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之数据链路层概述

       上一节说了物理层,按照数据发送/接收的过程分析,位于物理层上一层的是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上一层是网络层,那么链路层的作用大家猜也能猜出来了:其最基础的服务是将源机网络层的数据可靠的传输到目的机的网络层。一句话概述其工作过程就是将网络层的分组数据包组织起来,通过物理层以比特流的形式发送。

       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1、向网络层提供分组传输服务(Service)

                                       2、链路控制(Link Control):双方通过链路约定,实现链路使用规则、流量控制、汇聚分发等

                                       3、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双方约定差错控制手段,以Frame形式组织

                                       4、帧同步(Framing):双方约定成帧方式

       位于链路层的设备有网桥和交换机,进行第二层测试主要针对交换机进行测试。交换机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以太网的发展,由早期的总线式以太网向交换式以太网转变。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对应一个冲突域,改善了以太网的冲突管理问题(csma/cd),将传统的半双工转变为全双工,提升了网络运行性能。

       交换机工作原理: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地址表(交换表)决定转发行为:

                                              若地址表显示目的节点与源节点位于交换机的同一端口,则忽略帧;

                                              若地址表显示目的节点在交换机所连的某一端口,且与源节点不在同一端口,则转发到目的端口;
                                              若目的MAC地址为广播地址,则向除源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帧;
                                              若地址表中找不到目的地址,则向除源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帧。
       一句话总结就是基于MAC地址的帧过滤和转发工作。
       交换机的体系结构分为共享总线型和共享存储型两种,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是通过高速共享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传输,一个是通过全局数据共享存储池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通过内部的交叉开关矩阵实现了无拥塞交换。
       交换机的转发方式也有多种:直接转发(cut-through)、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直接转发有包括快速转发(fast-through)和无碎片转发(Fregment-free)。快速转发具有较小的时延,但不具备帧检测能力。无碎片转发具有低时延、过滤碎片帧的能力。存储转发的时延较长,但能检测出所有错误帧。 实际交换机产品中,通常引入智能方式来进行选择 à 设置帧错误率的阈值,先采用直接交换,一旦帧错误率超过阈值,改用存储转发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