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学习汇总:GreyZhang/g_how_to_study: A key point in my own study is how to study well! (github.com)
我看了一篇关于约翰惠勒的文章,里面提到了费曼。这是文章的链接:先驱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去世,享年96岁 - 《科学美国人》 (scientificamerican.com)
文章对惠勒的生平做了一定的介绍,从他的处事风格中或许我们能够学习到一些对待事物的全新态度。我原本尝试寻找的是关于费曼的信息,这篇文章中其实很少或者说没有。但是,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网传的大家所谓的费曼的学习方法兴许从根本上来说源于惠勒。
其实,惠勒算是一个高寿之人了。以前当我听说曼哈顿工程以及相对论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觉得这是非常久远的事情了。但是,很多类似的知识惠勒是当时的参与人或者见证者。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出身,但是读他的文章真的是非常吃力,用了好多我不熟悉的词汇。按照大家的理解模式,我觉得这种方式很不费曼!
很多思考其实是建立在自己对事物理解的模型之上的,艾因斯坦也说过:“对一个事物如果我无法想象,那我就没法去理解”。惠勒也是这个理论的认同者。
从学习经历来看,惠勒的确是天才级的任务。22岁就获得了物理学的博士学位,这个的确是非常厉害了。之后,惠勒又曾经跟随物理大师波尔一起学习过,我相信这对他一生的学术成就有很大的影响。
惠勒很早就有了对于核裂变等物理学知识的研究,也促成了原子弹的设计。但是,于此并不后悔,而且觉得可能是抵御了苏联的可能进攻。从描述看,兴许有一定的政治性倾向。毕竟,从我目前能够接触到的观点视角来看,类似的信息很可能不是这么描述。
惠勒虽然不是黑洞理论最早的发明人,但是很早就对此有研究并认同。而且,黑洞这个词语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惠勒的功劳。
现实不一定是物理现象本身,意识与我们的参与活动影响了我们对于现实的理解。
物理学与信息理论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尤其是按照香农提出来的熵的概念来理解的时候。很大程度上,熵表达的其实是一种不确定性。
这里提到了惠勒的一个著作,《复杂性、熵和物理学信息》。
关于对现实的理解,我简单总结了一下我从文中理解到的信息,自然也可能不准确:现实其实是一系列相关信息的二元选择的组合结果。现实是由我们提出来的问题定义的。
波尔有一句话:“你必须随时准备接受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这句话是对于科学研究人发现新理论、新思想的很好的心理描述。
惠勒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只有通过教才能够学好。他带出了很多著名的学生,最出名的一个莫过于费曼。或许,网络上传播的费曼的学习技巧最初来自于惠勒。
最后有一个面对新观点的很有趣的态度表达:恨就要去学习,学习就会去理解,理解就会去欣赏,而欣赏就会去爱!
看完文章,我没有获得特别直接的知识。但是,从个人的感觉上似乎有一些即将闪现的启发。希望未来面对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时候,我能够有一种超脱自我的态度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