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读计算机专业校园招聘


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完秋招的学生,我希望把整个校园招聘的流程以及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留给学弟学妹参考。

相信很多学弟学妹对于未来的面试、就业充满了疑问和憧憬。而在学校是完全接触不到这些东西的,学校也不会开设任何就业指导相关的问题,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我们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一边搜集各种资料,一边向学长学姐请教,再身体力行地去尝试和探索,最终完成了整个校园招聘流程。

摸索校园招聘的过程,本质也是一种社会中的闯荡与学习。校园招聘对于不同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流程,对同学来说是一场比赛,对个人来说是一场人生级别的挑战,对于公司和毕业生来说是一场有趣的博弈,对于多个公司而言又是一场竞争。

接下来我将通过以下五点,详细阐述我自己对于校园招聘的理解,仅代表个人观点

1. 方向选型

由于我是读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本质上分为两种类型:

  • 技术岗位
  • 非技术岗位
1.1 非技术岗位

先说我不太了解的非技术岗。非技术岗位包含:产品、HR、运营、设计… 等等,与编程开发关系不大,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至关重要。非技术岗的特点就是相比于技术岗而言没有那么多熬夜和加班,相对不会特别肝,但薪酬相对少一点。我个人认为适合善于从产品的角度考虑事情,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事情,或者对编程兴趣不大的计算机专业同学。

非技术岗一般面试不会考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但面试形式较多,比如群面。听非技术岗的同学说面试非常考验人的应变能力。

HR

这里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HR,HR是 Human Resource 的缩写,人力资源,通俗来讲就是管人的职务。校招的所有同学都会至少有一个分配给自己的HR,负责全程流程的跟进。HR大概率为小姐姐,可能最一开始就联系你,也可能从头到尾你都联系不到。但他对你而言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最终HR面和谈薪酬的阶段,都会和你直接沟通交流。

HR也作为一种应聘岗位,很多公司都会在校招中招募HR。

1.2 技术岗位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工科学生,身边选择技术岗位的同学较多。

有一些不得不承认的看法:计算机专业就业相比其他专业较为容易,就业薪酬相对较多,加班相对较多,但996是极少甚至不存在的,还没听说过哪个公司公然一周上六天班。

加班较多,但我认为弹性加班较多,往往不会存在长期的加班。公司一般会因为赶一些需求的进度,或者是赶节日加班,加班我认为也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因为有很高的加班费而乐于加班。加班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加的,往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 年轻人还是要肝一肝,何必20岁活成80岁的样子) 玩笑话

技术岗位种类非常多,我下面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些分类。

技术岗按照工作分类:算法开发测试、*运维:

  • 算法岗

薪酬最高,学历一般为研究生及以上,市场需求量较少,门槛较高,相对内卷化。

算法岗我认为是研究生毕业就业的最佳选择了,算法岗招募的本科生极少甚至不招,如果读研所研究方向与公司需求吻合,则就业过程会很舒服(但听说大概率都不是很吻合),比如你读的CV结果去公司做图像识别…然后你可以有一堆研究过的模型可以吹。

可以说研究生学历是算法岗的第一块敲门砖。

但也有很多研究生毕业做开发岗、或者与所研究领域不一致的例子,很多人认为研究生竞争相对较大,而算法岗需求较少,会有内卷化的现象,所以会选择跳出算法而选择其他领域。

  • 开发岗

薪酬大体上仅次于算法岗,开发岗是笔者的选择,对这一块相对熟悉一些。


如果从业务的角度,我认为开发岗分为业务开发非业务开发

业务开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