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天 分割编译与中断处理

第6天 分割编译与中断处理
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38732220718ff5cf3877215kc0c320a0232c0c7c76d365a

1 分割源文件(harib03a)
不经意地看一下bootpack.c,发现它竟然已长达近300行,是太长了点。所以我们决定把它分割为几部分。将源文件分割为几部分的利弊,大致如下。
我们先将源文件按下图分割一下看看。
分割并不是很难,但有一点很关键。比如如果graphic.c也想使用naskfunc.nas的函数,就必须要写上“void io_out8(int port, int data); ”这种函数声明。虽然这都已经写在bootpack.c里了,但编译器在编译graphic.c时,根本不知道有bootpack.c存在。
这样整理一下看起来就清爽多了。对应源文件的分割,我们还要修改Makefile,流程如下

graphic.c
dsctbl.c
-------------------
2 整理Makefile(harib03b)
分割虽然成功了,但现在Makefile又有点长了,足足有113行。虽说出现这种情况是情有可原,但是,像这样:

它们做的都是同样的事。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同样的东西呢?每次增加新的源文件,都要像这样增加这么多雷同的编译规则,看着都烦。

其实有一个技巧可以将它们归纳起来,这就是利用一般规则。我们可以把上面6个独立的文件生成规则,归纳成以下两个一般规则。
%.gas : %.c Makefile
    $(CC1) -o $*.gas $*.c

%.nas : %.gas Makefile
    $(GAS2NASK) $*.gas $*.nas

%.obj : %.nas Makefile
    $(NASK) $*.nas $*.obj $*.lst
哦,这玩意儿好!真方便。

make.exe会首先寻找普通的生成规则,如果没找到,就尝试用一般规则。所以,即使一般规则和普通生成规则有冲突,也不会有问题。这时候,普通生成规则的优先级更高。比如虽然某个文件的扩展名也是.c,但是想用单独的规则来编译它,这也没问题。真聪明呀。所以,Makefile中可以用一般规则的地方我们都换成了一般规则。这样程序就精简成了92行。减了21行呢,感觉太棒了
----------------------------
3 整理头文件(harib03c)
Makefile变短了,真让人高兴。我们继续把源文件也整理一下。现在的文件大小如下。
graphic.c ….............. 187行
dsctbl.c …................ 67行
bootpack.c …............ 81行
合计 …...........….... 335行
这比分割前的280行多了不少。主要原因在于各个源文件都要重复声明“voldio_out8(int port, int data); ”等,虽然说这也是迫不得已,但还是不甘心。所以,我们在这儿再下点工夫。

首先将重复部分全部去掉,把他们归纳起来,放到名为bootpack.h的文件里。虽然扩展名变了,但它也是C语言的文件。已经有一个文件名叫bootpack.c了,我们根据一般的做法,将文件命名为bootpack.h。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到.h文件,所以我们截取bootpack.h内容靠前的一段放在下面。bootpack.h的内容

在编译graphic.c的时候,我们要让编译器去读这个头文件,做法是在graphic.c的前面加上如下一行:
#include "bootpack.h"
编译器见到了这一行,就将该行替换成所指定文件的内容,然后进行编译。所以,写在“bootpack.h”里的所有内容,也都间接地写到了“graphic.c”中。同样道理,在“dsctbl.c”和“bootpack.c”的前面也都加上一行“#include"bootpack.h"”。

双引号("")表示该头文件与源文件位于同一个文件夹里,而尖括号(< >)则表示该头文件位于编译器所提供的文件夹里。

这次用了很多#define语句,把用到的地址都只写在了bootpack.h文件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如果以后想要变更地址的话,只修改bootpack.h一个文件就行了。
#define ADR_BOOTINFO    0x00000ff0
#define ADR_IDT            0x0026f800
#define LIMIT_IDT        0x000007ff
#define ADR_GDT            0x00270000
#define LIMIT_GDT        0x0000ffff
#define ADR_BOTPAK        0x00280000
#define LIMIT_BOTPAK    0x0007ffff
#define AR_DATA32_RW    0x4092
#define AR_CODE32_ER    0x409a

整体共缩短了34行
---------------------
4 意犹未尽
好了,现在来详细讲一下昨天遗留下来的问题。首先来说明一下naskfunc.nas的_load_gdtr。
_load_gdtr:        ; void load_gdtr(int limit, int addr);
        MOV        AX,[ESP+4]        ; limit
        MOV        [ESP+6],AX
        LGDT    [ESP+6]
        RET
这个函数用来将指定的段上限(limit)和地址值赋值给名为GDTR的48位寄存器。这是一个很特别的48位寄存器,并不能用我们常用的MOV指令来赋值。给它赋值的时候,唯一的方法就是指定一个内存地址,从指定的地址读取6个字节(也就是48位),然后赋值给GDTR寄存器。完成这一任务的指令,就是LGDT。

该寄存器的低16位(即内存的最初2个字节)是段上限,它等于“GDT的有效字节数 -1”。今后我们还会偶尔用到上限这个词,意思都是表示量的大小,一般为“字节数 -1”。剩下的高32位(即剩余的4个字节),代表GDT的开始地址。

在最初执行这个函数的时候,DWORD[ESP+4]里存放的是段上限,DWORD[ESP+8]里存放的是地址。具体到实际的数值,就是0x0000ffff和0x00270000。把它们按字节写出来的话,就成了[FF FF 00 00 00 00 27 00](要注意低位放在内存地址小的字节里[插图])。为了执行LGDT,笔者希望把它们排列成[FF FF 00 00 27 00]的样子,所以就先用“MOV AX, [ESP+4]”读取最初的0xffff,然后再写到[ESP+6]里。这样,结果就成了[FF FF FF FF 00 00 27 00],如果从[ESP+6]开始读6字节的话,正好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naskfunc.nas的_load_idtr设置IDTR的值,因为IDTR与GDTR结构体基本上是一样的,程序也非常相似。最后再补充说明一下dsctbl.c里的set_segmdesc函数。这个有些难度,我们仅介绍一些与本书相关的内容。
struct SEGMENT_DESCRIPTOR {
    short limit_low, base_low;
    char base_mid, access_right;
    char limit_high, base_high;
};

void set_segmdesc(struct SEGMENT_DESCRIPTOR *sd, unsigned int limit, int base, int ar)
{
    if (limit > 0xfffff) {
        ar |= 0x8000; /* G_bit = 1 */
        limit /= 0x1000;
    }
    sd->limit_low    = limit & 0xffff;
    sd->base_low     = base & 0xffff;
    sd->base_mid     = (base >> 16) & 0xff;
    sd->access_right = ar & 0xff;
    sd->limit_high   = ((limit >> 16) & 0x0f) | ((ar >> 8) & 0xf0);
    sd->base_high    = (base >> 24) & 0xff;
    return;
}
说到底,这个函数是按照CPU的规格要求,将段的信息归结成8个字节写入内存的。这8个字节里到底填入了什么内容呢?昨天已经讲到,有以下3点:
--段的大小
--段的起始地址
--段的管理属性(禁止写入,禁止执行,系统专用等)
为了写入这些信息,我们准备了struct SEGMENT_DESCRIPTOR这样一个结构体。下面我们就来说明这个结构体。

首先看一下段的地址。地址当然是用32位来表示。这个地址在CPU世界的语言里,被称为段的基址。所以这里使用了base这样一个变量名。在这个结构体里base又分为low(2字节), mid(1字节), high(1字节)3段,合起来刚好是32位。所以,这里只要按顺序分别填入相应的数值就行了。虽然有点难懂,但原理很简单。程序中使用了移位运算符和AND运算符往各个字节里填入相应的数值。为什么要分为3段呢?主要是为了与80286时代的程序兼容。有了这样的规格,80286用的操作系统,也可以不用修改就在386以后的CPU上运行了。

下面再说一下段上限。它表示一个段有多少个字节。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段上限最大是4GB,也就是一个32位的数值,如果直接放进去,这个数值本身就要占用4个字节,再加上基址(base),一共就要8个字节,这就把整个结构体占满了。这样一来,就没有地方保存段的管理属性信息了,这可不行。因此段上限只能使用20位。这样一来,段上限最大也只能指定到1MB为止。明明有4GB,却只能用其中的1MB,有种又回到了16位时代的错觉,太可悲了。在这里英特尔的叔叔们又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在段的属性里设了一个标志位,叫做Gbit。这个标志位是1的时候,limit的单位不解释成字节(byte),而解释成页(page)。页是什么呢?在电脑的CPU里,1页是指4KB。这样一来,4KB × 1M = 4GB,所以可以指定4GB的段。总算能放心了。顺便说一句,G bit的“G”,是“granularity”的缩写,是指单位的大小。

这20位的段上限分别写到limit_low和limit_high里。看起来它们好像是总共有3字节,即24位,但实际上我们接着要把段属性写入limit_high的高4位里,所以最后段上限还是只有20,好复杂呀。

最后再来讲一下12位的段属性。段属性又称为“段的访问权属性”,在程序中用变量名access_right或ar来表示。因为12位段属性中的高4位放在limit_high的高4位里,所以程序里有意把ar当作如下的16位构成来处理:
xxxx0000xxxxxxxx(x is 0 or 1)
ar的高4位被称为“扩展访问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高4位的访问属性在80286的时代还不存在,到386以后才可以使用。这4位是由“GD00”构成的,其中G是指刚才所说的G bit, D是指段的模式,1是指32位模式,0是指16位模式。这里出现的16位模式主要只用于运行80286的程序,不能用于调用BIOS。所以,除了运行80286程序以外,通常都使用D=1的模式。

ar的低8位从80286时代就已经有了,如果要详细说明的话,够我们说一天的了,所以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
0x00 not use
0x92 sys rw not exe
0x9a sys exe r not w
0xf2 app  rw not exe
0xfa app exe r not w
“系统专用”,“应用程序用”什么的,听着让人摸不着头脑。都是些什么东西呀?在32位模式下,CPU有系统模式(也称为“ring0”[插图])和应用模式(也称为“ring3”)之分。操作系统等“管理用”的程序,和应用程序等“被管理”的程序,运行时的模式是不同的。

比如,如果在应用模式下试图执行LGDT等指令的话,CPU则对该指令不予执行,并马上告诉操作系统说“那个应用程序居然想要执行LGDT,有问题!”。另外,当应用程序想要使用系统专用的段时,CPU也会中断执行,并马上向操作系统报告“那个应用程序想要盗取系统信息。也有可能不仅要盗取信息,还要写点东西来破坏系统呢。”

CPU到底是处于系统模式还是应用模式,取决于执行中的应用程序是位于访问权为0x9a的段,还是位于访问权为0xfa的段。
---------------------
5 初始化PIC(harib03d)
我们接着昨天继续做鼠标指针的移动。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使用中断,而要使用中断,则必须将GDT和IDT正确无误地初始化。

那就赶紧使用中断吧……但是,还有一件该做的事没做——还没有初始化PIC。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做。

所谓PIC是“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的缩写,意思是“可编程中断控制器”。PIC与中断的关系可是很密切的哟。它到底是什么呢?在设计上,CPU单独只能处理一个中断,这不够用,所以IBM的大叔们在设计电脑时,就在主板上增设了几个辅助芯片。现如今它们已经被集成在一个芯片组里了。

PIC是将8个中断信号[插图]集合成一个中断信号的装置。PIC监视着输入管脚的8个中断信号,只要有一个中断信号进来,就将唯一的输出管脚信号变成ON,并通知给CPU。IBM的大叔们想要通过增加PIC来处理更多的中断信号,他们认为电脑会有8个以上的外部设备,所以就把中断信号设计成了15个,并为此增设了2个PIC。

与CPU直接相连的PIC称为主PIC(master PIC),与主PIC相连的PIC称为从PIC(slave PIC)。主PIC负责处理第0到第7号中断信号,从PIC负责处理第8到第15号中断信号。master意为主人,slave意为奴隶,笔者搞不清楚这两个词的由来,但现在结果是不论从PIC如何地拼命努力,如果主PIC不通知给CPU,从PIC的意思也就不能传达给CPU。或许是从这种关系上考虑,而把它们一个称为主人,一个称为奴隶。

另外,从PIC通过第2号IRQ与主PIC相连。主板上的配线就是这样,无法用软件来改变。

为什么是第2号IRQ呢?事实上笔者也搞不清楚。是不是因为第0号和第1号已经被占用了,而第2号现在还空着,所以就用它了呢

int.c的主要组成部分
void init_pic(void)
/* PICの初期化 */
{
    io_out8(PIC0_IMR,  0xff  ); /* 禁止所有中断 */
    io_out8(PIC1_IMR,  0xff  ); /* 禁止所有中断 */

    io_out8(PIC0_ICW1, 0x11  ); /* 边沿触发模式 */
    io_out8(PIC0_ICW2, 0x20  ); /* IRQ0-7由INT20-27接收 */
    io_out8(PIC0_ICW3, 1 << 2); /* PIC1由IRQ2连接 */
    io_out8(PIC0_ICW4, 0x01  ); /* 无缓冲区模式 */

    io_out8(PIC1_ICW1, 0x11  ); /* 边沿触发模式 */
    io_out8(PIC1_ICW2, 0x28  ); /* IRQ8-15由INT28-2f接收 */
    io_out8(PIC1_ICW3, 2     ); /* PIC1由IRQ2连接 */
    io_out8(PIC1_ICW4, 0x01  ); /* 无缓冲区模式 */

    io_out8(PIC0_IMR,  0xfb  ); /* 11111011 PIC1以外全禁止 */
    io_out8(PIC1_IMR,  0xff  ); /* 11111111 禁止所有中断 */

    return;
}
以上是PIC的初始化程序。从CPU的角度来看,PIC是外部设备,CPU使用OUT指令进行操作。程序中的PIC0和PIC1,分别指主PIC和从PIC。PIC内部有很多寄存器,用端口号码对彼此进行区别,以决定是写入哪一个寄存器

具体的端口号码写在bootpack.h里,请参考这个程序。但是,端口号相同的东西有很多,可能会让人觉得混乱。不过笔者并没有搞错,写的是正确的。因为PIC有些很细微的规则,比如写入ICW1之后,紧跟着一定要写入ICW2等,所以即使端口号相同,也能够很好地区别开来。
#define PIC0_ICW1        0x0020
#define PIC0_OCW2        0x0020
#define PIC0_IMR        0x0021
#define PIC0_ICW2        0x0021
#define PIC0_ICW3        0x0021
#define PIC0_ICW4        0x0021
#define PIC1_ICW1        0x00a0
#define PIC1_OCW2        0x00a0
#define PIC1_IMR        0x00a1
#define PIC1_ICW2        0x00a1
#define PIC1_ICW3        0x00a1
#define PIC1_ICW4        0x00a1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PIC的寄存器。首先,它们都是8位寄存器。IMR是“interruptmask register”的缩写,意思是“中断屏蔽寄存器”。8位分别对应8路IRQ信号。
如果某一位的值是1,则该位所对应的IRQ信号被屏蔽,PIC就忽视该路信号。这主要是因为,正在对中断设定进行更改时,如果再接受别的中断会引起混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屏蔽中断。还有,如果某个IRQ没有连接任何设备的话,静电干扰等也可能会引起反应,导致操作系统混乱,所以也要屏蔽掉这类干扰。

ICW是“initial control word”的缩写,意为“初始化控制数据”。因为这里写着word,所以我们会想,“是不是16位”?不过,只有在电脑的CPU里,word这个词才是16位的意思,在别的设备上,有时指8位,有时也会指32位。PIC不是仅为电脑的CPU而设计的控制芯片,其他种类的CPU也能使用,所以这里word的意思也并不是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16位。

ICW有4个,分别编号为1~4,共有4个字节的数据。ICW1和ICW4与PIC主板配线方式、中断信号的电气特性等有关,所以就不详细说明了。电脑上设定的是上述程序所示的固定值,不会设定其他的值。如果故意改成别的什么值的话,早期的电脑说不定会烧断保险丝,或者器件冒烟[插图];最近的电脑,对这种设定起反应的电路本身被省略了,所以不会有任何反应。

ICW3是有关主—从连接的设定,对主PIC而言,第几号IRQ与从PIC相连,是用8位来设定的。如果把这些位全部设为1,那么主PIC就能驱动8个从PIC(那样的话,最大就可能有64个IRQ)
但我们所用的电脑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就设定成00000100。另外,对从PIC来说,该从PIC与主PIC的第几号相连,用3位来设定。因为硬件上已经不可能更改了,如果软件上设定不一致的话,只会发生错误,所以只能维持现有设定不变。

因此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进行独特设定的就只有ICW2了。这个ICW2,决定了IRQ以哪一号中断通知CPU。“哎?怎么有这种事?刚才不是说中断信号的管脚只有1根吗?”嗯,话是那么说,但PIC还有个挺有意思的小窍门,利用它就可以由PIC来设定中断号了。

有数据信号线连在一起。PIC就是利用这个信号线发送这2个字节数据的。送过来的数据是“0xcd 0x? ? ”
这里的0xcd就是调用BIOS时使用的那个INT指令。我们在程序里写的“INT 0x10”,最后就被编译成了“0xcd 0x10”。所以,CPU上了PIC的当,按照PIC所希望的中断号执行了INT指令。

这次是以INT 0x20~0x2f接收中断信号IRQ0~15而设定的。这里大家可能又会有疑问了。“直接用INT 0x00~0x0f就不行吗?这样与IRQ的号码不就一样了吗?为什么非要加上0x20? ”不要着急,先等笔者说完再问嘛。是这样的,INT 0x00~0x1f不能用于IRQ,仅此而已。

之所以不能用,是因为应用程序想要对操作系统干坏事的时候,CPU内部会自动产生INT 0x00~0x1f,如果IRQ与这些号码重复了,CPU就分不清它到底是IRQ,还是CPU的系统保护通知。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这个程序,把它保存为int.c。今后要进行中断处理的还有很多,所以我们就给它另起了一个名字。从bootpack.c的HariMain调用init_pic。
Makefile change:
OBJS_BOOTPACK = bootpack.obj naskfunc.obj hankaku.obj graphic.obj dsctbl.obj \
        int.obj
---------------
6 中断处理程序的制作(harib03e)
鼠标是IRQ12,键盘是IRQ1,所以我们编写了用于INT 0x2c(0x20+c)和INT 0x21(0x20+1)的中断处理程序(handler),即中断发生时所要调用的程序。

void inthandler21(int *esp)
/* PS/2 keyboard interrupt */
{
    struct BOOTINFO *binfo = (struct BOOTINFO *) ADR_BOOTINFO;
    boxfill8(binfo->vram, binfo->scrnx, COL8_000000, 0, 0, 32 * 8 - 1, 15);
    putfonts8_asc(binfo->vram, binfo->scrnx, 0, 0, COL8_FFFFFF, "INT 21 (IRQ-1) : PS/2 keyboard");
    for (;;) {
        io_hlt();
    }
}

正如大家所见,这个函数只是显示一条信息,然后保持在待机状态。鼠标的程序也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显示的信息不同而已。“只写鼠标程序不就行了吗,怎么键盘也写了呢?”,因为键盘与鼠标的处理方法很相像,所以顺便写了一下。inthandler21接收了esp指针的值,但函数中并没有用。在这里暂时不用esp,不必在意。

如果这样就能运行,那就太好了,可惜还不行。中断处理完成之后,不能执行“return; ”(=RET指令),而是必须执行IRETD指令,真不好办。而且,这个指令还不能用C语言写[插图]。所以,还得借助汇编语言的力量修改naskfunc.nas。
_asm_inthandler21:
        PUSH    ES
        PUSH    DS
        PUSHAD
        MOV        EAX,ESP
        PUSH    EAX
        MOV        AX,SS
        MOV        DS,AX
        MOV        ES,AX
        CALL    _inthandler21
        POP        EAX
        POPAD
        POP        DS
        POP        ES
        IRETD
我们只解释键盘程序,因为鼠标程序和它是一样的。最后的IRETD刚才已经讲过了。最开头的EXTERN指令,在调用(CALL)的地方再进行说明。这样一来,问题就只剩下PUSH和POP了。

继续往下说明之前,我们要先好好解释一下栈(stack)的概念
PUSH EAX这个指令,相当于:
ADD ESP, -4
MOV [SS:ESP], EAX
也就是说,ESP的值减去4,以所得结果作为地址值,将寄存器中的值保存到该地址所对应内存里。反过来,POP EAX指令相当于:
MOV EAX, [SS:ESP]
ADD ESP, 4

结果,这个函数只是将寄存器的值保存到栈里,然后将DS和ES调整到与SS相等,再调用_inthandler21,返回以后,将所有寄存器的值再返回到原来的值,然后执行IRETD。内容就这些。如此小心翼翼地保存寄存器的值,其原因在于,中断处理发生在函数处理的途中,通过IRETD从中断处理返回以后,如果寄存器的值乱了,函数就无法正常处理下去了,所以一定要想尽办法让寄存器的值返回到中断处理前的状态。

关于在DS和ES中放入SS值的部分,因为C语言自以为是地认为“DS也好,ES也好,SS也好,它们都是指同一个段”,所以如果不按照它的想法设定的话,函数inthandler21就不能顺利执行。所以,虽然麻烦了一点,但还是要这样做。

这么说来,CALL也是一个新出现的指令,它是调用函数的指令。这次要调用一个没有定义在naskfunc.nas中的函数,所以我们最初用一个EXTERN指令来通知nask:“马上要使用这个名字的标号了,它在别的源文件里,可不要搞错了”。

好了,这样_asm_inthandler21的讲解就没有问题了吧。下面要说明的,就是要将这个函数注册到IDT中去这一点。我们在dsctbl.c的init_gdtidt里加入以下语句。
/* IDTの設定 */
    set_gatedesc(idt + 0x21, (int) asm_inthandler21, 2 * 8, AR_INTGATE32);
    set_gatedesc(idt + 0x27, (int) asm_inthandler27, 2 * 8, AR_INTGATE32);
    set_gatedesc(idt + 0x2c, (int) asm_inthandler2c, 2 * 8, AR_INTGATE32);
asm_inthandler21注册在idt的第0x21号。这样,如果发生中断了,CPU就会自动调用asm_inthandler21。这里的2 * 8表示的是asm_inthandler21属于哪一个段,即段号是2,乘以8是因为低3位有着别的意思,这里低3位必须是0。
所以,“2 * 8”也可以写成 “2<<3”,当然,写成16也可以。
不过,号码为2的段,究竟是什么样的段呢?
set_segmdesc(gdt + 2, LIMIT_BOTPAK, ADR_BOTPAK, AR_CODE32_ER);
程序中有以上语句,说明这个段正好涵盖了整个bootpack.hrb。最后的AR_INTGATE32将IDT的属性,设定为0x008e。它表示这是用于中断处理的有效设定。

还有就是对bootpack.c的HariMain的补充。“io_sti(); ”仅仅是执行STI指令,它是CLI的逆指令。就是说,执行STI指令后,IF(interrupt flag,中断许可标志位)变为1, CPU接受来自外部设备的中断(参考4.6节)。CPU的中断信号只有一根,所以IF也只有一个,不像PIC那样有8位。在HariMain的最后,修改了PIC的IMR,以便接受来自键盘和鼠标的中断。这样程序就完成了。只要按下键盘上某个键,或动一动鼠标,中断信号就会传到CPU,然后CPU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输出信息。
---------
compile error: .h add 
void asm_inthandler21(void);
void asm_inthandler27(void);
void asm_inthandler2c(void);
#define AR_INTGATE32    0x008e
-------------
make run”……然后按下键盘上的“A”……哦!显示了一行信息。
这次我们随便转转鼠标。但怎么让鼠标转起来呢?首先我们在QEMU画面的某个地方单击一下,这样就把鼠标与QEMU绑定在一起了,鼠标事件都会由QEMU接受并处理。然后我们上下左右移动鼠标,就会产生中断。哎?怎么没反应呢?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不能对Windows进行操作,所以只好按下Ctr键再按Alt键,先把鼠标从QEMU中解放出来。然后点击“×”,关闭QEMU窗口。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