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笔记6

软件生命周期的三个时期
软件定义
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可行性研究——上一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是否行得通
需求分析——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
软件开发
概要设计——怎样实现目标系统
详细设计——怎样具体的实现目标系统
编码及单元测试——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
综合测试——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
运行维护
使软件持久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软件研发模型
瀑布模型——开发或者代码编制阶段只是其中单独的一块
瀑布模型的特点
(1)瀑布模型各步骤是分立的\没有交叉
(2)瀑布模型无法回溯——一旦进入某个步骤,就要完成该步骤的任务,然后才能向下继续——无法回溯
(3)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线性过程太理想化,越来越不适合现代软件的开发模式

快速原型模型——快速分析、需求说明、构造原型、运行原型、评价原型和修改意见
快速原型模型的特点
(1)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减少开发风险
(2)适合预先不能确定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
(3)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
(4)前提须有一个产品原型,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开发人员的创新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的特点
(1)开始不必详细定义所有细节
(2)从小开始,定义重要功能,努力实现
(3)接受反馈,进入下一次循环
(4)测试活动贯穿于每个循环
(5)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风险驱动的方法体系,在循环之前必须做风险评估

敏捷开发模型

软件测试流程概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模型【1:用户需求(验收测试设计)→需求分析(确认与系统测试设计)→概要设计(集成测试设计)→详细设计(单元测试设计)→编码
2: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优点:在V模型里,强调软件开发的协作和速度,反应测试活动和分析测试的关系,并且将软件的实现和验证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缺点:V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仅仅把测试过程放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忽视了测试对于需求的分析和验证。

W(双V)模型(1:用户需求→需求分析与系统→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
2:编码→单元(单元测试)→集成(集成测试)→实施(系统测试)→交付(验收测试)】
优点:开发与测试并行,有利于尽早发现问题,有利于及时的了解项目的测试风险,来及早的执行相应的应对方案,加快项目的进度。
缺点也就是局限性:需求、设计、编码仍然是串行进行的,测试和开发保持线性的关系,上一个阶段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不能够很好的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

H模型——H模型强调把测试分为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两个不同的阶段,只要由于其他流程的进展引发了测试就绪点的到位,这时候,只要测试准备完成,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或者需要开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H模型当中,测试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模型,所以可以和其他的流程交叉地进行,也便于我们尽早的执行测试。
X模型——左边描述的是针对单独的程序片段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此后进行频繁的交接,再通过集成,最终合成可执行的程序,然后再对这些程序进行测试,已经通过的程序可以进行封板提交给用户,也可以作为更大集成的一部分,X模型还定位了探索式测试,探索式测试是不进行事先计划的特殊类型的测试,能够帮助测试人员在测试计划之外发现更多的错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