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长平之战启示

秦赵长平之战启示

战争之风云诡异原非一时一势所能阐明和透析,胜败主因便不能作事后盖棺论定,然余尽解战国长平之战,并无意于成败之数,乃掘其现实之意义及所映射之本质内涵。

一 战争背景

战国中期,赵国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和第一次变法,国力飙生,军事取得了北抗林胡、匈奴的胜利,一举奠定了与秦国并肩的强国。然而,此时的秦国正处在国力鼎盛之时,对东方六国用兵无有不胜,当此时,下楚国设南郡,攻魏国设河内郡,无论国土还是人口都达到了累世之高,更有武安君白起之名将。秦国朝野均处在极度膨胀和盲目自大的氛围中,对赵国之崛起不引起重视,长期的胜利导致了秦国对危机和战国局势失去了应有的意识。

于是,一场天下人都始料不及的阙于之战改变了战国前期因商鞅变法和张仪连横国策而使秦一强独大的局面,成为秦赵两强并争的局势。阙于之战赵国赵奢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言,对秦国铁骑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这也是终商鞅变法以来,秦国铁骑第一次敢有人挑战。结果在阙于赵国以八万之军力灭掉同样人数的秦军铁骑,举世哗然。

其时,秦国因战力强,几乎都是以数倍少的人数攻占敌国,通国不过二十多万,铁骑不过十多万,赵国几乎毁掉了秦国一半军事实力。此战,白起不认同,故此没有领兵。此战后果之深远,大出天下人之料,更震惊了还沉浸于大秦铁骑天下无敌的美梦中的秦国,至秦昭王、宣太后到丞相均在等待秦军威逼邯郸的胜利消息,岂料竟是残败结局,而且是硬对硬的正面拼杀。宣太后引咎自责,以殉国来抚慰民心。

秦国此战因大意与轻敌而败,可贵的是秦国立即筹划了新的战略,并对赵国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在朝野反省之时,范稚来秦定下“远交近攻”的邦交策略,先瓦解各国对赵国的支持。再进逼赵国进行一次举国大决战,从而一举摧毁挡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赵国。

此时的赵国犯了与秦国一样的毛病,没有危机意识,也没有开展大范围的邦交而是静等各国来邯郸结盟。赵国要进行第二次变法,也就是象秦国一样废除贵族在封地的行政权而只保留少量封地并只享有少有的赋税权。赵国陶醉在人口一千多万、军队五十多万、国土面积、名臣名将等国家实力均于秦国相当,如果赵国在进行第二次变法,那么天下可定!然而,变法需要时间和稳定的外部环境,秦国可不允许。于是秦国在外交和秘密的军事上都沿着一个方向走,尽最大可能的充分准备下,与赵国决一战。这一战就是中国远古以来参与人数最多,死伤最多的战争。

二 长平之战

可以总结一点:长平之战是秦国为压制赵国的进一步发展而引诱赵国进行的决战,战略性是很强,可惜此时赵国有识之士虽多,却无一意识到秦国的战略,而且对白起所发起小规模战争也没有引起注意。就在秦国筹划和准备决战之时,一件意料之事,催生并提前了秦赵决战的时间。决战本是在秦国主动策划下让赵国一步步朝决战走去,然而秦国未准备好,决战也就成了双方都没有把握的战争。但秦国毕竟是主动而且有所准备,战争地点也在原来的策略中,惟一的是时间不符,于是便成了赵国时间地利人和都不满足,而秦国也只满足地利和人和,时间却不对,双方都没把握,双方的实力又是旗鼓相当。

这个意外是什么呢?秦国计划在太行山上党地区与赵国决战,但上党是韩国所有,于是白起在战争之前按照策略,范稚开展邦交,白起不断占有上党地区的关键点,形成对赵国的包围局面,最后便成了韩国的上党地区突出到了秦国,而上党即太行山范围,秦国不能一举拿下,正找机会控制太行山军事制高点。岂料,韩国上党的冯婷意识到秦国攻占上党是早晚之事,而韩国并无任何抵抗能力,况且上党对赵国意义非常,一旦秦军占有上当,便可直接威逼邯郸,于是冯婷提出把上党让给赵国,只有赵国有能力与秦军对抗,而赵国割让与韩国相邻地区给韩国作为交换。

这个意外便改变了秦赵的形势,秦有时间准备和人和之利,而赵变成了由当初的不利条件,赢得了地利和人和条件,战争逼近,赵国举国还是有信心的。这场战争变成了秦国骑虎难下,赵国为了保卫首都不得不与秦国对峙上党,局面上赵国是更有利,只要有效地守住关键点,便处于不败之地,可惜赵国仍然犯了致命错误:就是举国还没有意识到这是秦国故意挑起的举国决战,赵国是被动的。而且赵国在长期的守势中,慢慢演变成散漫和不经心,也就是说长期的不变化局面促使赵国全国处在没有危机的状态。

于是这种地利的优势变成了失败的主要根源,而秦国却没有在时间有利条件下满足,秦昭王亲自在河内河东两个地区为白起筹划粮草,而范稚则开展多方位邦交,促使各国保持中立。如秦胜,则赵有灭国之危,如赵胜,则秦被锁回函古关,失去河内河东两地区,秦累三世之成绩化为乌有。这点上,赵更应该重视这次战争,然而赵没有。这就反映出:有利的不充分发挥也可能成为不利的,被动地去接受而没有意识到危机是失败的根源。

战争初期,白起与廉颇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对峙,这是消耗国力的战争,但秦国却利用这个机会在大力发展河内河东两个地区,以支持这场战争,而赵国却仍然迷茫于廉颇的守势之战略无动于衷。三年来,廉颇的守策略保住了上党,然而也正是这种长期守的策略使赵兵慢慢耗尽了初时的进取和攻占之勇气,而变成了每天巡逻看看风景,消失的锐气使赵兵赵国满足于有廉颇的现状。廉颇的策略是对的,可惜是矫枉过正,物极必反。白起不一样,一开始也是守的策略,但却不断地挑起小范围的战争,今天打打这个山头,明天攻打哪个路口,虽然没有成功,却保持了秦军一直进取的锐气,就好象三年不停的操练,而赵兵则没有,对于军队来说这样的状况是很可怕的。

三年过了,天下人对这两个强国的战争也少了关注,不都在对峙吗?双方都奈何不了对方。秦国却没这么想,时间拖延成功了,决战的条件成熟了,该开始行动了。这一系列行动包括对赵实施间谍战,白起也故意病倒,以弱示强。这行动也就折腾出了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赵括。

白起倒了,战神倒了,列国又开始把赌注压在了赵国,于是赵国信心十足,而此时显然廉颇的守势已经不符合整个赵国的需求了,赵国要采取攻势,一举拿下秦国,为列国出气。形式的陡然转变,使主战派的赵括成了统帅。

其实,也不能说守就是对的,攻就是错的,至少赵括重新换回了赵兵三年来失去的本色,而且赵括本人也是难得的将才,如果不是让他第一次失败于这样严重的决战,而是其他的小战争,赵括必将成为一代名将。长平之战错不在赵括,赵括让白起感到了可怕,赵军就是在最后都遵从于赵括,可见赵括的军事能力,正是看到了赵括存在对秦国未来的危险,白起甚至不惜以长平之战失败的可能来追杀赵括。

长平之站错在谁呢?首先:赵国是被动,其二没有抓住转变的有利形势,第三在赵括进攻和被包围中没有进行外部的配合,否则以同等战力和同等数量的军队,即便赵括进入了白起设的长平伏圈也奈何不了赵军,赵括也正是认识到了这点才主动采取进攻以便早日结束耗国之战,为赵国赢得变法的时间和环境。赵国一失主动,二失有利形式,三失邦交政治配合。赵兵是因粮草不继而投降的。赵兵被围困了,赵国才知道严重性,才想到邦交政治配合,可惜晚了。军事的成功一定需要全方面的配合,可不仅仅是军事将领的问题。

一开始白起便采取故意引诱的策略,先是增兵十万上党,赵国一看不行,也就增兵了,最后两国的主要军队五十多万共一百多万军队全部集结在上党。赵括被引诱到上党的一个小平原,而白起已经布置好了军队,这个小平原就是长平。赵括几次突围均因为有部分军队粮草不继而退却,最后摆了“车城圆阵”可惜外援不至,粮草不继,最后赵括在突围中被白起围杀,二十多万军队投降。

三 现实意义

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创造条件解决问题,要懂得因势利导配合解决问题。没有危机意识,长久的不进取便失去了应有的敏锐,不懂得在环境中学会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于自我中心的发展,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