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电源的利器:LM317及LM337线性电源设计资源推荐

稳定电源的利器:LM317及LM337线性电源设计资源推荐

【下载地址】LM317及LM337线性电源设计资源 本资源文件提供了关于LM317正电源线性电源及LM337负电源线性电源的设计资料。这些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开关电源的纹波,适用于需要稳定电源输出的应用场景 【下载地址】LM317及LM337线性电源设计资源 项目地址: https://gitcode.com/open-source-toolkit/7aaa5

项目介绍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电源的稳定性与纹波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推出了LM317及LM337线性电源设计资源。该项目提供了关于LM317正电源线性电源及LM337负电源线性电源的详细设计资料,旨在帮助开发者设计出低纹波、高稳定性的电源系统。

项目技术分析

LM317正电源线性电源设计

LM317是一款广泛应用的正电源线性稳压器,具有输出电压可调、纹波抑制能力强等特点。本项目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LM317芯片设计一个正电源线性电源,通过合理的电路布局和元件选择,有效降低开关电源的纹波,确保电源输出的稳定性。

LM337负电源线性电源设计

LM337是LM317的负电源版本,同样具有出色的纹波抑制能力。本项目提供了使用LM337芯片设计负电源线性电源的方案,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减少电源纹波,适用于需要负电源的各类应用场景。

附录:TI芯片LM1084的替代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源设计的灵活性,本项目还附带了TI芯片LM1084的相关信息。LM1084输出电流高达5A,可直接替代LM317在PCB板上的位置,两者封装相同,原理图一致,方便用户进行替换和升级。

项目及技术应用场景

本设计适用于多种需要低纹波、高稳定性的电源输出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 精密仪器:如高精度测量仪器、实验室设备等,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极高。
  • 音频设备:如音频放大器、录音设备等,低纹波电源能够显著提升音频质量。
  • 实验室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稳定的电源输出是保证仪器性能的关键。

项目特点

  1. 低纹波设计:通过优化电路设计,有效降低电源纹波,提升电源输出的稳定性。
  2. 高灵活性:提供了正负电源的设计方案,并附带了高电流输出的替代芯片信息,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3. 易于使用:详细的电路设计说明和使用注意事项,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
  4. 社区支持:通过GitHub的Issues功能,用户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改进。

结语

LM317及LM337线性电源设计资源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电源设计方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工程师,都能从中受益。希望本资源能够帮助您在电源设计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提升设备的性能与稳定性。

【下载地址】LM317及LM337线性电源设计资源 本资源文件提供了关于LM317正电源线性电源及LM337负电源线性电源的设计资料。这些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开关电源的纹波,适用于需要稳定电源输出的应用场景 【下载地址】LM317及LM337线性电源设计资源 项目地址: https://gitcode.com/open-source-toolkit/7aaa5

本文向大家介绍一款能够从0起调的跟踪式稳压电源,由于采用LM317LM337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故内部有限流、短路和热保护等完善功能。其独特之处:仅用一个单连电位器即能实现正、负电压“同步”调节,具有线路简单、调节方便、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等特点,适合无线电爱好者做实验之用。 工作原理:整机电路如图所示。电源输入部分为常见的变压器降压与桥式整流,加大电容滤波,获得上下对称的±22V直流电压。其中还派生出另两组±6.8V辅助电压,分别接在运放 IC4和运放 IC3的 V+与 V-端,以保证IC3、IC4的工作电压不超过极限范围。下面具体分述稳压部分: 1.正输出电路由稳压器IC1及相关元器件组成,通常接在稳压器IC1的调节端上电位器另一端是接地的。假如RP1电阻调至0值,那么输出电压Vout=1.2V,即电路内部基准电压为1.2V,同时在电阻R3上产生10mA恒流,只要改变RP1的阻值即可改变输出电压。这里,将RP1接地端改接在运放IC3的输出端,并设法使IC3的输出电压为-1.2V,以抵消IC1的基准电压+1.2V,这样便可实现从0起调,要实现上述目的也很简单,只要将运放IC3连成差分放大器,进行减法运算即可。由图可知,同相输入端电压为V1,而反相输入端电压为V2,因R4=R5=R6=R7,故IC3的输出端电压VO=R5/R4 ×(V1-V2)=-1.2V,也可得出稳压器IC1的输出电压+Vout=5mA×R3+10mA×PR1-1.2V。 2.负输出电路由稳压器IC2及相关元件组成,这里省去了IC2调节端上原设置的电位器RP3,改接在运放IC4的输出端,由IC4的输出电压控制调节端,同样可以达到调节稳压器的输出电压目的。由于运放IC4接成增益为1的反相放大器,其反相输入端连到正输出电路的稳压器输出端上,所以负输出稳压器便产生极性相反幅度相等的稳压电压,即-Vout=-R10/R9×(+Vout),因R9=R10,所以-Vout=+Vout,即负输出电压跟踪正输出电压。 3.电路中二极管D7与D8用以防止外接负载加大有电容放电,致使IC1与IC3输出端损坏;另外二极管D9与D10为防止因某种原因IC3输出正饱和和IC4输出负饱和而将IC1和IC2调节端击穿,因IC1与IC2的调节端均不允许流入反相电流。 元器件选择:本机均为通用元器件,无特殊规格。IC1与IC2均为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正输出型号为LM317,负输出型号为LM337,均为TO-220封装,市场上均有现售,上机时应加装散热器。IC3、IC4为通用型运放,也可由OP-07代用。电阻全部选用 1/4W金属膜电阻,其中R4、R5、R6、R7、R9、R10精度要求为1%。RP1应选用线绕电位器。有条件的以多圈电位器效果较理想,电源变压器T可选用14英寸黑白电视机电源变压器代用,如自绕应选EI型高夕钢片,功率为35W-45W即可。 装配与使用:本机装配只要焊接无误,一般不需调试一装即成。如电压上限值不准确,可在RP1上并联一只33k左右电阻,以校正15V为止。为了提高装配精度,提出三点印制板设计注意事项:1.左边为输入,右边为输出;2.地线的走线尽量面积大一些,电源三限引出线也应相对粗一点;3.基准源10mA走线与正输出、负输出大电流线不应共用一根多股线。使用时,面板上应加装一个电压表,以指示电压读数,仔细地旋转RP1,即可从0-±15V范围内达到满意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翟俭妙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