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阻抗匹配原理



转自:http://blog.csdn.net/zhandoushi1982/article/details/6101590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其中的电流和电压都是有效值(有效值就是均方根值,对于正弦波,有效值等于峰值/1.414,注意是峰值不是峰峰值))。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
关于声音失真

        比如:对于1K HZ的正弦波测试声音时,在具体应用时,直接测试喇叭的输出PIN即可作为判断声音指标的依据,不管是失真还是幅值,当然波形失真跟功放输入级和输出级都有关,如果输入失真了那么输出一定会失真,所以判断时都要测试。失真即波形被削去了顶部或者底部。8欧姆的喇叭,要达到2W的功率,需要4V的有效值电压,这个电压一般般是远远达不到的,声音会偏小;如果换成4欧姆的喇叭,只需要2点多伏的有效值电压即可,对应地电阻变小发热也会增加。

       关于TDA1517的GAIN是20DB,对应的放大倍数是10倍(对数公式算出来的)。要到4V的有效值输出,进入1517的有效值应该是0.4V左右才行,否则偏小。这样可以处理输入级跟输出级的关系来作处理。D2025的功率接8欧负载最大只有1.3瓦,那我们在使用时如果算得的功率大于这个值,就有可能出现异常现象,比如喇叭爆音。

=====================================================================================================

耳机阻抗匹配

        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阻抗由电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组成,但不是三者简单相加,阻抗的单位是欧。有个现象就是,视频CVBS输入端本来75欧姆的电阻换成了10K欧姆的电阻,阻抗会增大,导致PAL和CVBS成像亮度减小。

       耳机的阻抗是交流阻抗的简称,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在台式机或功放、VCD、DVD电视等有耳机插孔输出的机器上,一般使用中高阻抗的耳机比较适宜。如果使用低阻耳机,一定先要把音量调低再插上耳机,再一点点把音量调上去,防止耳机过载将耳机烧坏或是音圈变形错位造成破音。低阻抗的耳机一般比较容易推动,因此随身听、MP3等便携、省电的机器应选择低阻抗耳机。当然,阻抗越高的耳机搭配输出功率大的音源时声音效果更好。

        耳机的电路设计是保证插入耳机时,让功放处于MUTE状态,需要专门的电路来处理;如果是不带MUTE的功放,接入耳机时要断开喇叭,由插座完成。和耳机类似的是PC音频输入,该电路设计必须保证攻防输入接AUDIO IN时,传输AUDIO信号;不接入信号时跟地联通。

======================================================================================================

         下图中R为负载电阻,r为电源E的内阻,E为电压源。由于r的存在,当R很大时,电路接近开路状态;而当R很少时接近短路状态。显然负载在开路及短路状态都不能获得最大功率。

,根据公式,从上式可看出,当R=r时式中的分母最小,此时负载所获取的功率最大。所以,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负载将获得最大功率。这就是电子电路阻抗匹配的基本原理。

        测量阻抗,可以用来判断某些场合的电路连接的通断。比如USB的D+D-对地都是有一定的阻抗的,延长USB线之后,如果由于没有测试点的原因无法确认延长的通路是否有断开,可以用万用表(二极管档)在延长端继续测试对地阻抗,如果断开的,电阻是无穷大。

======================================================================================================

        一直以为单喇叭只能输出单声道,后来经过一个案子的研发才发现不是这样。单喇叭首先要保证可以单独输出单左、单右的声音,如果AUDIO输出里面做了L+R的mixer,那么单喇叭也要能输出同时带左右声道的声音,这个可以通过播放特殊乐曲来测出。至于双喇叭立体声或者耳机,是输出源就有两个,这两路可以叠加,不会抵消,比如很早以前的VCD就是一个声道是背景乐另一个声道是歌词。


 

参考原文:http://www.elecfans.com/dianzichangshi/200604163527.html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为什么有了诸如line6pod、gnx3000等近期出的组合效果器吉他就可以按某种接法直接进台子、声卡等录音设备?诸如以上的种种问题其实根本上都是音频阻抗匹配的问题。什么是匹配,顾名思义,匹配一定是某种状态,它让信号能够顺畅地传输。打个比方,软管浇花,管中的水就是我们的音频信号,我们要把它有效地加载到使用端一一花上。软管的状态如果正常,也就是匹配态,我们的目的就可以达到:但如果有人掐住了软管,造成水流不畅,就是失配态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一不是没有蛀牙!而是追求一种状态,让我们的信号尽可能少地损失掉或反射掉,最好全部加载到后一级设备中去进行处理!首先,我们有两个概念要弄懂:   1、前后级——音频设备进行级联,任何两个相互衔接的功能模块都构成前后级。比如,你的吉他接效果器,这里你的吉他就是前级,效果器就是后级;效果器出来进音箱,这里效果器是前级,音箱是后级等等2、端口——通常信号的传输需要各级设备至少是一个2端 口网络,一个端口输入,另一个端口输出。设备级联时,相邻的两级设备总是前级的输出端口衔接后级的输入端口。清楚了这两个概念,断弦客就要说出每个乐手应牢记心中的本文的精华:音频前后级级联的阻抗匹配原则是一一前级的输出阻抗必须远远小于后级的输入阻抗!   *什么是阻抗?不告诉你,这是个物理专业术语,出于本文浅显易懂的目的,断弦客在这里不作解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翻看电子线路相关书籍或者去 google。在这里你只需知道阻抗是一个影响匹配的、几乎每一个电子设备说明书里都会提供的端口特性参数,单位是欧姆ohm,英文叫 impedance这就足够了!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