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agara很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面向组件,组件是构成模块的基础,就像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积木,通过这些积木可以搭建大桥、楼房、火车…因此,组件在开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当项目需求明确后,开始动手开发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项目中需要哪些组件?这些组件都包含哪些属性,彼此之间如何连接、控制等。下面就来看看Niagara中如何制作千变万化的组件积木。
组件相关内容的全图:
首先组件类是由Type声明和Slot插槽构成的:

- Type声明是Niagara代码的底层基础,用来实现反省,本文不做深入研究,知道组件类中需要包含如下代码即可:
pubic static final Type TYPE = Sys.loadType(BFirstComponent.class);
public Type getType(){return Type;}
- Slot插槽可以插入3种类别的对象:
1. Property - 用来保存BValue对象的值,比如可以保存空调设定温度,接受三个定义参数:
Flag - 定义属性的表现形式,比如是否可编辑Flags.READONLY,Flag的可取值在javax.baja.sys.Flags.class中定义;
BValue - 属性值类型,比如显示时间的BAbsTime,可以根据需要采用Nigara自带的后者自定义的BValue类;
BFacet - 属性值的显示样式,比如控制是否显示时间中的秒,可取值在javax.baja.sys.BFacets中定义;
2. Action - 用来执行特定动作,比如打开冷风机,每个Action对应一个doAction()的方法,业务逻辑写入doAction()方法中;
3. Topic - 用来发送事件广播,与其他组件、服务等进行通讯,比如当打开冷风机时可以发送“Open”事件,其他监听组件可以根据逻辑处理该事件,比如关闭向阳一侧的窗帘; fire()方法用来发起事件广播;事件的发送和接收方通过link建立连接;
其次,通过组件的生命周期来看看组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Started - 本组件初始化后,当staion启动(station中使用了该组件)、从Pallet面板中添加了组件到sheet中,都会调用生命周期回调函数started();
- Descendants Started - 本组件及其依赖的组件初始化完成,会调用生命周期回调函数descendantsStarted();
- Station Started - 站点初始化完成,会调用生命周期回调函数stationStation();
- Stopped - 本组件停止使用,比如从sheet中移除,会调用生命周期回调函数stopped();
- Descendants Stopped - 本组件及其依赖的组件都停止后,会调用生命周期回调函数descendantsStopped();
我们来做个实验,开看看生命周期回调函数是如何工作的:
- 在自定义组件类中覆盖父类的生命周期回调函数:
- 编译,启动站点,看到控制台输出:
说明回调函数发起的顺序是先started(),然后descendantsStarted(),然后是stationStarted(),最后站点启动完成; - 在WB中向我们的站点添加自定义的组件,看看控制台输出:
控制台输出:
这里就不会再次调用stationStarted()了; - 在WB中将自定义组件从sheet中删除,监控台输出:
- 当控制台quit命令,停止station时:
最后,通过Link将组件联系在一起,可以组成复杂的模块:
将组件link在一起,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也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
link的操作要在组件初始化完成后进行,因此一般放在组件或者站点的生命周期回调函数started()中,通过BCompnent中的linkTo()来实现:
可以看到linkTo接受3个参数,源组件、源Slot、目标Slot,明确2点:
- 所有Slot类型都可以通过link连接传递事件;
- 当源Slots 属性变化或者Topic调用了fire()后,link会将事件发送到目标SLot;
参考资料:
Flags
BFac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