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一直对大海存有向往,这种情感个人也不知缘起何处,经此次观海反思,或许是因为以下几点:
宁静心灵:我乃喜好独处之人,遇问题、困扰、挑战时,喜欢淋雨,冷凉的雨水能在短时间内浇熄种种愤怒的火焰,亦可冻结悲伤带来的悲愁思绪。
逃离生活:生长于农村,难以摆脱棍棒教育,然棍棒之下,内心定然不认可,毕竟问题未得解决之法。遂逐渐生成逃离当下环境之念,而最远之处便是大海,城市的第一印象无非大同小异。
好奇心:身为出生于四川内陆城市之人,听闻竟有比河流更为宽广的大海,自然充满好奇之心。个人小时候最为喜爱的便是将玩具拆卸后重新组装。记忆深刻的是,不知脑子怎地抽了筋,竟将一根软铁丝插入通电的插线板中,被电得怀疑人生。
为何是首次面朝大海呢,缘由是自 2019 年始,每年都会前往沿海城市,然而却未曾近距离地去观赏过,最多只是站在桥上远远地望一望,直至 2024 年才得以实现于海边嬉戏玩耍。
大海的美
以三个小场景来分别呈现,大海和沙滩、周边建筑物、贝壳。
一路行来,首先闯入眼帘的便是那无边无际的海景,伴着海风以及海水拍打护栏的声响,着实舒心,很自然地便放空了自身,在行走一小段距离后,便深感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
在前往海滩的路上,望见原住居民正使用钢丝绳制成的钩子,于护栏边钩取海洋里的动植物,大体都是海草之类的。随后看见有一个在兜售鲜活的海星,这些色彩斑斓的海星甚是好看,并且还在桶中摆动。
浪花
紧接着越过礁石,抵达了海滩,切实地观赏了“浪花一朵朵”。
暗自偷笑一下,在整理这篇文章时,此图还被拿去做了手机壁纸,起初觉得没什么,被设置成壁纸后,感觉倒是挺好看的。美就在身旁,等候我们去发现。
海岸线很长,感觉自己还没有走多远,天色已暗提醒返程。返程之时,刚好是周边建筑霓虹灯亮起,这时建筑不再孤独矗立,而是和海洋连在了一起。为什么说是连在了一起,因为建筑上面的灯光图案是周边建筑形成一个整体在显示,其图案也是海洋色游动或是行人在走动、奔跑,完全形成了连续的图画(没有拍出那种感觉,可以看出建筑是整体有灯光)。
虽说于海滩之上未能亲手拾得贝壳,但贝壳这个梦不会落空,周边有诸多售卖贝壳的商铺,未曾想到海螺居然可以长得那般大,更为意外的是这些小物件都颇为实惠。(个人提示:此次是在青岛的五四广场,其贝壳和餐饮着实很实惠。倘若大家需要携带海鲜回家,可在海鲜市场中多询问几家而后再进行购买,并且建议先到为海鲜打包的地方查看一下包装盒的大小)。
个人小结:
介绍完个人于海边游玩的情况,再来书写一下此次的收获。人生的旅程仿若无垠的大海,既有风平浪静所带来的宁静,亦有波涛汹涌造就的挑战。愿我们皆能于生活的海洋里,寻觅到属于自身的那一方蔚蓝,扬帆起航,驶向梦想的彼岸。
梦想是不可或缺的,说不定哪一天它就实现了呢:身为一个内陆城市的居民,从未想象过自己会有机会跨越几千公里,前往遥远的沿海城市。然而,自2019年起,我与大海仅一线之隔,到了2024年,这个梦想竟然成真了。认同一个观点:“思想就是物质”。有时,可能会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只因为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实则我们不应被困难吓倒,也不应被诱惑和欺骗所动摇。需要拥有强烈的欲望,坚定地相信自己具备实现这些欲望的能力和必胜的决心。当欲望和思想冲动足够强烈时,绝不会选择无所事事地坐着,也不会被动地默默等待。我们的思想越坚定,行动就会越有力。
人类的不可估量的智慧:这股智慧的力量,不仅将无边无际的大海成功建立堤坝,使其不再肆意泛滥,更在其周边筑起了高耸的建筑。不仅无需为海水的侵袭而担忧,反而能够将其巧妙地转化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可在此欣赏大自然之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悲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脍炙人口的话,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心中留下了暖阳般的期望。然其实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悲怆故事,原句中都是对明天更美好、更浪漫的憧憬和对陌生人祝福。这些美好愿景对作者如同空中楼阁,触不可及。或许,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生无可恋。
至于为何在海边会感受到心平气和,这或许与大海的辽阔与深邃有关。当站在海边,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感受到自己非无所不能和眼前遇到的问题也是微不足道,一个浪花便能将其拍灭。学会了放下,学会了释怀,也因此,内心得以恢复平静。
本次记录至此告一段落,对自己说声,扬帆起航,继续前行,学会在风浪中屹立不倒,勇往直前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
欢迎大家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 “泥土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