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车”趣谈

最近读了一篇外文文献,讨论的是发生在零售商与零售商、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搭便车效应”。文章讲到,H类型的零售商经常做促销活动,因此订单流很不稳定,而M类型零售商则坚持“天天低价”策略,因此有非常稳定的订单流,H类型和M类型的零售商从一个共同的制造商P补充货物。

很明显,H类零售商会增加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制造商P提供给这两类零售商的产品批发价格都是一样的,因此H类零售商不需要为此承担额外的成本。M类零售商则需要为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增加额外的成本,也就是说,H类零售商搭上了M类零售商的“便车”。另外,如果制造商P的安全库存增加的话,则零售商MH的缺货风险都会降低,但却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因此零售商们也搭上了制造商P的“便车”。

这篇外文文献引发了我对“搭便车”行为及其效应的思考。其实“搭便车”现象很常见,从“三个和尚没水喝”、“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到给我们带来深刻教训的“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搭便车”行为降低人的积极性的表现。在“人们公社化运动”中,由于是“吃大锅饭”,因此不少人有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即使我不干,也会有人干”的惰性心理,最终的结果是大大减低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出现了资源极度浪费的情况。

如今社会上出现的“山寨手机”、“山寨明星”也都是搭了知名手机品牌或者当红明星的“便车”。为什么“山寨手机”和“山寨明星”会对这种“搭便车”行为趋之若鹜呢?以“山寨手机”来说,当一款手机刚刚问世,甚至还未问世只是做了前期宣传的时候,该款手机的“山寨版”已经出来。该“山寨机”可能拥有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或者被某位高僧开过光,搭上了知名手机品牌的宣传“便车”,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宣传费用,只需以一点小创新和低廉的价格便能迅速在市场立足。在法律制度不完善和产权保护不合理的国家这种情况会国家严重,善于投机的企业利用“搭便车”取得了财富,而行业领先者则需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搭便车”行为严重违反成本-效益与投入-产出的市场内在规律,很多时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不公平竞争的一种体现。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探讨如何遏制这种“搭便车”行为,但是由于“搭便车”行为是与人的本性相关的,因此研究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到目前为止“搭便车”问题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