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制板注意事项

本文详细介绍了PCB制板过程中的多个注意事项,包括孔径与板厚的比例、铜厚与走线宽度的关系、阴阳铜现象、过孔设计、阻抗控制、铺铜技巧、Gerber文件导出、分孔图的重要性以及特殊区域的线宽选择等,旨在帮助设计师避免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一般工厂的厚径比为8:1,即如果孔径为0.15mm(6mil)那么板厚应该是1.2mm,但是如果0.15mm的孔径对应的板厚是1.6mm,那么就会增加生产的难度和成本。(咨询来自捷多邦)

2、1oz的铜厚能做到的走线最小宽度是4mil,如果走线最小宽度小于4mil那么就需要使用0.5oz的铜厚。但是捷多邦内层0.5oz的铜厚要比1oz的铜厚贵。(咨询来自捷多邦)

3、电路板各层的铜厚最好一致,即全部使用1oz或者全部使用0.5oz,如果有的层使用1oz有的层使用0.5oz也会增加生产复杂度,这种称之为阴阳铜。(咨询来自捷多邦)

4、有GBA封装的PCB板,过孔最好做成塞油的。

5、注意常规工艺中孔到线的距离应该大于0.2mm(7.8mil)一般在规则中设置为8mil,线到线的距离要大于4mil,孔到孔的距离同网络要大于等于8mil,不同网络要大于等于12mil,线到焊盘和线到铜皮均大于4mil。(咨询来自捷多邦)

6、铺铜后再次修改走线会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将shape->Global Dynamic  Shape Parameters中的Shape fill下的Dynamic fill设为了Smooth,将它改为Disabled,点击OK即可。线移动完之后还要再把铜皮切换回Smooth,然后更新铜皮。

7、关于控制阻抗时所参考的铜皮问题,例如六层板的层叠顺序从上往下依次为TOP GND SI2 SI3 POWER BOT,设计SI2和SI3层走线的阻抗参考为GND和POWER层,那么在铺铜皮的时候就要注意,SI2层的走线不能被SI3层上的铜皮挡住,如果SI2层上的走线被SI3层上的铜皮挡住,那么SI2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