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职场,你遭受过嫡系和非嫡系的区别对待吗?
近日,一位大厂员工爆料:公司嫡系员工出过2次大bug,导致公司被客户狠狠罚款,他的绩效依然是最高的。而非嫡系的他小心翼翼,从不出错,却仍被公司鸡蛋里挑骨头,找了些莫须有的理由打低绩效。
打工人采访实录
如何解读上面说的“嫡系文化”?被采访的打工人站在了不同的立场:
1.有人说,所谓绩效,就是公司用来扣钱和开人的工具。
2.有人说,阿里hrg明确说了,361绩效制度只是“管理工具”,并不是“奖罚制度”。
3.有人说,把此事在公司内网公示,必须鱼死网破,反正你在这家公司活不长,一定要拉上这两人陪葬。
4.有人问,大厂也有嫡系文化吗?还以为只有国企有。
5.有人说,这很正常,因为你在一个人情世故的国家。
6.有人说,谁在成为大佬之前不是抱另一个大佬的大腿?除了可以没大腿可抱的人之外。
7.也有人说,出bug可能是因为负责的核心业务比较复杂,没出问题可能是一直在打杂。
8.有人说,干的多自然错就多,不能因为出一两次bug就否定一个人,也不能因为从不出错就捧高一个人,业务要有试错的空间和成本,都蜷缩在舒适区里确实不会犯错,但业务也不会发展。作为管理者,要有责任心,也要有担当,也要看清团队里面的问题和能量,给团队迎难而上、开拓业务的勇气,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绩效。
9.有人说,拿高绩效可能因为他比较关键,低绩效因为可替代性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小编有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嫡系文化源远流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公司、什么机制,都很难避免嫡系文化。原因很简单,公司是由人组成、由人管理的,只要是人,就难免有亲疏远近。
对普通打工人来说,绩效高低、个人去留与直属领导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是嫡系,很容易遭到不公正对待。这是很难改变的现实,毕竟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与其自怨自艾、唯我独尊,不如想办法去适应环境。
进一家公司后,先快速理清各种人际关系,找到合适的大腿赶紧抱住。有时候,选对人比埋头努力重要多了,你吭哧吭哧努力半天,不如别人大树底下好乘凉。职场中,你的价值高低不仅仅是自己评价的,更是别人赋予的。
当然,如果你是大牛,可能完全不必在意这些事,因为技术决定了你的不可或缺性,但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这种生存之道也许不够光明磊落,却是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学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