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书笔记:第一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高峰期的交通是社会协作的例子,尽管交通系统运转的不完美,然而人们仍然日复一日的加入到车流当中,而且差不多都能够达到目的地。

1651年,托马斯霍布斯出版了《利维坦》,其相信人们都致力于自我保护和自我满足,只有强力能使得人们避免不断地相互攻击。大多数人相信,只有统治者的精心策划才能使得一个社会免于混乱与贫困。

1776年,亚当斯密 出版《国富论》,发现,个人在信息及其有限的情况下追逐自身利益,不但没有造成混乱,反而形成了井然有序且成果丰富的社会,其描述了社会协作过程,不仅在政府关注缺席的时候能起作用,而且当政府政策不对的时候,这个过程还能消除错误政策的后果。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认为:所有的社会现象(交通,国贸,慈善,政府)均源于个体的行为以及群体的合作,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经济学的理论不是假设人人自私,一门心思向钱看,也不是否认公益,慈善和其他美德,这一切都取决于人们把什么东西看做是收益和成本,他们把什么样的价值观同收益和成本联系在一起。

经济学对个体行为的关注主要指节约和权衡。稀缺使得节约成为必要,使用者最大限度的从资源中获得他想要的东西。即稀缺性造成的约束之下的选择行为。

群体合作的核心问题是存在大量互不相同甚至互不兼容的个人计划,这需要协作的过程来达到这个目标。正如城市交通,没有人计划过交通的整体流量进行总控,每个人都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地,一路上需要不断的做决定,同时与其他的路人进行协作,使得有序成为人们在各自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产生的无意的结果。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开头写道: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成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需要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的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需要依赖交换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也成为商业社会。

人们在追逐自身利益过程中的节约行为为他人创造了多种选择机会,社会协作是对群体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不断的变动的净利益的持续的调节过程。个体基于他们预期的净利益选择行为,当收益多于成本,就多做一些,否则就少做一些,而这些行为又同时改变着其他人心中的收益和成本,并最终达到均衡。比如城市交通中,人们对于每条道路的净利益很敏感,随时准备离开较慢的车道而进入较快的车道,原来较慢的车道会变快,较快的车道会变慢,直到所有的车道车速相当。

在大多数的群体协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规则来协调的,产权是这套规则的一大部分。私有产权是以法律所有权的形式把权利指派给特定的个体,未经所有者许可,其他人不得使用,也不得改变财产的物理属性。私有产权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和其他的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或者交易。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