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一个小小的试验:
在一个文件夹里,把一个txt文本(文本里包含“今天的天气非常好”这句话)分别另存为ansi、unicode、utf-8这三种编码的txt文件。然后,在该文件夹上点击右键,选择“搜索(E)…”。
搜索“天气”二字,可以搜索出ansi和unicode这两种编码的txt文件,搜索不出utf-8编码的文件。
原因:
1.中文操作系统默认ansi编码,生成的txt文件默认为ansi编码,所以,可以搜索出来。
2.unicode是国际通用编码,所以,可以搜索出来。
3.utf-8编码是unicode编码在网络之间(主要是网页)传输时的一种“变通”和“桥梁”编码。utf-8在网络之间传输时可以节约数据量。所以,使用操作系统无法搜索出txt文本。
按照utf-8创始人的愿望:
端(unicode)——传输(utf-8)——端(unicode)
但是,后来,许多网站开发者在开发网页时直接使用utf-8编码。
端(utf-8)——传输(utf-8)——端(utf-8)
所以,在浏览器上看到的编码是:unicode(utf-8)。正因为在浏览器上这么并列地列出unicode(utf-8),造成许多网友(甚至不少程序员)误认为unicode=utf-8。其实,按照utf-8创始人的原意,在开发网页时使用utf-8编码是错误的做法,并且,早期的浏览器也不支持解析utf-8编码。但是,众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微软不得不“趋炎附势”,在浏览器上支持解析utf-8编码。
问题是:utf-8编码影响了网站开发者,或者说,网站开发者“扩展”了utf-8编码的使用范围。但是,网站开发者仍然无法影响各类文档的开发者,所以,word文档和一些国际通用的文档仍然使用unicode编码而不使用utf-8编码。
比如:“严”的Unicode码是4E25,UTF-8编码是E4B8A5,两者是不一样的。
在中文和日文操作系统里生成的(txt和xml)文件的编码虽然都是ansi,但是,在简体中文系统下,ansi 编码代表 GB2312 编码,在日文操作系统下,ansi 编码代表 JIS 编码。不同 ansi 编码之间互不兼容,当信息在国际间交流时,无法将属于两种语言的文字,存储在同一段 ansi 编码的文本中。
结论:国际文档(txt和xml)使用unicode编码是正宗做法;操作系统和浏览器都能够“理解”unicode编码。浏览器“迫于压力”才“理解”utf-8编码。但是,操作系统有时只认unicode编码。
Unicode与Unicode big endian的区别:你吃鸡蛋时先吃小头还是先吃大头?Unicode与Unicode big endian的区别就是在编码时小头优先与大头优先的区别。“随波逐流”使用Unicode就OK了。
我(不是程序员)这几年一直因为编码问题,感到非常困惑,查了许多资料,在国际文档的实际应用中也遇到过许多问题,所以,“感性”地总结了上述观点,不一定准确(或者说,不一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