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论文及写作能力培养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高效阅读科研论文并提升写作技能。涵盖论文选题、文献检索、资料筛选、期刊分析等关键步骤,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系统地评估论文的优缺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何阅读论文及写作能力培养

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一套方法在一个特定场合中
的应用。
(2)这套方法必须要有所创新或突破,并因而对学术界有所贡献。因此,它或者是解决既有问题的新方法,或者是既有方法的新应用,或者是以一个新的方法开启一整片新的应用领域。
(3)在论文中,你必须要有能力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让读者信服说:针对这个应用场合,你所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有比文献中一切既有方法更优越之处。
4)此外,你必须要能清楚指出这个方法在应用上的限制,并且提出充分证据来说服读者:任何应用场合,只要能够满足你所提出来的假设(前提)条件,你的方法就一定适用,而且你所描述的优点就一定
会存在。
(5)你还必须要在论文中清楚指出这个方法的限制和可能的缺点(相对于其它文献上的既有方法,或者在其它应用场合里)。假如这个方法有任何重大缺点,在口试时才被口试委员指出来,其后果有可能是论文无法通过。
(6)行文风格上,它是一篇论证严谨,逻辑关系清晰,而且结构有条理的专业论述。也就是说,在叙述你的方法的过程,你必须要清清
楚楚地交代这个方法的应用程序以及所有仿真或实验结果的过程,使得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任何读者,都有办法根据你的描述,在他的实验室下复制出你的研究成果,以便确定你的结论确实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具有可重复性(可重复性是「科学」的根本要求)。(7)而且,你对这个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要提供充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非如此不可」。
(8)最后,你的论文必须要在适当位置清楚注明所有和你所研究之题目相关的文献。而且,你必须要记得:只要是和你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尤其是学术期刊论文),你都有必要全部找出来(如果漏掉就是你的过失),仔细读过。假如你在学位论文口试时,有口试委员指出有一篇既有文献,在你所讨论的问题中处理得比你的方法还好,这
就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9)第(2)款所谓「对学术界的贡献」,指的是:把
你的所有研究成果扣除掉学术界已经发表过的所有成果(不管你实际上有没有参考过,没有参考过也算是你的重大过失),剩下的就是你的贡献。假如这个贡献太少,也构成你论文无法及格的充分理由。

上面所叙述的九款要件中,除第(2)款之外,通通都是必须要做到的,因此没有好坏之分。一篇硕士论文的好坏(以及成绩的评定标准),主要是看第(2)款所谓「对学术界的贡献」的多寡与重要性而定。

1.数据检索

再给定(拟定)的题目范围内,有能力运用数据检索系统去查出相关的论文,如 SCI,知网,Compendex等,通信方向的有ieee作为参考。

之后如何用关键词和查询程序去保证去找到所有相关并且高质量的论文那?

2.资料筛选

期刊论文本身是为了交代最核心的创意并且引援了十数篇其它论文,作为一个极端并且没有系统的知识,必须学会自己组织成一个系统,才会便于阅读和吸收,这种从无组织的知识中检索、筛选、组织的能力也是硕士本身区别于学士最大的不同。
这就需要我们阅读论文的标题、摘要、简介和结论判断出这篇论文是否值得进一步阅读,从而把收集到的上百篇论文压缩到最合适的40-50篇。

3.期刊的分析

为了确定你的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确实比所有相关的学术期刊论
文都更适合处理你所拟定的应用场域,首先你必须要有能力逐篇分析出所有相关期刊论文的优点与缺点,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的优点与缺点,然后再拿他们来做比较,总结出你的论文的优点和缺点(限制)。
一个大学毕业生,四年下来都是假定「课本是对的」这样地学下来的,从来没有学习如何分析课本知识的优缺点,也就是「只有理解的能力,而没有批判的能力」。硕士生则必须要有「对一切既有进行精确批判」的能力。但是,这个批判并非个人好恶或情绪化的批判,而是真的
找得到充分理由去支持的批判。这个批判的能力,让你有能力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因此也有机会自己精益求精。
所以,一个大学毕业生在业界做事的时候,需要有人指导他(从事批判性检验),帮他找出缺点和建议改进的可能性。但是,一个严格训练过的合格硕士,他做事的时候应该是不需要有人在背后替他做检证,他自己就应该要有能力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主动向上级或平行单位要求支持。其实,至少要能够完成这个能力,才勉强可以说你是有「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

4.创新

工程师的创新往往是无法加以明确证明其适用条件,但是学术的创新却必须要能够在创新的同时厘清这个创新的有效条件。因此,大学毕业生的主要能力是吸收既有知识,但硕士毕业生却应该要有能力创造知识。

5.坚持阅读与分析期刊论文

问题:

(1)
在这领域内最常被引述的方法有哪些?
在这领域内最常被引述的方法有哪些?
这些方法可以分成哪些主要派别?
每个派别的主要特色(含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你先根据(2A)的答案,把这领域内最常被引述的论文找齐,再把他们根据(2B)的
答案分成派别,每个派别按日期先后次序排好。然后,你每次只重新读一派的 Abstract 和
Introduction(必要时简略参考内文,但目的只是读懂 Introduction 内与这派有关的陈述,而
不需要真的看懂所有内文) ,照日期先后读,读的时候只企图回答一个问题:这一派的创意
与主要诉求是什么?这样,你逐派逐派地把每一派的 Abstract 和 Introduction 给读完,总
结出这一派主要的诉求、方法特色和优点(每一篇论文都会说出自己的优点,仔细读就不会漏掉) 。
(3)Main body
在你第一次有系统地念某派别的论文 main bodies 时,你只需要念懂:(3A)这篇论文
的主要假设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它是有效的),并且评估一下这些假设在现实条件下有多
容易(或多难)成立。愈难成立的假设,愈不好用,参考价值也愈低。(3B)在这些假设下,
这篇论文主要有什么好处。(3C)这些好处主要表现在哪些公式的哪些项目的简化上。至于
整篇论文详细的推导过程,你不需要懂。除了三、五个关键的公式(最后在应用上要使用的
公式,你可以从这里评估出这个方法使用上的方便程度或计算效率,以及在非理想情境下这
些公式使用起来的可靠度或稳定性)之外,其它公式都不懂也没关系,公式之间的恒等式推
导过程可以完全略过去。假如你要看公式,重点是看公式推导过程中引入的假设条件,而
不是恒等式的转换。
但是,在你开始根据前述问题念论文之前,你应该先把这派别所有的论文都拿出来,逐
篇粗略地浏览过去(不要勉强自己每篇或每行都弄到懂,而是轻松地读,能懂就懂,不懂就
不懂),从中挑出容易念懂的 papers,以及经常被引述的论文。然后把这些论文照时间先后
次序依序念下去。记得:你念的时候只要回答(3A)、(3B)、(3C)三个问题就好,不要念
太细
这样念完以后,你应该把这一派的主要发展过程,主要假设、主要理论依据、以及主要
的成果做一个完整的整理。其次,你还要在根据(2D)的答案以及这一派的主要假设,进
一步回答下一个问题:(3D)这一派主要的缺点有哪些。最后,根据(3A)、(3B)、(3C)、
(3D)的答案综合整理出:这一派最适合什么时候使用,最不适合什么场合使用。
记住:回答完这些问题时,你还是不应该知道恒等式是怎么导出来的!
当你是生手的时候,你要评估一个方法的优缺点时,往往必须要参考它的 Examples。
但是,要记得:老练的论文写作高手会故意只 present 成功的案例而遮掩失败的案例。所以,
simulation examples and/or experiments 很棒不一定表示这方法真的很好。你必须要回到这个
方法的基本假设上去,以及他在应用时所使用的主要公式(resultant equations)去,凭自己
的思考能力, 并且参考(2C)和(2D)的答案,自己问问看:当某某假设在某些实用场合
上无法成立时,这个方法会不会出什么状况?猜一猜,预测一下这个方法应该会在哪些条件
下(应用场合)表现优异,又会在哪些条件下(应用场合)出状况?根据这个猜测再检验一
次 simulation examples and/or experiments,看它的长处与短处是不是确实在这些 examples 中
充分被检验,且充分表现出来。
那么,你什么时候才需要弄懂一篇论文所有的恒等式推导过程,或者把整篇论文细细
读完?NEVER!你只需要把确定会用到的部分给完全搞懂就好,不确定会不会用到的部分,
只需要了解它主要的点子就够了。
硕士生和大学生最主要的差别:大学生读什么都必须要从头到尾都懂,硕士生只需要懂
他用得着的部分就好了!大学生因为面对的知识是有固定的范围,所以他那样念。硕士生面
对的知识是没有范围的,因此他只需要懂他所需要的细腻度就够了。硕士生必须学会选择性
的阅读,而且必须锻炼出他选择时的准确度以及选择的速度,不要浪费时间在学用不着的
细节知识!多吸收「点子」比较重要,而不是细部的知识。

论文阅读流程图

方法没有好坏,只有相对优缺点点;只有当方法的特性与应用场合的特性不合时,才能下结论说这方法「不适用」;二当当方法的特性与应用场合的特性吻合时,则下结论说这方法「很适用」。因此,一定要同时有方法特性表与应用场合特性分析表放在一起后,才能判断一个方法的适用性。

上面的方法与问题分析对照表还可以用来把「突破瓶颈所需的创意」简
化成一种「有迹可寻」的工作。

硕士生开始学读期刊论文时,就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戒除不掉大学部的习惯:(1)老是想逐行读懂,有一行读不懂就受不了。(2)不敢发挥自己的想象,读论文像在读教科书,论文没写的就不会,瘫痪在那里;被我逼着去自己猜测或想象时,老怕弄错作者的意思,神经绷紧,脑筋根本动不了

因此,每次读论文都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每次读的时候都只是图回答你要回答的问题。因此,一定是选择性地阅读,一定要逐渐由粗而细地一层一层去了解。上面所规划的读论文的次序,就是由粗而细,每读完一轮,你对这问题的知识就增加一层。根据这一层知识就可以问出下一层更细致的问题,再根据这些更细致的问题去重读,就可以理解到更多的内容。因此,一定是一整批一起读懂到某个层次,而不是逐篇逐篇地整篇一次读懂。

这样读还有一个好处:第一轮读完后,可以根据第一轮所获得的知识判断出哪些论文与你的议题不相关,不相关的就不需要再读下去了。这样才可以从广泛的论文里逐层准确地筛选出你真正非懂不可的部分。不要读不会用到的东西,白费的力气必须被极小化!其实,绝大部分论文都只需要了解它的主要观念(这往往比较容易),而不需要了解它的详细推导过程(这反而比较费时)。

其次,一整批一起读还有一个好处:同一派的观念,有的作者说得较易懂,有的说得不清楚。整批读略过一次之后,就可以规划出一个你以为比较容易懂的阅读次序,而不要硬碰硬地在那里撞墙壁。你可以从甲论文帮你弄懂以论文的一个段落,没人说读懂甲论文只能靠甲论文的信息。所以,整批阅读很像在玩跳棋,你要去规划出你自己阅读时的「最省力路径」。

大牛读论文远比学生快,分析远比学生深入,主要的是大牛敢想象与猜测,而且多年训练下来想象与猜测的准确度很高。所以,许多论文根本不是「读懂」的,而是「猜对」了!

论文报告的要求与技巧

报告一篇论文,我要求做到以下部分(依报告次序排列):
(1) 投影片第一页必须列出论文的题目、作者、论文出处与年份。
(2) 以下每一页投影片只能讲一个观念,不可以在一张投影片里讲两个观念。
(3) 说明这篇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的重点,以及这个问题可能和工业界的哪些应用相关。
(4) 清楚交代这篇论文的主要假设,主要公式,与主要应用方式(以及应用上可能的解题流程)。
(5) 说明这篇论文的范例(simulation examples and/or experiments),预测这个方法在不同
场合时可能会有的准确度或好用的程度
(6) 你个人的分析、评价与批评,包括:
(6A)这篇论文最主要的创意是什么?
(6B)这些创意在应用上有什么好处?
(6C)这些创意和应用上的好处是在哪些条件下才能成立?
(6D)这篇论文最主要的缺点或局限是什么?
(6E)这些缺点或局限在应用上有什么坏处?
(6F)这些缺点和应用上的坏处是因为哪些因素而引入的?
(6G)你建议学长学弟什么时候参考这篇论文的哪些部分(点子)?

注意:读论文和报告论文时,最重要的是它的创意和观念架构,而不是数学上恒等式推导过程的细节(顶多只要抓出关键的 equation 去弩懂以及说明清楚即可)。你报告观念与分析创意,别人容易听懂又觉得有趣;你讲恒等式,大家不耐烦又浪费时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