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佛教的基本观念

一、四圣谛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一)苦谛:人生的本质

1,八苦
生、老、病、死、 怨憎会、爱别离、 求不得、 五取蕴
2,五取蕴苦(五盛阴苦或五阴盛苦)    苦的本质
(1)五蕴:色(肉身)、受(感受、精神)、想(思想)、行(意志)、识(意识)。            
(2)取:指一种固执的欲望、执著的贪爱。 
 
人生的一切痛苦都源于我们对欲望的执著
佛教的“八苦”说,可以分为 四个 层次
 

 

(二)集谛:痛苦的根源

1,十二因缘说
无明(愚昧无知)、行(意志力)、识(意识)、名色(肉体和精神)、六处(六根器官)、触、受、爱(欲望)、取(对欲望的执着)、有(业,所有做的事)、生()、老死
 
前面是因,后面是果
无限循环的过程,
人生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
 
欲望再不断地增加
佛教认为随着人的成长欲望与执著也不断增长,这和我们常说的抱负和理想的增长,实际上是对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理解
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不断地在循环着
 
 
2,业报轮回说    
(1)三业:身(身体活动)、口(所说的一切话)、意(意念)                     
(2)六道轮回: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解释每一个人的人生,为什么和其他人的人生是不一样的
 

 

(三)灭谛:理想的境界

 
1,佛教最高境界——涅般
    也译为“灭”、“圆寂”等。最初意义就是寂灭,灭尽贪欲。    灭执着,灭贪欲。灭尽本身就是一种执着
2,两类: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有余涅槃    灭取,超越执着,而人还存在
无余涅槃    把五蕴,取都灭掉
 
 
 
离形去智 这有点类似于灭“五取蕴”
 
离形是在精神上超越身体对我们的束缚
 
我想“灭”这个境界所说的灭“五蕴”   同样是指在精神上能够超越“五蕴”对我们的束缚,包括我们的身体给我们的一种执著
 

 
 

(四)道谛:解脱的途径

1. 八正道: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见、正思维、正精进
2. 三 学:戒学(戒掉非正道的)、定学(禅定)、慧学
3. 六 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到底该如何去,方法是什么,手段是什么,路径是什么
 

 

二、三法印

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依法不依人
 
它是用来印证其他的理论是不是佛法的三种理论
 
 
1. 缘起论
“缘”即条件,“起”即产生,缘起
即由缘而起。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都是由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
 
 
 
2. 诸行无常
 
“常”,恒常。“无常”,不恒常,变化无定。
佛教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
因缘和合而生的,都受条件原因的制约,因而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停,没有常住性。
 
 
3. 诸法无我
“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功能。所谓“无我”,即
指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的不变的实体和主宰者,佛教常称此为“无自性”。
 
 
4. 释“空”
    一切事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而无永恒不变之自性
 
那就是它没有一种永恒不变的自性实体,也就是说它永远处于一种变动之中
 
 
空的内涵是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
 
当我们对万物作出这样一种阐释的时候
 
其实已经赋予给万物一个自性 空
 
恰恰和它这样一个内涵相悖
 
空空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