造的场景。常用技术如6to4隧道、GRE隧道、6PE/6VPE隧道、VxLAN隧道等。

地址翻译模式:通过专用网络设备进行IPv4和IPv6地址间的映射及转换,实现IPv6改造过渡阶段IPv4与IPv6系统间的互通。适用于大部分现有IT基础设施不支持IPv6且无法短期内完成改造,但需要临时对外提供IPv6访问服务的场景。常用技术为NAT64、SPACE6。

实际部署场景分析:对于某一客户网络IPv6改造技术选型过程中,三种过渡技术并不是互斥的,在同一网络中,不同区域/场景可选择不同的过渡技术,如数据中心网络服务器分区通常采用双栈或隧道(VxLAN)技术,互联网/外联分区可以采用双栈或地址翻译技术,而广域网通常采用双栈或隧道(6vPE、GRE、SRv6等)技术,园区接入网场景则最常采用双栈技术。

04应用系统IPv6改造方法

IPv6改造不仅仅改造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应用系统也需要支持IPv6。在实际的IPv6改造项目中,由于客户实际情况各有不同,经常会遇到若干问题,如图7所示。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831/b2edf6ed48ec4b518bfc7c4c0a575419.png

图7 应用系统IPv6改造中常见问题

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IPv6改造的效率、进度和质量。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因涉及的领域较多,需要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大中型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统一的应用改造标准和实施路线,来指导、规范和推动IPv6的应用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 改造策略

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行业最佳实践,确定整体改造规划,明确改造批次及本期改造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如改造范围、改造程度、时间进度、人员组织和技术实现方式等。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IPv4及IPv6将会并存,故推荐采用双栈技术实现方式,达到维护一套代码,兼容IPv4和IPv6的客户端访问逻辑的目的。

标准:主要用来统一IPv6应用改造验收的标准,明确每期改造的目的和目标,需要改什么,需要满足哪些测试验收要求等,如应用双栈连通性、功能、兼容性、性能等具体的指标。改造验收标准的制定既要满足行业监管的标准,又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指南:应用改造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针对通用的改造点,包括应用代码及应用中间件通用功能,制定通用的应用改造参考指南,形成IPv6改造知识库。一方面可以加快改造效率,同时也能统一改造标准,特别适合应用分批次改造,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企业。

■ 改造流程

在整个IPv6的应用系统改造生命周期中,推荐如下改造流程:

调研与需求分析:在此环节中,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全面的摸底梳理,了解现状。包括对所依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类型/版本梳理、对系统逻辑架构梳理,对组件与组件间关系梳理、对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梳理、对配置文件/代码中涉及IP相关的配置和功能梳理等。在调研之前,还需要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IPv6基础培训和宣贯,使其对IPv6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方案设计与验证:一旦摸底梳理完毕,明确应用系统需要改造的范围,就可以对其中非通用的组件进行方案设计和验证,特别针对一些版本比较旧的或开源组件,进行升级验证,或采购、替换新的组件,并将验证结论更新到应用改造参考指南中,作为IPv6应用改造知识库。

应用改造与测试:包括应用代码中一切与IP有关的功能都需要改造。改造过程需要与基础实施改造协同,根据验收标准在测试环境进行测试验证,如通过客户端单栈、双栈、域名等方式进行功能、性能和兼容性方面的测试,确保应用改造上线后不能影响原有业务的稳定运行。

系统上线:改造测试完成后,需要进行应用上线,前提是应用系统生产环境运行依赖的基础设施已经改造完成。

如图8所示,IPv6改造项目最佳实践总结。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30831/35f0339179bf4a63804fa7ccc3f07cf7.png

图8 应用系统IPv6改造最佳实践

05

下一步的思考

■ IPv6+新技术探索

原生IPv6技术具备海量地址空间、即插即用、移动性支持、高可扩展性等优势,加快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升级,发展增强型的“IPv6+”网络,通过IPv6规模商用部署和“IPv6+”创新实现网络能力提升,驱动网络和业务融合发展,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全面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的“新基座”。如图9所示。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30831/2e19aaa71b7046c088ca4cbf5d616e46.png

图9 IPv6+技术演进路线

IPv6+1.0网络编程能力:通过技术体系创新,构建“IPv6+”网络开放可编程能力,重点通过发展SRv6实现对传统MPLS(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基础特性的替代,业务快速发放,灵活路径控制,利用自身的优势来简化IPv6网络的业务部署。

IPv6+2.0用户体验保障:通过智能运维创新,提升用户体验保障。网络切片/随流检测/新型组播/智能无损等技术,带来算力提升、体验可视和体验最优。重点是发展面向5G和云的新应用,这些应用体验提升需要引入一系列新的创新,包括但不局限于网络切片、随流检测、新型组播和智能无损网络等。

IPv6+3.0应用驱动网络: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应用驱动网络。一方面,随着云和网络的进一步融合,需要在云和网络之间产生更多的信息交互,网络的能力需要更加开放地提供给云来实现应用感知和即时调用。另一方面,随着多云的部署加速,网络需要开放的多云服务化架构,实现跨云协同和业务的快速统一发放和智能运维。IPv6无疑是最具优势的媒介,云网的深度融合也将给未来的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带来重要变化。

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场景,在IPv6 Ready基础上,进一步将IPv6与其他技术结合,发展增强型“IPv6+”网络。如IPv6+分段路由提供业务快速发放,IPv6+5G实现网络端到端切片,提供差异化的网络服务水平。IPv6+无损实现以太网络0丢包,保证数据中心确定性体验。IPv6+AI,实现网络全生命周期自动布放,故障自动定位。IPv6+应用感知,提供关键业务的体验保障等,激发业务创新,改变商业模式,增收提效。

■ IPv6系统性改造总结

对于大中型企业,IPv6改造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是在总体规划、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持续演进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否则会影响业务连续性。另外,企业可能需要重新梳理采购、开发、业务上线流程,确保新研发应用上线或外部应用采购时,将IPv6支持作为必要条件。同时,企业自身应用监控、运维管理系统本身也需要支持IPv6协议。

最后,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同时具有基础设施和应用改造相关经验的资源,站在全局视角规划、推动和解决IPv6改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