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抵销逻辑
首先,博主并不是财务,只是在项目上碰到合并报表的内容,为了辅助理解,在网上搜寻资料而已,仅供参考。
合并报表原理框架
概述
为什么要编制合并报表?比如A集团公司购买了B公司80%的股权,两者还是独立的公司,那么A和B各自都会有各自的财务报表,这是法人单体财务报表。但实际上,由于A控制了B,投资者可能想看A公司整个集团今年的所有业绩,所以需要编制投资B公司80%在内的财务报表,这就是A公司的合并报表。
针对合并范围的界定、对少数股权性质的认定等分歧,目前国际上存在3种主要的合并理论有: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
所有权理论:强调母公司对子公司财产拥有的所有权,只按持股比例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纳入合并范围,仅向母公司股东展示其拥有所有权的财务资源和经营成果,因此又被称为比例合并法。
由于所有权理论将子公司少数股东享有的资源和实现损益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因此在合并报表中也就不存在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这些项目。
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都强调控制,将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的全部资源与实现损益纳入合并范围,向信息需求者提供整个企业集团所控制的财务资源与经营成果。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对少数股东身份的看法不同。
母公司理论突出母公司股东地位,把子公司少数股东作为企业集团的债权人对待,即将少数股东权益作为负债单独列示,将少数股东享有的子公司净损益作为费用单独列示。
实体理论平等对待母公司股东和子公司少数股东,采取一视同仁的做法,认为他们都是整个企业集团的股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86614/answer/1497798955
1 所有权理论
假设,A公司拥有B公司80%的股权,且能够控制B公司。如果按照所有权理论,站在所有者(即母公司股东)的角度,将其拥有的资产、负债、损益纳入合并范围,即:
合并资产负债表=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80%的B公司的各项资产和负债
合并利润表=A公司的利润+80%的B公司的利润
这就是所谓的比例合并法:按母公司实际拥有的股权比例,合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对于非全资子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净收益,也只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予以合并。
那么,少数股东拥有的所有权和净利润怎么处理呢?别忘了前面已经讲过,由于所有权理论没有将少数股东拥有资源和利润纳入合并范围,所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就不存在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这两个项目。
通俗地说,我没有把你资产、负债和利润纳入合并报表,当然不会给你额外登记。这个方法很简单,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没考虑到母公司作为控制方,是可以支配子公司全部的资源。
2 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强调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不论持股比例是不是100%,只要能够实现控制,就能支配子公司全部的经济资源。所以,要把子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损益纳入合并报表之中,展示整个企业集团所控制的资源和实现的损益。
尽管合并报表体现了整个企业集团控制的资源,但是母公司理论还是只服务于母公司股东,并不把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当做企业集团的股东,而是把它作为债权人来对待,即将少数股东投入的资源作为负债,分配给少数股东的净损益作为费用。
具体而言,在合并报表中,尽管存在“少数股东权益”这个报表项目,但它并不在所有者权益类别的项目之中,而是在普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单独列示;而少数股东享有的损益直接作为费用扣除了,
即:利润总额-所得税-少数股东损益=净利润!
而母公司理论所确认的商誉,也是母公司自己的商誉!
3 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与所有者理论相比,实体理论也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将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而且对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