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movie maker是一款windows自带的视频剪辑合成工具,如果只是家用制作视频,足够了。
优点:
简单易上手,学习成本低,家用足够。
缺点:
太大的视频导入和合成有点慢。
复杂的效果不太支持。
支持的类型不太丰富,例如mkv就不支持。
新建项目
创建的项目会以后缀 .MSWMM
来存放,双击可以直接打开。
基本过程
1、导入视频
2、拖动片段到时间轴
3、保存电影文件
导入
导入的内容默认会在收藏里。 如果新建了不同的收藏,先点收藏的名字,再点任务,之后导入的会在该收藏里。
导入视频
导入视频的时候会自动把视频拆分为多个片段,以便于取用。
导入图片
略
导入音频或音乐
略
时间线
这个是最核心的功能,视频的拼接和调整在这里完成。
将视频拖动到下方时间轴上,依次排列。
可以:
拖动调整次序
左右拖动,调整时间长短(视频和音频最大时间不能唱过片段时间,图片无限制)
删除该片段
片头或者片尾
这个很有用,例如电影开头开头的背景描述,结尾的描述等。
另外还可以在指定片段添加片头片尾,例如第一章,第二章等。
任务 | 编辑电影 模块的 制作片头或片尾,共有5种形式:
在电影开头添加片头
在选定剪辑之前添加片头
在选定剪辑之上添加片头
在选定剪辑之后添加片头
在电影结尾添加片尾
2个文本框,一个是大标题,一个是小标题。
其他选项:
更改片头动画效果
更改文本字体和颜色
声音片段如何截取
声音片段也是可以拖动的,左右拖动调整长短,整个拖动调整位置。
视频效果
片段上右键 | 视频效果,这里有诸多效果可以选择:
淡入,淡出
放慢,加快
旋转等
保存电影
任务 | 完成电影 保存到我的计算机 ,一直下一步即可。
设置图片持续时间 和 过渡持续时间
工具 | 选项 ,这里可以自定义时间,默认时间是:
图片持续时间 5s
过渡持续时间 1.25s
视频效果和过渡效果的区别
维度 | 视频效果 | 过渡效果 |
---|---|---|
侧重点 | 在于对视频的加工 | 在于视频间的过渡过程 |
作用时间 | 整个片段都有效 | 过度的那1.25秒,或自定义时间 |
重复性 | 视频效果可以多个 | 过渡效果最多只能有一个 |
例子 | 加速,减慢,旋转90度等 | 例如 擦除(向上下左右),拆分(向左右,向上下) |
自动电影
自动电影是选一种模式,自动的完成电影,优点是省事,缺点是自定义性差。
工具 | 自动电影,任选一种,点击 完成,编辑电影即可。
片头重叠
片头重叠一般是在中间部分的文字片段,
使用片头重叠,文字的背景是视频。
不使用片头重叠,背景是纯色。
静音
不想要视频中的声音。
时间线界面 | 点 视频 后面的 +号,就会展开 过渡和音频 | 音频片段上右键 | 静音。
旁白
工具 | 旁白时间线 ,点击 开始旁白,完毕之后点击 结束旁白。
这个需要mic,其实先录好音频再导入进来一样的。
其他
支持gif格式的文件么
支持的。
gif被看做一种特殊的图片,可以导入。
注:
在movie maker中默认不会重复播放,如果需要重复播放,可以拉长片段时间。
视频已经没有内容了,但是还不停止
正常是会停止的,不停止后面还有内容,往后拉滚动条看看还有其他内容吗(音频等)。
图片为什么不全屏
这个确实是,如果需要全屏的话,建议先用ps或者其他软件加工一下。
那其实体验挺不好的,因为会多很多工作量。
如果不愿ps图,还有个小技巧:
1、背景色是黑色的图片,那么相当于全屏。
2、宽度大于长度的图片,一般也会正确解析。
快捷键
播放/暂停 空格
播放时间线 ctrl+w
倒回时间线 ctrl+q
清除时间线(删除所有) ctrl+del
经常卡死
这也很正常,说实话movie maker不是很好用,可以下载专业点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