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软件项目的规模是100功能点,我们根据行业基准(Benchmarking)知道平均成本是5000元/功能点,那么本项目的成本预测就是50万元;我们又根据行业基准知道平均生产率为1功能点/人天,则计算得到项目需要投入100个人天的工作量,这些计算的结果将成为签定合同的依据和软件项目管理的基础。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在知道全部需求信息之前(已经有足够信息确定系统的ILF、EIF、EI、EO、EQ,但没有足够信息确定DET、RET和FTR)需要做出一个规模估算,此时,我们给出“平均”权重。我们通常称这种方法为快速FPA估算方法,其通常的步骤是:
1.计算输入EI,输出EO,查询EQ,主控文件ILF,和接口需求EIF的数目。
2.将这些数据进行加权乘。下表为一个典型的权值表。
3.估算人员平均值得到功能点=30。
传统标准功能点估算方法的局限性
•对需求文档的要求高
•耗费时间较多;
•一般超过两个小时的统计过程,统计人员就会出现疲累,后续的估算结果会出现偏差。
•估算人员容易陷入需求细节和讨论中,导致统计效率低
•由于方法较复杂,新人使用时有点望而生畏,难以在组织中普及推广
而传统“群拍脑袋”的宽带估算方法:
•效率相对较高;
•评估者的经验对结果影响大
•估算结果与实际偏差
快速 功能点估算的优点
•估算速度大大提升,我们实践的结果总耗时减少5倍以上
•简单易学,新手也非常容易上手
•方便推广,多数项目能达到精度要求
局限性:
•全新开发的传统的MIS系统更加适合
•部分特殊项目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BI类的项目估算与实际偏差较大,
–对规模较小的项目估算偏差较大
–平台升级、应用升级项目不适用
–对增强开发项目缺少统计细则
•将系统功能分成以下四类:
修改类型 | 估算方法 |
全新模块(包括ELF、ILF、EQ、EO、EI都是新的) | 按快速功能点估算方法统计 |
原有模块中增加新功能( ELF、ILF、EQ、EO、EI,以少有一个新增,却其中一个已经存 在) | 按国际功能点估算方法 •识别ELF、ILF、EQ、EO、EI,每个类型复杂度统一取“中” •按国际功能点权重统计功能点 |
原有功能修改(包括 ELF、ILF、EQ、EO、EI其中一个的修改) | 原有功能的功能点*(新增字段总数+修改字段总数+删除字段总数)/原字段总数 |
删除(ELF、ILF、EQ、EO、EI) | 原功能的功能点*0.4 |
•前四类适用于增强型开发项目,项目功能点总数为本次项目中这四类功能的功能点总和
•前三类适用于例行维护,每个版本功能点总数为本次版本中这三类功能的功能点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