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感知工件集合中的协作与智能行为实现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普适计算(UbiComp)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普适计算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融合,日常物品通过嵌入信息通信技术(ICT)组件,如传感器、执行器、处理器、内存和无线通信模块等,具备了接收、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能力,这些物品被称为“工件”。
1. 引言
单个工件的能力可能有限,但当它们相互连接形成组合时,就能展现出更广泛的行为。这种组合可以由用户或其他管理机构进行重新配置,其集体行为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随机的,而是能够不断演变产生新的行为。这是因为工件具备感知和解释环境的能力,从而实现智能行为。
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如何让工件集合(或称为环境生态,用于建模普适计算应用的隐喻)协同工作,提供超越各部分之和的功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抽象和一种新的可组合性,让用户能够通过工件的数字自我感知其可连接能力,从而实现工件之间的连接和应用组合。
1.1 激励场景
为了研究上述研究方向,我们定义了一个示例场景。早上7:30,布鲁塞尔的行政官员凯瑟琳还在睡觉,闹钟响起,卧室和厨房的百叶窗自动打开,MP3播放器播放她喜欢的随机歌曲。她起床后,咖啡机、烤面包机自动启动,浴缸加热器开启。准备早餐时,她想换菜单,通过冰箱屏幕选择了喜欢的中国食谱,系统自动检查供应清单,发现缺少食材后自动在最近超市的网上订购服务中下单,并通过短信通知管家取货。离开家时,智能植物提醒她浇水,根据她的位置上下文提供相应通知。之后她乘坐提前由智能日历和出租车中心预约服务叫来的出租车离开。下午,她在智能办公室读书,相关物品通过传感器感知她的意图并协作提供服务,如打开台灯。阅读时,她收到朋友邀请散步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