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提到无锡。
无锡市是全国物联网首航之城,以高端智能传感器、车网联、工业互联网“一感两网”为主攻方向,加快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集群。截至 2023 年底,无锡市拥有物联网企业 3500 家,产业规模达 4500 亿元。13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积聚了某车路协同创新中心、某自动驾驶华东总部、某智能网联事业部等企业。工业互联网产业方面,无锡大型制造业企业是“孵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力军,如某纺织服装企业建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某工业互联网企业建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某精益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等。智能传感器产业方面,已形成涵盖传感器研究、设计、制造、封测、芯片模组等全产业链条,是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已广泛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地铁、智慧城市、智慧港口等各行各业。
AI+车联网领域,无锡依托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积聚了一批车联网企业。车联网本身就是基于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技术发展而来,主要包含感知模块、认知模块、行为模块,而感知模块和行为模块具有较强关联关系,通过雷达、摄像头等感知后,进行认知和做出决策反馈。因此,AI 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 AI 在智能座舱的转型和 AI 在地图和路线规划的转型。
一是 AI+智能座舱,布局语言和意图理解大模型,用于车机系统和智能座舱,实现更高智能的人车交互,通过 AI 赋能语音助手对乘客的语音语义理解,提升全功能操控力,打通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应用上的操控力,形成深度的乘驾人机主动式互动体验,打造智能生态差异化,摆脱座舱同质化。
二是 AI+地图和路线规划,通过深度学习和获取来自车载传感器和路侧设备的海量数据,构建高精地图,并实时更新地图信息,为自动驾驶提供精准的导航和定位服务;还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道路信息和车辆状态,通过将感知、收集到的图形、电磁波等信息转换为可用的数据,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提高汽车识别道路、行人、障碍物等的时间效率,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高效行驶,如:将激光传感器收集到的时间数据转换为车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将车载摄像头拍摄到的照片信息转换为对路障的判断、对红绿灯的判断、对行人的判断等。
无锡车联网企业已经开始 AI 转型,以无锡某智能驾驶企业为例,其已经开发了三大模型,即意图理解大模型、端侧大模型、多场景大模型应用。意图理解大模型主要通过精准意图分类、超强语义理解、极致响应速度,重塑语音交互对话体验。端侧大模型通过数据本地处理,实现快速响应,提升用户体验。多场景大模型主要应用于出行各场景,如用车、出行、健康等,打造独特的座舱体验。AI+车联网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车联网目前智能性不足,环境感知和准确性有待大幅提升,影响了自动驾驶的整体安全性,也减缓了车联网 AI 转型的进程。二是目前投入产出没有达到期望,AI 转型投入较大,由于投入产出难以达到企业利润期望,因此目前车联网企业实现 AI 转型仍有一定困难。未来,车联网行业 AI 转型需要典型应用场景支持,以解决投入产出比高的问题,同时需要进一步开放公共交通领域的数据,以及推动行业数据集的汇集,支持无锡车联网产业发展和 AI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