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赏读 | 4个月来的经验总结

读书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是不同的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爽文小说,看着就很让人舒服;感兴趣的科普小品文,看着也是赏心悦目;优美的散文诗歌,对于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但是读艰深难懂的大部头著作,或者外文文献,读起来可能比读其他书的收获都大,但是知识密度也更大,也更不友好,读的过程也更痛苦,读完之后可能也就留个印象,过段时间再也想不起来读了个啥。

对于人文社科类的博士研究生来说,读书是必修课,自己学科的学术经典更是如此。为了解决必须读与读不下去、读不进去的矛盾,从2月24日开始,我们几个教研院的博士研究生开始组队读书,选择的书籍是汉译高等教育名著,一共13本,2月24日正式开始读书,采用读书、讨论、总结的方式来循序渐进。经过4个月的阅读,到目前已经完成6本书的阅读,并形成了6篇书评。到目前为止书评的总阅读量已经超过了1000,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很感谢大家的关注!

在行程至半的时候,写一篇经验总结,对过去形成的一些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不足,为后半程提供读书的动力,继续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的经验。

一、工具篇

看书看书,有书就行,怎么看,在哪看其实影响不大。但是假如做不到博闻强记,还是需要一些设备弥补自己记忆力的天赋不足。古人不是说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并且也可以更方便的记录和回溯自己的所思所感,帮助自己的整理思路。我们使用iPad上的MarginNote 3进行阅读,这个APP有点小贵,要88块,但是绝对物超所值,配合Apple Pencil食用更佳。一边读书,一边圈圈画画,需要的时候点击旁边的思维脑图就可以回到当时的页码,回想一下当时的思考。

另外,小队里有位朋友买了一个科大讯飞的智能办公本,就是下图这玩意。

用这玩意可以方便的语音转文字,对每次讨论都形成录音稿。每次都能积累一份1万字以上的录音稿,只要在当天讨论结束后把录音稿看一遍(毕竟第二天也不想看了),就可以提炼出当天讨论的要点和精华,对于书评的写作帮助很大。

当然,这些工具都不是必备的,记笔记的功能微信读书也做得很好,或者去图书馆借本书买个笔记本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遇到手里有智能办公本的朋友也不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真有需要下载一个录音转文字的APP也很香。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想要看书的初心,以及坚持下去的耐心,毕竟设备再好,也可能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

二、输入和输出

读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特别是读这种学术著作,还是翻译的外文书籍,时常会遇到艰深难懂的文字,或者是翻译得狗屁不通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顺利读下来。这个读书的过程大概率是痛苦的,痛苦就意味着脑子不想记住,最终只记住了痛苦的感觉。比如在读《大学的使命》的时候,看作者在那里东扯西扯有的没的来论证“大学的使命是什么”这个话题的时候,放松下来刷微博看到杨超越换头像换名字了,那也许只会记得杨超越的事情,而忘记了大学的使命为什么是这些东西。

所以,要想把我们读过的内容记得更清楚一下,还要有一个输出的过程。我们通过每周一次的讨论和每读完一本书就发一篇书评的方式来完成这个输出的过程。通过讨论可以将一周的内容和思考整合起来,并且与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换思想,得到新的体会和感悟。同时,你脑子里想的东西能够总结成语言说出来,并且有人听,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复习和加深印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得到认可的过程,双重baff加成,能够记得更深刻一些。而写书评有3个作用,一是通过写书评能够对自己形成的笔记、观点和思路加以整理和筛选,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哪些是思考未成熟的,这一轮重新整理的过程能够帮助自己对这本书建立一个更完备的知识体系;二是能够将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收获分享的快乐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用学术黑话来说,就是“保持系统的开放性”;三是能够在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通过这些书评,能够快速回忆起这本书的内容,快速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那个观点、那句话,快速想起当时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在想什么。对了,当写的书评多了之后还要阶段性的回看,不然积累得太多到最后也会不想看……

输入和输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毕竟读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尽可能的吸收更多自己领域的知识和观点,为自己的科研产出做准备。现在不是中学时期了,也没人在你读完之后还给你出阅读理解题考察你的阅读收获,这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还得靠自己,自己一个人做不到的话也可以搞一个读书小队,报团取暖,共同进步。

三、读书小队组织形式

我们觉得,如果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读书小队的规模为2-4人为宜。也就是起码要找一个小伙伴陪你读,最多不超过4个人。我们小队的规模是4个人,每周讨论的时长是1小时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既不会太劳累,也能够比较尽兴。

扩大读书小队规模的好处是能够形成规模效应,收获更多的思维碰撞,而不好的地方是较难保证每个人都参与。比如这个学年我担任党支书,主要工作是组织理论学习。由于我们支部10个人左右,不多也不少,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并且有所收获,我也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每个人发言几分钟加起来也有1个小时了,加上理论讲解,每次组织生活的时间都在1个半小时左右,每次每人只有几分钟的发言时间,每次结束也会有些许疲惫。所以,我认为团队的参与性是与团队的规模呈现一个倒U关系的,团队的规模适中,每位成员都是主角;而随着团队的规模增大,主角与配角的划分也会越来越明显。

我们觉得,对于读书这件事,也许4个人是比较合适的规模,因为这个原因也婉拒了许多想加入到我们小队的同学,真心向所有支持我们的小伙伴道歉,或许我们可以形成个数不等的读书小队,共同读一本书或者读不同的书,以书评分享的形式开展讨论,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也许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个人的参与,也能够在一个更大的层面与大家的思维进行碰撞。

我们每周读同一本书,读80-120页,一般周六晚上9点开始讨论,讨论1个小时左右。讨论结束后,形成录音稿,录音稿可以比较准确的记录下每一句话,主要作用是不错过金句。之后,由1个人总结一下今晚讨论了什么,如下图。不过总结的重要性我们也是近期才重新认识到,4、5月读的书都没有总结这个环节……需要检讨一下。用3-4周的时间读完一本书后,撰写书评。这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读书小队的运行方式,效果还挺不错的。

四、时间是进步的朋友

读书、特别是读这种阅读体验不太友好的书,在刚开始的时候让人有一种晨钟暮鼓的感觉,像是和尚在打坐,读着读着就会想去打游戏,或者是刷推送、刷知乎、看视频,想着每周花这5、6个小时读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但是读到第5、6本的时候开始有了那种融会贯通的感觉(虽然很少),比如最近读的《学术权力》,说牛津和剑桥这两个巨无霸使得英国的其他大学竞相模仿,让英国的大学有一种趋同化的趋势,这会让人想起之前读到的英国红砖大学各自的独特性,这两种对立的论点会让人对以后出现的类似问题多一个心眼,另外这本书提到的英国拨款委员会的作用、英国高等教育的国有化进程,在以前的书本里都有提到,读到这里竟然也能有一种津津有味的感觉。

程哲在第一次讨论的时候金句频出,说到了这么一段话:

读书是一个耳濡目染、培养学者气息的过程。读书多了,你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文绉绉的,说不定一个理念、理论就出来了。不是你读什么你就要去研究什么,相反,是在当你有一天你发现你需要的时候,知道有那个东西存在,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读了4个月,是能够切身体会到这种感觉了。读书是一个苦行僧的过程,需要自觉和耐性,老一辈学人说,要“坐得十年冷板凳”,在这个焦虑的时代确实有点难,但时间嘛,少打两把王者荣耀,少看一集综艺,少刷一会知乎,少看几段小视频,也就有了,也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把本来浪费掉的时间收集起来用来看书或者是其他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时间也会成为帮助我们进步的朋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