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工作原理

#交换设备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一、回顾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交换机内维护了一张mac地址表,主要记录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 交换机在初始状态下,mac表示空的,是要通过后期使用时学习记录得来的
  • 交换机学习源mac地址,进行广播数据帧,而后接收方回应,回应使用单播直接转发,同时交换机学习了回应方的mac地址和接口的对应关系

二、回顾路由器相关知识

  • 路由器是三层(网络层)设备
  • 网络层所封装的是IP头部
  • 网络层功能
    •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网络地址不相同、内网和外网分割)之间的路径选择
      • 内网的IP地址是无法在外网上使用的▲
    • 去查找目的是否可以到达,如果可以到达,选择一条最优路径,如果不可 到达,之间返回给发送方一个消息
  • 网络层所传输的PDU(传输数据单元)是数据包(IP数据包)

三、网络层的IP数据包

ipv4(32位)

  • 版本:标识当前使用的IP版本(ipv4,ipv6)
  • 首部长度:用于表示当前IP首部的长度,因为首部的长度是可变的,所以要先定义
  • 区分服务:(服务质量/优先级和服务类型):为了保障更好的服务,主要是在IP层做qos。
  • 总长度:主要用来比标识整个数据包的长度
  • 标识、标志、片位移(段偏移量):表示上层来的数据到IP层会被分片,这几个字段用来对数据包进行标识(哪个是第一片、第二片……),使得数据到达目的端进行重组时不会出错
  • 生存时间(TTL值):数据在路由器转发消耗的时间
    • 为了防止数据包在网络传输的时候永远传下去
    • 如果小于1秒,TTL值就会减1
  • 协议:标识上层数据是使用哪一种协议
    • TCP:6 UDP:17
  • 首部校验:校验数据报文的首部
  • 源地址:发送方IP地址
  • 目的地址:接收方IP地址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v6

  • **1、版本(Version):**4 bit,值为 6(二进制值为 0110)表示 IPv6 报文。
  • **2、流量类别(Traffic Class):**8 bit,这相当于 IPv4 协议中的 ToS 字段。但是,考虑到 ToS 字段这些年的发展,现在都用来做区分服务等级(Differentiated Class of Service,DiffServ)了。所以,即使这个字段和旧的 ToS 字段有些相似,它们的名字要比所传送的值更能确切地反映目前的用处。
  • 3、流标签(Flow Label):20 bit,IPv6 中新增。流标签可用来标记特定流的报文,以便在网络层区分不同的报文。转发路径上的路由器可以根据流标签来区分流并进行处理。由于流标签在 IPv6 报文头中携带,转发路由器可以不必根据报文内容来识别不同的流,目的节点也同样可以根据流标签识别流,同时由于流标签在报文头中,因此使用 IPSec 后仍然可以根据流标签进行 QoS 处理。
  • **4、有效载荷长度(Payload Length):**16 bit,以字节为单位的 IPv6 载荷长度,也就是 IPv6 报文基本头以后部分的长度(包括所有扩展头部分)。
  • **5、下一报头(Next Header):**8 bit,用来标识当前头(基本头或扩展头)后下一个头的类型。此域内定义的类型与 IPv4 中的协议域值相同。IPv6 定义的扩展头由基本头或扩展头中的扩展头域链接成一条链。这一机制下处理扩展头更高效,转发路由器只处理必须处理的选项头,提高了转发效率
  • **6、跳数限制(Hop Limit):**8 bit,和 IPv4 中的 TTL 字段类似。每个转发此报文的节点把此域减 1,如果此域值减到 0 则丢弃。注意:IPv4 中的 TTL 设计之初是以秒(s)为单位的,但实际使用时跟 IPv6 中的 Hop Limit 一样,是以跳数为单位
  • **7、源地址(Source Address):**128 bit,报文的源地址。
  • **8、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128 bit,报文的目的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路由

  • 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苦啊网络访问)
  • 包含两个内容
    • 确定最佳路径
      • 手动指定方式
      • 根据动态路由协商方式
    • 通过玩过传输信息
  • 路由器内维护一张路由表

2.路由表

  • 网络地址 与 接口 的对应关系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两类

    • 直连路由
      • 当路由器的接口配制好对应的IP地址,并开启接口后,自动生成
    • 非直连路由
      • 需要手动配置静态路由或者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学习到

3.静态路由

  • 由管理员手动配置,不灵活,而且是单向的
  • 特殊的静态路由:默认路由
    • 使用场景:一般用于末梢网络(网络的最末端)(一个路由器的末端只连接了一个网络)
    • 挡在路由器中找不到目标网络的路由条目时,再去查看默认路由

4.动态路由

  • 通过某种路由协议,自动的去建立自己的路由表
  •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
    • RIP、OSPF、IS-IS、BGP、IGRP、EIGRP 自行了解

五、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封装过程

1.实验

  • 与PC直接相连的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配置实验环境

    conf t 
    int f0/0
    ip add “IP地址” 子网掩码
    no shut
    exit
    no ip routing   #当用交换机表示PC时需要此设置“无路由条目”
    #把所有接口的IP地址都设置
    
    PC端除了设置IP地址,还要设置网关
    conf t 
    ip default-gateway 网关
    
    配置路由器时,配置万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后,还需要添加静态路由条目
    conf t
    ip route 192.168.100.0 255.255.255.0 fastEthernet 1/0 
    #目标网段      目标网段的子网掩码  #该网段从R1的哪个接口连接
    ip route 192.168.100.0 255.255.255.0 192.168.50.2
    #或者                        最后写R2的1/0接口IP地址也可以
    exit 
    show int f0/0    #查看该接口的配置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封装过程

pc1访问pc2

  • 第一个报文:源IP地址时PC1的,目的IP地址是PC2的
    • 源mac地址是PC1的f0/0,目的mac地址是R1的 f0/0
    • 当R1接受到这个报文后,会解封到网络层,查看是否可以到,如果可以到,转发到对应的端口,重新进行二层封装,源mac地址变成R1 f1/0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变成R2的f1/0mac地址
    • 当R2接受到报文后,同样的操作,进行转发,将数据重新进行二层封装,源mac地址变成R2的 f1/0,目的mac地址变成PC2的 f0/0 mac地址
    • 此过程中一直不变的只有源、目的IP地址,mac地址会一直变化,因为路由器会对报文重新进行二层封装
  • 同网段主要进行二层封装(不进行重新封装),夸网断就是三层转发(需要重新进行二层封装)

  • 22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