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学习——初体验

【前言】

        放假之前终于到了传说中的三层,以为学习材料很多,原来就一个视频、几本书。于是就开始照着视频敲代码,果然,向大家说的那样,会遇到很多的错误。现在终于调试完了。

       接下来说说我对三层的理解,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感悟!

【正文】

    三层:(爱之初体验)

what:

     我认为,就是将一组工作,本来三个人一起干,现在为了提高效率和工作的正规和整洁。将工作分成了三道工序,三个人每天只做一道工序。好像操作系统里的三级缓存!有人举饭店服务员、厨师、采购员的例子。我觉得很恰当!

       在下举一个400米接力的例子。只不过这个接力要往返跑!

       用户是第一棒、U层是第二棒、B层是第三棒、D层是第四棒、数据库是终点。

       用户负责将自己的数据交给U层,在最初的100米弯道,用户只能看到U层。当交接后,第二棒的U层,要把数据传给B层,就开始了100米的直线冲刺,他只负责自己的这100米,把数据交给B层。B层是业务逻辑层,负责很关键的第三棒弯道(这一百米经常让比赛发生逆转)。B层把数据交给D层,接下来D层就很简单的向终点、数据库冲去了!

       每一个100米,都会有两个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只需要负责自己赛段的那名运动员。

       如果U层运动员赛前吐了或者低血糖,只需要让替补换下U层运动员。而不用动整个队伍。

       每名运动员只需要训练自己的那个赛段,让自身在该赛段的成绩提升,只和自己接触的运动员相互配合就可以了。

       如果U层和D层的两名运动员之间有矛盾,不会影响比赛。因为他们看不到对方,比赛过程中不会接触。     

why:

     为什么使用三层呢?三层架构的目的就是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目的!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3.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标准化;
     5.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6.结构更加的明确;
     7.在后期维护的时候,极大的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

       缺点: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2.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的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3.增加了开发成本。

【总结】

     这是用面向对象技术的一次尝试。我觉得很好,是另一种思路、思维!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8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