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的 IT 漫谈 - 20200512

前言:

月初写了第一篇漫谈,反馈还好,所以继续努力写吧,也许以后不做 IP 库了,可以转型做 IT 评论养家糊口了。。。

闲言碎语不再讲,下面开始正题。

腾讯视频超前点播案

内容链接:腾讯“超前点播”案复盘,腾讯说超前点播是用户先动的手

我从头读到尾,也从笑到了尾,认真建议大家当一出喜剧来看。虽然不能说被告律师这种姿势不对,毕竟赢了就算是胜利,方式方法不重要。但是给我的感觉是这明明是在打被告自己的脸啊,明明大公司应该要给用户一个稳重、可以信任的印象才对,而不是为了一点小钱就可以撒泼打滚的无赖形象,甚至有时候宁可赔钱也要公司形象不受损,这位律师你是原告派来的卧底吗?还是接到的指示是为了赢,可以不顾一切吗?

先静等此案宣判。接着下一条同样是腾讯的事情一起解读。


阅文的作者侧霸权合同风波

内容链接:内容链接:阅文单方面大改合同,作家:我们就是代价


作为一个起点的十多年资深老用户来说,这是我消磨时光和消除疲惫的好东西。看到这个事情,真的觉得事情搞大了。

事情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具体我就不说了,各位相信多少也看到了。

我的想法在于:

1、作为一个经营公司的也理解公司侧风险的人来说,有些合同内容无可厚非,毕竟要规避风险,网上出版也有它的特殊性,也要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过于极端的自我利益最大化,比如跟作者是雇佣关系和去掉成本后才分成这事,明显是打破了行业惯例和底线,恐怕是自我感觉太良好了。而且应该要理解,如果是雇佣关系,你还指望出神作?你还指望 IP 运营?这不是挑战人性吗?

2、这事的导火索据说是因为各个互联网公司纷纷出了一堆免费小说客户端,导致用户时长被不断分化,加之自己的付费用户群在萎缩,所以也在努力推动免费化的阅读,甚至到了要挟此事以令作者参与的地步。不过严格来说,这事跟作者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就应该是努力写好作品按发行量拿报酬,真的是要按文章标题所说把作家当作代价了吗?那传统出版界是不是应该也照此办理,改成雇佣方式和去掉成本再和作者分成了?为何不能想着尝试找到创新方式,而是又来到了别人卖 N 元,我就卖 N-1 元的典型中国人的强对抗性竞争套路?

而且按照成熟的 IP 运营的思路,应该是一个 IP 要尽量多吃的套路,阅读、影视、动漫、周边,都可以搞,即使在某一侧没有赚到足够的钱,但是能总体赚钱,也算是正确路线,难道阅文认为阅读本身不够赚钱(还是认为即使动漫、影视、周边赚钱,那是自己的本事,跟作者无关?),就要拿作者开刀吗?

更何况免费小说往往是搞些极低成本(据说千八,你没看错,一千字八块,大家可以想想,每天一万字,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具体可以看此链接:我潜入网文圈当了三天写手,被主编开除了)的小说来跟你争抢用户的时间,人家明明是维降打击,你却投其所想拿着一帮十几年时间积累下来的价值明显高的多的作者、读者去正面迎战了,我怎么觉得这对阅文来说不会有啥好结果呢?

其实也不是不赚钱啊,你看看阅文的去年年报,毛利 36 亿人民币,净利 11 亿人民币,还不满意?难道想净利 35.9 亿人民币吗?而且版权运营已经超过了在线业务成为第一支柱。也就是说即使你的作者都给你免费打工,恐怕在线业务的业绩也就这样了?你何必杀鸡呢?还是觉得杀了鸡,蛋依然在?

我确实是不太理解阅文新老管理层更替背后的利益上的考量甚至是到了办公室政治层面上的你死我活的情况到底如何,只能静观其变,反正我只会为好内容买单。

讨论完了作者侧的问题,我还有一个作为忠实读者一直认为不吐不快的事情。也可能是整个行业都存在的问题,我没用过其它的阅读类客户端,但是想来如果老大都这样,恐怕老二老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吧?

就是我付费阅读后的书还可不可以读的问题?

所谓网文并不都是快餐文化,总有一些还是写得非常好的,你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个念头,想复读的时候,突然发现,该作品已经被下架,而且无法再阅读了。今天我为了确认这个事情,再次登录起点客户端,仔细看了一下,发现有些小说有提醒已下架,有些可以阅读订阅章节,但是还是有些小说依然是我之前看到的状态。为了严谨,我又找了一下起点的用户服务协议,发现有以下条款:

11.3 您理解并同意,阅文提供的是附期限的有偿阅读服务,服务期限为自用户付费订阅收费章节之日起一个月。同时,超出服务期限后,阅文将尽最大努力无偿地为您延长阅读期限,使您可以继续阅读您已购买的收费章节。但请您知悉并理解:如收费阅读小说在超出上述服务期限后因版权纠纷、作者或作品自身原因(如违反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或行业的规则、涉及侵权纠纷、违反公序良俗等)或其他原因导致作品下架、被屏蔽无法正常阅读的,阅文不承担任何责任。

全文见:https://passport.yuewen.com/terms_of_service.html

以我的理解,明文规定一个月的有偿阅读,应该是为了规避作者侧的问题,比如突然消失,太监,毕竟这些问题确实不好控制,但是后面说的“将尽最大努力”,我是觉得并没有做到的。好在我的书架可以证明。因为即使条款后面说的"版权纠纷、作者或作品自身原因或者其他原因",是不能包括我思来想去认为唯一可能的就是约满不续这个正常情况的,因为按照我的理解,约满不续意味者下架不能继续销售,但是以往已经销售的还是需要满足的。我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能理解。我也不相信,我那几十本的出问题的书里,都是因为非约满不续原因导致下架和不能阅读的。

所以我在这里郑重的要求阅文公司不但要考虑作者的诉求,还要考虑读者的要求,尽最大努力把约满不续的书还给已付费的读者继续可以阅读,而且不仅仅只包含付费章节,重要的是免费部分也要能读,不然看个残本成啥了?这个事情不涉及分成,只涉及过往,不算过分的要求吧?难道要跟前面的腾讯视频学习,还要我们再买个 VVIP 吗?

记得腾讯公司的使命愿景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貌似我这上面这两个事情里,都没看到太多。。。

无论如何,作为无论腾讯、阿里、百度,这些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我还是希望能给整个互联网行业一些正能量和希望为好,而不是带个坏头起示范作用。不然依然摆脱不了新时代的酱缸国,作为柏杨这个说法的粉丝,我深以为然。。。

在下一期乱炖里也会细聊。。。

2020 年中国 AI 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内容链接:2020 年中国 AI 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就在朋友圈里吐槽这是新互联网时代的来料加工,然后很多 VC 还前仆后继的投钱过去,那么看好 AI 也没必要这么干吧?

当然,明眼人,看一下就知道这应该就是软文,看谁在里面被提的最多夸的最多,那么它可能就是金主了,而且艾瑞咨询在这方面的事情上应该是轻车熟路。

平安好医生抄袭安顿疑云


内容链接:平安好医生抄袭安顿疑云

抄袭年年有,今年也不会没有,五一之后果然出事了,按照文章所述,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平安的澄清,恐怕是在私下谈和解?

按照我的理解,你如果“参考”、“借鉴”同行产品,长得像也就算了,像素级的抄袭,恐怕也是公司内上到领导下到员工就没人有这个版权意识,都是在对付 KPI 罢了。法务部干嘛的?只是审核合同和负责找别人毛病的而已吧。

从我们的角度上,也希望国内整体的从上到下的版权意识也需要尽快加强了。我常跟同事、朋友说一句话,你能理解为什么国内公司出的很多软件都不做中文版吗?

金山云上市啦


内容链接:金山云成功上市市值 48 亿美元 雷军给王育林送一公斤金砖

延伸阅读:金山云一半以上营收来自 CDN

疫情期间,美国股市可算是非常的魔幻,从多次史无前例的熔断到瑞兴咖啡的 80% 暴跌,让我觉得恐怕这一年下拉都不会再看到有公司上市了,结果金山云宣布上市那天,又打了我的脸。

不过跟朋友交流下来,虽然目前股价不错,但感觉还是要谨慎乐观吧。

首先,知名度,我指的是在云计算行业的知名度,别说我周边的人没有用金山云的,我们作为一个有大量的全球监测点需求的小公司,我们目前有接近 500 个监测点,我们几乎有全球你能知道的不知道的很多云服务商的节点来给我们自己用,阿里、腾讯、华为、UCLOUD,青云,天翼、AWS、AZURE、GCP、ORACLE、DIGITALOCEAN、VULTR、LINODE,但是却一个金山云的节点都木有。为什么?很简单,没有存在感。我们自己都很难想起来,节点方面也没有什么特色,周边的人包括朋友、用户和客户也极少提起金山云。

第二、收入,请见第二内容链接,从招股说明书里也能看出来,收入基本上都是金山、小米以及关联企业居多。收入结构上也是 CDN 收入占了大多数,问题是 CDN 起收入快,但是恐怕去的也快,更别说极其低的毛利率了。如果能把亏损放到推广云主机或者其它业务上,我都觉得比给某些大公司亏钱做 CDN 业务强的多,因为做云主机收入起码还有未来,做 CDN 却只能堆个收入了,看似美丽,你一旦涨价,恐怕客户就会用脚投票。问题是做云主机的收入,速度多慢啊。。。

第三,这个云计算行业大家都理解是非常非常非常消耗资金的,有朋友的说法是金山云要尽快拓宽融资渠道,不然这亏损速度,已经快亏不起了。加上时局问题,现在流血上市起码还有未来的希望,如果时局再有些大变化,恐怕到时候断头都上不去了。

综上,总之,我个人至少认为金山云自称中国第三大云服务商,需要商榷。或者说中国的第三大云服务商,也许我更看好 UCLOUD 吧,我们之前的云主机报告也能说明这个看法。

说一下自己最近在忙着做反爬虫的事情

我们之前的网站以及 API 是没有怎么做反爬虫的事情的,顶多是限制单个 IP 的请求量,而且限制比较高,很少有人能看到。但是自从今年提价之后,我们网站服务器被抓挂的频度变高了很多,我们还被很多人说笑,貌似我们不愿意投入一样,问题是投入也是让爬虫更爽而已,我们只会更亏。而且我们觉得这是个大问题了,难道价格变贵了就想爬数据?所以从春节之后就在逐渐做更多、更严格的限制,五一前后趁着放假,我和同事又做了更高强度的反爬虫策略,而且目前是全站黑名单共享机制,你如果抓了我的 API,恭喜你,恐怕你连我的网站都没法查看了,而且很多人很过分的是,明明已经拒绝了请求,还在孜孜不倦的请求,N 倍数的超限,浪费带宽不说,明明不重视我们的数据啊,那就没得说了,这种情况就直接半永久拉黑算了。更过分的是我们的 BestTrace Linux 版本,因为命令行可用,所以很多人应该是在计划任务里自动化跑数据,所以我们在考虑这个系列的版本不会再免费使用,下一个版本直接进入收费状态,以前的接口会在一定限期内下线,大概率是这样。

谁愿意自己的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数据和资源被恶意使用或者浪费呢?作为技术背景的老年人,这多么年下来,啥没经历过?别把不想当不能好吗?而且我们网站内容也不复杂,想对抗就对抗吧。你觉得我们的数据卖的贵,那就试试雇一个能爬得动我们数据的爬虫工程师和其需要的各种资源加一起需要多少钱吧。而且我们这个月底左右会有更大的对抗策略升级,让你的爬虫等着瞧吧。

题图:以前买的吴晓波的大败局,看到今天的漫谈,感觉比较应景。另外,这篇漫谈大约 4300 多字,不计前期时间,断断续续连写带改的只算四个小时,按照千八的稿酬来算,我大概率会被饿死。。。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