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视频监控平台级联接口的不足

国家电网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级联接口标准由接口 A 和接口 B 两部分组成,且接口 A 和接口 B 采用相同的协议框架,更加难得是考虑到了在传输大量数据时采用了比 SIP 更加合适的 HTTP 协议。

下面主要从协议及功能方面讨论国家电网视频监控平台级联接口规范存在的不足。

这份技术规范只是覆盖了视频监控系统常规业务,而没有定义对前端 SVR/DVR/IPC 等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业务。而作为电力行业运行管理系统,在生产使用时,对于运行人员来说,这些功能是足够了,但是对于管理人员来讲,必须要实现对前端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更多的时候,运行人员会对系统提出更多的功能要求,而这些功能只需要通过对前端设备简单的配置即可实现,此时对前端设备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远程管理,将会显得更加重要,比如:摄像机预置点管理、 OSD 管理等 IPC 的日常维护功能,这些功能必须通过协议来支持才能实现,否则的话,只能人工跑到现场手工设置实现,这样将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可用性。

国家电网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级联接口规范更加缺乏对环境信息的支持,没有定义环境信息量采集、查询和上传的协议,在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中,环境是视频监控的重要元素之一。

目前,网省级的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省级的视频流、信令流等所有数据均从经由地区级平台转发而到前端系统的,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若地区级主站出现问题,或者地区级主站到站端的网络故障,则整套系统就瘫痪,无法正常工作,地区级主站成为了系统的瓶颈和关键节点。而在很多经济相对较发达的省份,存在地区级主站到站端和省级到站端的两套通信网络,即便地区级主站故障或网络瘫痪,省级到站端的网络仍然能够正常通讯,此时只要省级主站能够正常工作,视频监控系统仍然能够发挥必要的作用。而这种功能在出现冰灾等自然灾害时很有作用。要实现这种功能,必须从协议和功能上进行规范,协议上必须定义省级主站强制接管站端等通讯协议;功能上,必须对定前端系统必须能够主动识别地区级主站是否正常的能力,发现不正常,则直接连接到省级主站。

从以上分析得知,将国家电网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级联接口协议上升为行业规范还为时尚早,至少从目前来看,技术规范缺失了太多的通讯协议支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