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粒子群算法(PSO)二

    上一回说了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实现,并且给出了C语言代码。这一篇主要讲解影响粒子群算法的一个重要参数---w。我们已经说过粒子群算法的核心的两个公式为:

Vid(k+1)=w*Vid(k)+c1*r1*(Pid(k)-Xid(k))+c2*r2*(Pgd(k)-Xid(k))
Xid(k+1) = Xid(k) + Vid(k+1)

标红的w即是本次我们要讨论的参数。之前w是不变的(默认取1),而现在w是变化的,w称之为惯性权重,体现的是粒子继承先前速度的能力。 经验表明:一个较大的惯性权重有利于全局搜索,而一个较小的惯性权重则更有利于局部搜索。为了更好地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Shi.Y提出了线性递减惯性权重(LDIW)
 即:w(k) = w_end + (w_start- w_end)*(Tmax-k)/Tmax。其中w_start 为初始惯性权重,w_end 为迭代至最大次数时的惯性权重;k为当前迭代次数, Tmax为最大迭代次数。一般来说,w_start=0.9,w_end=0.4时,算法的性能最好。这样随着迭代的进行,惯性权重从0.9递减到0.4,迭代初期较大的惯性权重使算法保持了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而迭代后期较小的惯性权重有利于算法进行更精确的局部搜索。线性惯性权重,只是一种经验做法,常用的惯性权重还包括 以下几种。
 (3) w(k) = w_start - (w_start-w_end)*(k/Tmax)^2
 (4) w(k) = w_start + (w_start-w_end)*(2*k/Tmax - (k/Tmax)^2)
 (5) w(k) = w_end*(w_start/w_end)^(1/(1+c*k/Tmax)) ,c为常数,比如取10等。
 本例的目的就是比较这5种不同的w取值,对于PSO寻优的影响。比较的方法为每种w取值,重复实验若干次(比如100次),比较平均最优解的大小,陷入次优解的次数,以及接近最优解的次数。 这样对于5种方法的优劣可以有一个直观的比较。

代码如下:

/*
 * 使用C语言实现粒子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