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1.1数据库与数据库系统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DataBase,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包含数据库的一个系统(DB,硬件,软件,人员)
1.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SM):属于DBS中的一个软件
主要实现对共享数据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存储,故DBSM具有以下六方面功能:数据定义,数据库操作,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其他功能
1.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征及分类
·DBSM的特征:数据结构化且统一管理,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控制功能(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
·DBSM分类:通常可分为三类:关系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1.4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不仅数据是集中的,数据的管理也是集中的
·客户端/服务器结构:一个处理机的请求被传送到另一个处理机上执行
·并行数据库系统:多个物理上连在一起的CPU,分为共享式和无共享式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包括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和物理上分布、逻辑上分布的数据库结构两种
1.5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数据库采用“三级模式-两级映像”
这种设计模式能保证数据发生变化时,程序不需修改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的数据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的数据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
1.6数据库设计
需求分析:产出数据流图、数据字典、需求说明书
概念结构设计:设计E-R图
逻辑结构设计: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
物理设计:生成物理数据库
二、数据模型
2.1基本概念
模型就是对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常用的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数据模型和基本数据类型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
2.2E-R模型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只能说明实体间的语义联系,还不能进一步详细说明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先设计一个E-R模型,再将其转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数据
弱实体:对另一些实体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即此类实体必须以另一类实体存在为前提
2.3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采用树形结构表示数据与数据间的联系
网状模型:是层次模型的特例,比层次模型更具有普遍性
关系模型: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库的组织方式
面向对象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设计数据库
软考中级主要考察关系模型,在此重点讲解
2.4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中用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以及其实体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