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实施:光纤和馈线

目录:

     前置

        一、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一、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

        二、通信工程的技术要点

        结构分类

        三、通信工程的应用领域

        工作原理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基站位置选择

          塔楼选择

          控制器

           室勘察和设计外基站无线

          四、通信工程的未来发展

          五、结论

附录

       

通信工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我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收获和感悟。以下是我对通信工程实施的一些感悟:

通信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的协作。在实施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家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项目。同时,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有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协调工作。

 通信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创新是关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我们需要关注行业动态,掌握新技术,以便为项目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创新也能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质量是通信工程的生命线。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从设备采购到安装调试,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只有保证质量,才能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

 安全是通信工程实施的重要前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信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善于解决问题。同时,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环保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在通信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信工程是一门涵盖了许多复杂技术和挑战的学科,它涉及到电信、网络、信号处理、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众多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通信系统、网络和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通信工程还教会了我如何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在这个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涉及到各种复杂的算法和数学模型。通过学习这些技术,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并有效地实施它们。

          此外,通信工程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这个领域,许多项目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通过与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

一、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

        通信工程是一门研究通信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维护的学科。它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和交流。通信工程主要包括了信息传输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旨在构建和优化通信系统,满足人们对于高速、高质量通信的需求。

二、通信工程的技术要点

         通信工程的核心技术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信号处理、网络构建等。信号传输技术涉及到信号的传输媒介、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的选择;调制解调技术则是指通过调制和解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接收;编码解码技术则是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编码和解码对信号进行压缩和加密;信号处理技术涉及到信号的滤波、放大、调制等处理过程;网络构建技术则是指通信网络的设计和构建,包括传输网络、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等。

分类

播报

编辑

主要有被覆线、架空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

结构分类

播报

编辑

       ①被覆线,由多根铜丝和钢丝混绞成导电线芯,外裹以绝缘材料构成,抗拉耐磨,便于收放和反复使用。通常在野战条件下可供25公里距离内的音频电话、电报和单路载波电话通信使用。

       ②架空明线,是指架在杆路上的作通信用的裸金属导线,有镀锌钢线、硬铜线、铜包钢线、铝矽镁合金线、钢芯铝绞线 [1]等。镀锌钢线的传输衰减较大,仅供开设音频或短途的三路载波电话使用。其余四种导线供开设12路或更多路的载波电话使用。架空明线通信线路比野战被覆线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但目标明显,易遭破坏,遇到冰凌、雷电、洪水、暴风袭击时,通信质量严重下降,甚至造成通信中断。

        ③通信电缆,通常由缆芯、护套和护层构成。按缆芯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前者缆芯中相互绝缘的导线采用二线对绞成组或四线星绞成组的结构形式 ,后者采用圆柱形内外导体相互绝缘同轴套置的结构形式。缆芯中既有对称线对,又有同轴管体的,称为综合电缆。

         ④通信光缆,通常是由若干根光导纤维和增强件等构成。光纤通信与电缆通信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保密性强和节省有色金属等优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正在利用光导纤维的上述优点,积极研制多种不同用途的通信光缆。

       馈线又称电缆线,在包括有线电视系统在内的多个领域中起传输信号的作用,通过它将天线接收的信号传给前端系统,前端输出的信号也是由电缆线传输到各用户的电视机。因此馈线的质量和型号是直接影响有线电视系统接收效果和信号传输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信工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技术层面和实施环节。以下是通信工程实施的一些关键细节:

1. 规划与设计:在工程实施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项目规划和设计。这包括网络架构设计、设备选型、布线方案、信号覆盖规划等。规划与设计阶段还需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和升级性,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长期的发展需求。

2. 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必要的通信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光纤传输设备、天线、基站等。采购过程中需考虑到设备的质量、性能、兼容性以及成本效益。

3. 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物理层面的建设,如安装基站、搭建光纤网络、布设铜缆、构建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是通信工程实施的基础,要求施工质量高,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

4. 系统集成:将采购的设备与现有的系统进行集成,确保新旧系统能够无缝对接。系统集成时需考虑到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数据交换效率、网络安全等问题。

5. 软件配置与开发:工程需求,配置和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如网络管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计费系统等。软件配置需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稳定性。

6. 调试与优化:在工程实施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优化。这一阶段需要通过各种测试,如网络测试、信号测试、性能测试等,确保系统能够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

7. 安全与合规:确保通信工程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这包括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电磁兼容性测试等。安全与合规是通信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8. 用户培训与交付:向最终用户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用新的通信系统。项目交付后,还需要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确保用户的满意度。

9. 维护与升级:通信工程实施后,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维护工作包括监控系统状态、故障排除、性能监控等。升级则涉及到新功能的添加、系统版本的升级等。

         通信工程实施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实施细节,只有严格把控这些细节,才能确保通信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长期稳定运行。

三、通信工程的应用领域

         通信工程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电信领域,通信工程是构建和维护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等的基础;在广播电视领域,通信工程是实现电视、广播信号的传输和发射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领域,通信工程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的基础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通信工程是实现车辆与路、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关键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通信工程是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和远程控制的关键技术。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

       截至2024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162万个,其中4G基站629万个,5G基站33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9.1%,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8个百分点。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简单的来说,基站用来保证我们在移动的过程中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保持着有信号,可以保证通话以及收发信息等需求。我们日常中看到的尖尖的高高的铁塔上面的带有移动标志的设备是基站。基站通过天线来进行消息的收发。

工作原理

播报

编辑

       基站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无线覆盖,即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具体如图《基站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所示。

基站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

前向信号传输流程如下:

1. 核心网侧的控制信令、语音呼叫或数据业务信息通过传输网络发送到基站(在2G3G网络中,信号先传送到基站控制器,再传送到基站)。

2. 信号在基站侧经过基带和射频处理,然后通过射频馈线送到天线上进行发射。

3. 终端通过无线信道接收天线所发射的无线电波,然后解调出属于自己的信号。

反向信号传输流程与前向流程方向相反,但原理相似。

每个基站根据所连接的天线情况,可以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扇区。基站扇区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几百到几十千米。不过在用户密集的地区,通常会对覆盖范围进行控制,避免对相邻的基站造成干扰。

基站的基带和射频处理能力,决定了基站的物理结构由基带模块和射频模块两大部分组成。基带模块主要是完成基带的调制与解调、无线资源的分配、呼叫处理、功率控制与软切换等功能。射频模块主要是完成空中射频信道和基带数字信道之间的转换,以及射频信道的放大、收发等功能。

基础设施

       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最关键的基础设施。 移动通信基站有机房,电线,铁塔桅杆等结构部件,其中基站房主要配备信号收发器,监控装置,灭火装置,供电设备和空调设备, 以及塔杆包括防雷接地系统,塔体,基础,支架,电缆和辅助设施等几个部分的结构。 根据形状,塔桅杆可分为角钢塔,单管塔,顶杆,电缆塔等多种不同形式。 天线是天线框架,馈电系统和无线反射器的三层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室内和室外。 根据不同的传输方向,天线也可以分为方向和全向。 [2]

        一个基站的选择,需从性能、配套、兼容性及使用要求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其中特别注意的是基站设备必须与移动交换中心相兼容或配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通信效果。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设备: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位置选择

       基站位置必须首先考虑通信基站周围的通信环境, 综合考虑基站密度,信号,交通量,现场条件等因素,尽量避免强电磁干扰,脉冲干扰区域和大量易燃物和爆炸产品商业,仓库附近。 另外,通信基站应该建在一个开阔的视野内,并且周围不应有高大的建筑物,以防止通信基站的信号传输受影响。 在基站通信建设过程中,机房的建设,设备的安装和塔的建设都是机械结构。施工机械和技术水平很高。施工前应先对施工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调查,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便于施工和维护。 [2]

塔楼选择

        塔的选择必须首先考虑施工区的地质条件, 科学地建造桩基,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塔型。 在正式开展通信基站塔架选择的设计和实施之前,有必要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可能的地质风险。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 响应措施,选择合适的塔型,全面检查经济,技术和安全指标,并选择合适的铁塔形式。 对于桩基通信基站,塔的选择必须首先考虑桩体的性能,抗裂性和沉降,并对这些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验证。通信塔的整个负载基本上直接应用于基础。 为了提高塔的稳定性,必须特别注意基础施工。塔的基础施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扩展基础,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增加系杆梁和地脚螺栓,并抵抗地基的液化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

收发台

          大家常看到房顶上高高的天线,就是基站收发台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基站收发台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基站收发台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发送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这个范围内的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覆盖面。如果没有了收发台,那就不可能完成手机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基站收发台不能覆盖的地区也就是手机信号的盲区。所以基站收发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范围直接关系到网络信号的好坏以及手机是否能在这个区域内正常使用。 [3]

        基站收发台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基站的控制与无线信道之间的转换,实现手机通信信号的收发与移动平台之间通过空中无线传输及相关的控制功能。收发台可对每个用户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和发送。

        基站使用的天线分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且有全向和定向之分,一般可有下列三种配置方式:发全向、收全向方式;发全向、收定向方式;发定向、收定向方式。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理解每种方式的不同,发全向主要负责全方位的信号发送;收全向自然就是个方位的接收信号了;定向的意思就是只朝一个固定的角度进行发送和接收。一般情况下,频道数较少的基站(如位于郊区)常采用发全向、收全向方式,而频道数较多的基站采用发全向、收定向的方式,且基站的建立也比郊区更为密集。

由于信号传输到基站时可能比较弱,并且有一定的信号干扰,所以要经预选器 。

        模块滤波和放大,进行双重变频、放大和鉴频处理。输入的高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入第一变频器,由变频器提供的第一本机振荡信号频率为766.9125-791.8875MHz,下变频后,产生123.1MHz的第一中频信号。第一中频信号经放大、滤波混频后,产生第二中频信号(21.3875MHz),它经过放大、滤波后送到中频集成块。由中频集成块(包含第二中频信号放大器限幅器鉴频器)产生的音频输出信号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信号(RSSI)送到音频/控制板,在音频信号控制板内,由分集开关不断地比较奇数和偶数信号,并选择其中的较强信号,通过音频电路传送到移动控制中心去。

       基 站发射机工作原理是:把由频率合成器提供的频率为766.9125-791.8875MHz的载频信号与168.1MHz的已调信号,分别经滤波进入双平衡变频器,并获得频率为935.0125-959.9875MHz的射频信号,此射频信号再经滤波和放大后进入驱动级,驱动级的输出功率约2.4W,然后加到功率放大器模块。功率控制电路采用负反馈技术自动调整前置驱动级或推动级的输出功率以使驱动级的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值上。也就是把接收到的信号加以稳定再发送出去,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通信信号在无线传输中的损失,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功率放大器模块的作用是把信号放大到10W,不过这也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小区发射信号半径较大,也可采用25W或40W的功放模块,以增强信号的发送半径。

控制器

          基站控制器包括无线收发信机、天线和有关的信号处理电路等,是基站子系统的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部件:小区控制器(CSC)、话音信道控制器(VCC)、信令信道控制器(SCC)和用于扩充的多路端接口(EMPI)。一个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几个基站收发台,通过收发台和移动台的远端命令,基站控制器负责所有的移动通信接口管理,主要是无线信道的分配、释放和管理。当你使用移动电话时,它负责为你打开一个信号通道,通话结束时它又把这个信道关闭,留给其他人使用。除此之外,还对本控制区内移动台的越区切换进行控制。如你在使用手机时跨入另一个基站的信号收发范围时,控制器又负责在另一个基站之间相互切换,并保持始终与移动交换中心的连接。

         GSM系统越区时采用切换方式,即当用户到达小区边界时,手机会先与原来的基站切断联系,然后再与新的服务小区的基站建立联系,当新的服务小区繁忙时,不能提供通话信道,这时就会发生掉线现象。因此,用户在使用手机通话时,应尽量避免在四角盲区使用,以减少通话掉线的机率。

         控制器的核心是交换网络和公共处理器(CPR)。公共处理器对控制器内部各模块进行控制管理,并通过X.25通信协议与操作维护中心(OMC)相连接。交换网络将完成接口和接口之间的64kbit/s数据/话音业务信道的内部交换。控制器通过接口设备数字中继器(DTC)与移动交换中心相连,通过接口设备终端控制器(TCU)与收发台相连,构成一个简单的通信网络。

         在整个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子系统是移动台与移动中心连接的桥梁,其地位极其重要。整个覆盖区中基站的数量、基站在蜂窝小区中的位置,基站子系统中相关组件的工作性能等因素决定了整个蜂窝系统的通信质量。基站的选型与建设,已成为组建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一环。

5G基站

播报

编辑

5G基站架构

         为了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与低延迟(uRLL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 等多种业务应用,5G网络将引入NR新空口和新的网络架构,以提升峰值速率、时延、容量等网络性能指标,并具备更大的组网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4]

目前,3GPP R15标准已经定义了5G无线网络的整体架构,5G无线接入网(NG-RAN) 由多个5G基站(gNB)组成。gNB向UE提供NR空口协议的终结,并通过NG接口连接到AMF/UPF等5G 核心网(5GC)网元,gNB之间通过Xn接口实现相互连接。 [4]

5G基站的逻辑架构

        5G基站主要用于提供5G空口协议功能,支持与UE、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按照逻辑功能划分,5G基站可分为5G基带单元与5G射频单元,二者之间可通过CPRI或eCPRI接口连接。 [4]

          5G基带单元负责NR基带协议处理,包括整个用户 面(UP)及控制面(CP)协议处理功能,并提供与核心网之间的回传接口(NG接口)以及基站间互连接口 (Xn接口)。 [4]

           5G射频单元主要完成NR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 换及NR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功能。在下行方向,接收从5G基带单元传来的基带信号,经过上变频、数模转换以及射频调制、滤波、信号放大等发射链路(TX) 处理后,经由开关、天线单元发射出去。在上行方向,5G射频单元通过天线单元接收上行射频信号,经过低噪放、滤波、解调等接收链路(RX)处理后,再进行模数转换、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发送给5G 基带单元。 [4]

5G基站设备体系

        从设备架构角度划分,5G基站可分为BBU-AAU、CU-DU-AAU、BBU-RRU-Antenna、CU-DU-RRU- Antenna、一体化gNB等不同的架构。BBU-AAU架构中,基带单元映射为单独的一个物理设备BBU,AAU集成了射频单元与天线单元,若采用eCPRI接口,AAU内部还包含部分物理层底层处理功能。CU-DU-AAU架构中,基带功能分布到CU、DU两个物理设备上,二者共同完成构成5G 基带单元,CU与DU间的F1接口为中传接口。 [4]BBURRU-Antenna架构中,RRU功能与AAU相同,区别在于RRU无内置天线单元,需要外接天线使用,主要用 于郊区等低容量需求或室内覆盖场景。一体化gNB架 构集成了5G基带单元、射频单元以及天线单元,属于高集成度、紧凑型设备,可用于局部区域补盲或室内覆盖等特殊场景。 [4]

       从设备形态角度划分,5G基站可分为基带设备、 射频设备、一体化gNB设备以及其他形态的设备。其中,5G基带设备又包含了BBU、CU、 DU不同类型的物理设备,5G射频设备包含了AAU和 RRU设备。 [4]

天线测量技术

        LTE 4G天线大部分为无源天线阵列,多采用射频模拟移相来调整天线下倾角度。而5G MassiveMIMO天线为收发通道与天线阵列集成一体的有源天线,其天线单元的幅度相位分配由数字基带部分完成。原无源天线的测试方法和指标不能满足5G天线的需求。5G天线要引入一些新的测试指标,以反应有源天线系统的设计优劣。 [5]

无源测试指标

增益、方向图等天线无源参数的测量仍可采用以前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5]

有源下行指标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 EIRP)为无线电发射机供给天线的功率与在给定方向上天线绝对增益的乘积。各方向具有相同单位增益的理想全向天线,通常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天线。 [5]

有源上行指标

          等效全向灵敏度(EIS):当信号从某个方向来时,使 接收机满足正常接收的电磁波功率密度乘以球面面积;对于 增益为G的天线,EIS等于用理想全向天线接收一个增添了以 G为增益的放大器时的灵敏度。 [5]

带内阻塞指标

          邻信道选择性(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ACS):考量的是接收频带内存在大的干扰信号时接收机的接收能力。该指标主要通过上行信道成型滤波器、接收通道增益线性范围以及AGC功能来保证。 [5]

共址测试

             由于目前运营商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很多不同系统基站都采取共址建设,即不同系统基站采用共用天面甚至共用抱杆。共址测试的目的是判断不同系统基站天线在共用天面甚至抱杆时,相互之间的干扰程度,主要测试阻塞干扰以及杂散干扰。阻塞干扰是指本系统接收信号时,受到接收频带附近、高频回路带内其他系统的强干扰信号,超出了接收机的线性范围,导致接收机因饱和而无法工作;杂散干扰是指由于干扰源(其他系统)滤波特性不理想,使干扰源的带外信号以噪声的形式出现在本系统相邻频段内,使本系统基站的基底噪声抬升,接收机灵敏度降低,上行链路性能变差。 [5]

OTA测试场分析

          5G标准中定义的1-H,1-O 和2-O的站型,均规定了相应的 OTA(over the air)射频测试项。尤其是1-O 和2-O 的站型,没有了传统的传导测试的天线接口,所有的射频测试项都需要在OTA环境下进行测试,测试项包含有发射功率,调制质量,占用带宽,邻道泄漏功率比,杂散,互调,灵敏度,阻塞,等等。 所以用于OTA测试的全电波暗室例如:远场,紧缩场,中场,带有平面波产生器的小场等等成为必要的环境选择。3GPP标准中建议了远场,紧缩场,一维紧缩场,近场四种选择,并给出不同场的MU(Measurement Uncertainty)和相关测试项的校准和测试方法建议。对于一维紧缩场,目前已有机构根据类似的原理研发了平面波产生器,也进行了大量的系统测试和验证工作。 [6]

基站规模

        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建成5G基站81.9万个,占全球70%以上。购物、制造、医疗……行业在5G网络“加持”下,更多应用正在不断丰富完善。 [9]

2021年7月1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移动通信总基站已达931万个。 [10]

截至2021年8月份,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到103.7万座,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的地市级城市,以及95%以上的县城城区和35%的乡镇镇区。 [12]

截至2023年9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318.9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1.45亿户。 [16]

截至2023年10月末,5G基站总数达321.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8.1%,三家基础电信企业5G移动电话用户达7.54亿户。 [17]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移动电话基站数1162万个,其中4G基站629万个,5G基站338万个。 [18] [20]

室勘察和设计外基站无线

播报

编辑

        对基站的设计和布局是进行网络规划的首要工作,主要包括的内容就是根据频带宽度来确定频率复用方式,同时还要对容量预测、话务分布、覆盖等相对要求进行参照,进而对基站的数量进行确定,其次是对基站的位置确定和有关参数的确定等等。基站的勘察是对基站布局进行确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是现场勘察包括光测、频谱测量和站址调查等等,不管是何种勘察,都需要详细的准备。 [7]

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要熟悉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工程文件、背景资料、地图、配置清单、准备工具等等。 [7]

覆盖要求

          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是与相关的服务质量指标有着很大关系的,同时也与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以及接收机的灵敏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天线的方向以及使用的频段和传播的环境等,都是基站进行覆盖的主要要求。 [7]

站址选择

          在做好准备工作和对覆盖要求进行了解之后,要开始进行站址的选择工作,在确定站址的过程中,要对原有的网络状况进行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习惯、城市的结构与主要街道的分布以及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只有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才能选出适合的地址。 [7]

天馈设计

         天馈系统主要是由合分路单元、馈线、塔放和天线等组合而成。合分路单元的主要作用就是完成收发信号的双向工作,发射信号的合路以及接收信号的滤波、低噪声放大和分路。并且提供塔放的馈电电路,进而实现将多个发射信号和多个接收信号共用一副天线的单元。塔放的作用就是用于提高基站接收系统的灵敏程度。馈线和天线都是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选取原则进行选取,要大限度的达到良好的效果。 [7]

天线选择

          天线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具体的地形或者话务的分布情况,把天线使用的环境进行分类,简单来说就是室外和室内,细致的分类就可以分为市区和郊区,农村和乡镇,山区和平原以及公路和隧道等等,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环境来说,需要选用不同的天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7]

天线高度和天线方位角设计

         同一个基站在不同小区是可以有不同高度的,这主要是由某个方向的受制高度来决定,也可以因为小区的整体规划而变化。一般来说,地势平坦的市区,天线的有效高度在25m左右,而郊县的基站,天线的高度可以进行适度的提高,一般在40m左右。 天线过高会出现“塔下黑”的问题,对于覆盖范围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网络的质量。 天线的方位角设计要从整个网络的布局出发,要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保证市区的各个基站大三扇区方位角一致,在城郊结合的区域和交通主干道地区可以对覆盖的目标进行重点的关注, 根据天线的方位角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对于天线的主瓣方向来说,它的指向应该在高话务密度区,这样可以对所在地区的信号强度进行一定的保证,可以对通话质量进行提高。另外,还要对同频小区进行注意,大可能的选择偏离,对可能出现的干扰现象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7]

天线隔离度

         基站的收、发信机是需要有一定的隔离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在天线的实际安装中,信号是从一个天线的端口到另一个人天线的端口进行衰减的。普遍来说,两个发射天线之间的或者是接收天线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隔离度,一般至少要保持在30db。因为天线安装得越高,它的分集天线水平间距就会越大,能够减少天线之间的互相干扰。另外,想要进一步的控制天线的干扰问题,应该对分集天线进行重视,要保持它的水平间距在3m以上。 [7]

勘察文档

           勘察文档一般就是对基站的勘察报告,其中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些数据信息,需要使用较为规范和准确的形式进行整理,进而为之后的网络优化工作打下基础性的工作。勘察文档对整个基站工程的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可以进行一定的网络扩容,对整体的基站建设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7]

通信基站噪声分析

播报

编辑

          通信基站的机房内安装GK-G016×2Mb/S型光终端机、 H950ZTE型发射机、DUM-48/50C4型电源柜、TYGT606045型通用机柜等设备。设备的底座尺寸为600 mm×600 mm, 高度为 900~200 mm 不等。机房设在居民住宅楼内,与居民住室仅一墙之隔。 [8]

          通信基站的设备噪声为电磁噪声和由多台小型冷却风扇 产生的机械噪声,现场实测噪声为61dB,实测噪声频谱 。 噪声呈低中频特性,250,500,1000Hz有峰值。相邻居民室内噪声为33dB,能听到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嗡嗡”声。由于设备直接安装在楼板上,没有采取隔振措施,因此振动通过楼板传播,存在着固体传声。 由现场实测可知,机房与居民住室之间隔墙的隔声量仅为28dB,大大低于1B砖墙(双面粉刷),应当有45dB 以上的隔声量。原因是由于间壁墙或楼板对低频声的隔声能力比较低,加之由于设备的振动产生固体传声,使间壁墙或楼板的隔声量降低。 [8]

建立

播报

编辑

工作程序

(1) 已获权运营的移动通信经营者在设置或增设移动通信基站时,要先填写《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站址认定审批表》。

(2) 市委办在十五日内对递交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站址认定审批表》予以答复,同意设置时,核发《公用移动通信基站选址认定书》。

(3) 运营单位建站后,即应报环保局申请《电磁辐射环境合格证》。环保局应在三个月试运期内测试,经验收后,核发《电磁辐射环境合格证》。

(4) 设台单位凭《公用移动通信基站选址认定书》、《台站技术资料表》、《电磁辐射环境合格证》申办电台执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分别从无线电管理、电信设施的角度对基站设置、保护等问题作了较原则的规定,如:《电信条例》中第四十七条规定:“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在民用建筑物上附挂电信线路或者设置小型天线、移动通信基站等公用电信设施,但是应当事先通知建筑物产权人或者使用人。”这为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民用建筑物上设置基站提供了法律依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经营者依法从事基站的设置和维护,违反规定损害基站设施或者妨害移动通信畅通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予以修复,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关消息

播报

编辑

2021年7月1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移动通信总基站已达931万个。 [10]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超过10亿,庞大的网民规模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一是互联网基础资源加速建设,为网民增长夯实基础。截至2021年6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达62023块/32,较2020年底增长7.6%。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948万个,较2020年12月净增17万个。二是数字应用基础服务日益丰富,带动更多网民使用。互联网及科技企业不断向四五线城市及乡村下沉,带动农村地区物流和数字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推动消费流通、生活服务、文娱内容、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应用基础服务愈加丰富,为用户带来数字化便利。三是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用户习惯加速形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疫情期间推出返岗就业、在线招聘、网上办税等高频办事服务700余项,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11]

2021年12月9日,喀喇昆仑山脚下,新疆首个高原5G基站正式开通。 [13]

截至2022年9月末,中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72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达222万个。 [14]

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天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 [15]

截至2023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162万个,其中5G基站为337.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9.1%,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8个百分点。

         光纤通信技术(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其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被称之为“有线”光通信。当今,光纤以其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高和信号衰减小,而远优于电缆、微波通信的传输,已成为世界通信中主要传输方式。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Charles Kao)发表论文提出用石英制作玻璃丝(光纤),其损耗可达20dB/km,可实现大容量的光纤通信。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人相信,如英国的标准电信实验室(STL)、美国的Corning玻璃公司,Bell实验室等领导。2009年高锟因发明光纤获得诺贝尔奖。1970年,Corning公司研制出损失低达20dB/km,长约30 m的石英光纤。1976年Bell实验室在华盛顿亚特兰大建立了一条实验线路,传输速率仅45Mb/s,只能传输数百路电话,而用中同轴电缆可传输1800路电话。因为当时尚无通信用的激光器,而是用发光二极管(LED)做光纤通信的光源,所以速率很低。1984年左右,通信用的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成功,光纤通信的速率达到144Mb/s,可传输1920路电话。1992年一根光纤传输速率达到2.5Gb/s,相当3万余路电话。1996年,各种波长的激光器研制成功,可实现多波长多通道的光纤通信,即所谓“波分复用”(WDM)技术,也就是在1根光纤内,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于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倍增。在2000年,利用WDM技术,一根光纤光纤传输速率达到640Gb/s。有人对高锟1976年发明了光纤,而2010年才获得诺贝尔奖有很大的疑问。事实上,从以上光纤发展史可以看出,尽管光纤的容量很大,没有高速度的激光器和微电子仍不能发挥光纤超大容量的作用。电子器件的速率才达到吉比特/秒量级,各种波长的高速激光器的出现使光纤传输达到太比特/秒量级(1Tb/s=1000 Gb/s),人们才认识到“光纤的发明引发了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2)信号干扰小、保密性能好;(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电通信不能解决各种电磁干扰问题,唯有光纤通信不受各种电磁干扰。(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6)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 [1](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8)质地脆,机械强度差。(9)光纤的切断和接续需要一定的工具、设备和技术。(10)分路、耦合不灵活。(11)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20cm)(12)有供电困难问题。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单色性等显著优点,光纤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纤通信.原理与应用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随着信息技术传输速度日益更新,光纤技术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在多微机电梯系统中,光纤的应用充分满足了大量的数据通信正确、可靠、高速传输和处理的要求。光纤技术在电梯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反应速度,使电梯系统的并联群控性能有了明显提高。电梯上所使用的光纤通信装置主要由光源、光电接收器和光纤组成。光源微机控制系统输出的信号为电信号,而光纤系统传输的是光信号,因此,为了把微机系统产生的电信号在光纤中传输,首先要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源就是这样一种电光转换器件。光源首先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向光纤发送光信号。在光纤系统中,光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作为光纤光源的有白炽灯、激光器和半导体光源等。半导体光源是利用半导体的 PN结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常用的半导体光源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LD) 。半导体光源因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光纤易于相容等优点,在光纤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电接收器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在被微机系统所接收前,首先要还原成相应的电信号。这种转换是通过光接收器来实现的。光接收器的作用就是将由光纤传送过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把该电信号交由控制系统进行处理。 光接收器是根据光电效应的原理,用光照射半导体的 PN结,半导体的 PN结吸收光能后将产生载流子,因此产生 PN结的光电效应,从而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应用于光纤系统中的半导体接收器主要有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倍增管和光电池等。光电三极管不仅能把入射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而且能把电信号放大,从而能够与控制系统接口电路很好地匹配,所以光电三极管的应用最为广泛。光纤光纤是光信号的传输通道,是光纤通信的关键材料。光纤由纤芯、包层、涂敷层及外套组成,是一个多层介质结构的对称圆柱体。纤芯的主体是二氧化硅,里面掺有微量的其它材料,用以提高材料的光折射率。纤芯外面有包层,包层与纤芯有不同的光折射率, 纤芯的光折射率较高, 用以保证光信号主要在纤芯里进行传输。 包层外面是一层涂料,主要用来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以使光纤不受外来损害。光纤的最外层是外套,也是起保护作用的。光纤的两个主要特征是衰减和色散。损耗是光信号在单位长度上的衰减或色散,用db/km表示,该参数关系到光信号的传输距离,损耗越大,传输距离越短。多微机电梯控制系统一般传输距离较短,因此为降低成本,大多选用塑料光纤。光纤的色散主要关系到脉冲展宽。 在三菱电梯控制系统中, 光纤通信主要用于群控与单梯间的数据传送及两台并联的单梯之间的数据传送。三菱电梯所用的光纤装置主要由光源、光接收器和光纤组成,其中光源和光接收器被封装在光纤接插件的定插头内,光纤与动插头相连。光波分复用技术 [2]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是指使用多束激光在同一条光纤上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波技术。它能够极大地提高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1.6 Tbit/s的WDM系统已经大规模商用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纤传输的容量,1995年后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基础成为了国际上主要的研究对象,朗讯贝尔实验室认为商用的DWDM系统容量最高能够达到100 Tbit/s。以10 Gbit/s为基础的DWDM已在我国多个运营商中逐渐成为核心网主流。DWDM系统除了波长数和传输容量不断增加外,光传输距离也从600 km增加到了2000 km以上。除此之外,粗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也在城域光传送网扩展中应运而生,具有超大容量、短距离传输和低成本等优势。研究人员还发现,将多个光时分复用OTDM信号进行波分复用能够大大提高传输容量。只要适当结合就能够实现Tbit/s以上的传输,因此,它也成为未来光纤通信的发展方向。实验室中大多数超过3 Tbit/s的传输实验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实现的。光孤子通信技术 [3]光是一种特殊的ps数量级上的超短光脉冲,它经过光纤长距离传输后,波形和速度都保持不变。光孤子通信就是利用光孤子作为载体实现长距离无畸变的通信的,在零误码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可达到万里。众多试验表明,它可以用于海底光缆通信等,而且适合与WDM系统结合构成超高速大容量的光通信,当单信道速率达到40 Gbit/s以上时,光孤子通信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运用PON技术可以与多种技术相结合,比如ATM\SDH和以太网等,分别产生APON、GPON、EPON。相比之下,EPON继承了以太网的优势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在和光纤技术相结合后,EPON不在只局限于局域网,还扩展到城域网,甚至广域网。光纤到户也采用EPON 技术;GPON对电路交换业务支持最有优势,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SDH技术,但是技术较复杂,成本偏高;APON将用于实现FTTH方案。工作过程发送:CPU 通过专用 IC芯片将并行数据串行化,并根据通信格式插入相应位码(起始、停止、校验位等) ,由输出端 TXD将信号送入光纤接插件(即定插头) ,再由光纤接插件中的光源进行电—光转换,转换后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动插头向光纤发送光信号,光信号在光纤中向前传播。接收:来自光纤的光信号经光纤接插件的动插头,向定插头的接收器发送,接收器将接受到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还原,从而得到相应的电信号,该电 信号送入到专用的 IC 芯片的RXD输入端,经专用 IC芯片将串行数据改为并行数据后,再向 CPU传送。应用领域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是很广泛的,主要用于市话中继线,光纤通信的优点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逐步取代电缆,得到广泛应用。还用于长途干线通信过去主要靠电缆、微波、卫星通信,现以逐步使用光纤通信并形成了占全球优势的比特传输方法;用于全球通信网、各国的公共电信网(如中国的国家一级干线、各省二级干线和县以下的支线);它还用于高质量彩色的电视传输、工业生产现场监视和调度、交通监视控制指挥、城镇有线电视网、共用天线(CATV)系统,用于光纤局域网和其他如在飞机内、飞船内、舰艇内、矿井下、电力部门、军事及有腐蚀和有辐射等中使用。光纤传输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光缆传输线路、光中继器和各种无源光器件构成。要实现通信,基带信号还必须经过电端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后送到光纤传输系统完成通信过程。它适合于光纤模拟通信系统中,而且也适用于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在光纤模拟通信系统中,电信号处理是指对基带信号进行放大、预调制等处理,而电信号反处理则是发端处理的逆过程,即解调、放大等处理。在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电信号处理是指对基带信号进行放大、取样、量化,即脉冲编码调制(PCM )和线路码型编码处理等,而电信号反处理也是发端的逆过程。对数据光纤通信,电信号处理主要包括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数字通信系统不同的是它不需要码型变换。

优点和不足

(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采用这样的带宽,只需一秒钟左右,即可将人类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资料传送完毕。400Gbit/s系统已经投入商业使用。光纤的损耗极低,在光波长为1.55μm附近,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dB/km,这比任何传输媒质的损耗都低。因此,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通信工程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需求分析:这是任何项目实施的第一步,包括了解客户的需求,如通信方式(有线、无线)、通信质量(稳定、实时)等。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设计出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网络设计、系统组成等。这个阶段可能会细化功能模块,并确定模块间的关系。

3. 设备采购:根据系统设计,采购相应的通信设备和系统,例如传输设备、交换设备、数据设备等。

4. 安装调试:这一步通常由专门的工程师完成,包括网络安装、设备配置、系统调试等。在这个阶段,可能需要不断地测试和优化,以确保设备或系统能正常运行。

5. 培训和交付使用:安装调试完成后,通常会对用户或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正常使用这个通信工程所提供的服务。

6. 维护:完成交付使用后,可能还需要提供相应的维护和售后服务,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上是通信工程的一般实施过程,具体的实施过程可能会因项目的大小、性质、环境等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四、通信工程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通信工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通信工程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通信技术将继续向高速、高频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于更快速、更高质量的通信需求;其次,通信工程将更加注重安全和隐私保护,通过加密和认证技术实现通信的安全性;再次,通信工程将加强物联网的研究和发展,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此外,通信工程还将关注绿色通信技术的研究,以减少通信对环境的影响。

五、结论

         通信工程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通信工程,我们可以实现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和交流,构建和维护现代通信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通信工程将继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机遇。

          通信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本专业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通信工程具有理工融合的特点,主要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光学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及系统实现技术。

          在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学生将学习数学、物理和信息论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及电子、光子、信息及相关元器件、电子系统、信息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信息技术、电信、网络、电子制造业等多个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此外,本专业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实践教学环节,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验室科研项目、实习和实践等活动,以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竞赛、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电子信息企业、科研机构、教育单位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在未来的信息技术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通过对电子、信息、光学等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 6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