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训练营-完成所有关卡
1 架设基准站
左侧有按键说明 【V】锁定鼠标
右侧背包、步骤栏
背包中拿出三脚架,绿色可架设,红色为不可架设(若一直不可架设,可通过鼠标滚轮微动)
然后将背包中仪器一一拿出,组装完成
完成后【V】解锁鼠标,点击【返回】
2 架设移动站
背包中拿出碳纤杆,接着拿出其他仪器一一组装
注意:出现拿取一个仪器跳成另一个仪器的情况,需要设置分辨率
3 求转换参数
打开会有两个仪器的两声开机声音
打开背包,点击手簿
【工程】-【新建工程】工程名称随意,点击确定
自动跳到坐标系统设置页面,坐标系选【CGCS2000】,投影参数设置【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114】,点击确定将该坐标系应用到当前工程下
【配置】-【仪器连接】
蓝牙管理器页面【扫描】,扫描出基准站和移动站蓝牙,根据之前确定的基准站和移动站蓝牙编号,连接基准站蓝牙,【连接】后回退
【配置】-【仪器设置】-【基准站设置】-【确定】
基准站设置界面,【数据链】-【内置电台】-【启动】-【返回】
【配置】-【仪器连接】
断开基准站蓝牙,连接移动站蓝牙,【连接】后回退
【配置】-【仪器设置】-【移动站设置】-【确定】
基准站设置界面,【数据链】-【内置电台】-【返回】
主界面下方出现基准站匹配成功以及出现固定解时,即可用移动站进行已知点坐标测量及求转换参数
鼠标放到移动站上,点击【(R)拾取】,根据场景中的箭头指示,点击左键进行移动站架设
打开背包,拿出手簿,进行测量
【测量】-【点测量】-【保存】,点名【G1】-【保存】
再次拿起移动站,对剩余点进行测量,操作同上
导入已知点数据,点击界面右侧【已知点[~]】-【一键导入】,将数据导入到手簿中
打开背包,拿出手簿
【输入】-【求转换参数】-【添加】-【平面坐标】-【点库获取】-【K1】-【大地坐标】-【点库获取】-【G1】-【确定】-【添加】,按照此步骤将所有点一一添加完成
点击【计算】-【确定】-【应用】-【确定】
4 校正向导
通过外界移动网络,即设置网络POS进行校正
鼠标放在【移动站】的机头位置,点击【操作(F)】,长按【开机键】,点击【F】退出移动站机头
打开背包,进入手簿
【配置】-【仪器连接】-【扫描】(扫描出移动站蓝牙)-【连接】,连接成功后回退
【配置】-【仪器设置】-【移动站设置】-【确定】-【数据链】-【接收机移动网络】-【数据链设置】-【密码】(随机输入)-【确定】-点击新生成的数据链-【连接】-【确定】-【确定】,完成后回到主界面
检查出现固定解后,关闭手簿
【已知点】-【一键导入】
打开背包,拿出手簿
【输入】-【校正向导】,拿起移动站,根据箭头指示到达点位,左键架设移动站,拿出手簿,【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下一步】-【移动站已知平面坐标】-【K1】-【确定】
校正向导与求参二选一进行操作,实训里一般用求参,竞赛中会自动给出三个点对直接进行求参使用
5 数据导入导出
打开背包,拿出手簿
【工程】-【文件导入导出】-【成果文件导出】-【文件名称】-【文件类型】-【测量成果数据(*.dat)】-【确定】
存储文件位置会自动跳出,若没有跳出,【win+D】回到桌面,任务栏会出现
保存好后,关闭手簿,来到全站仪位置
鼠标放在机头位置,【操作(F)】,开机键在右侧,长按开机键
【数据】-【右上三点】-【数据导出】(格式默认.txt),选择上一步导出的点,打开-【导入】,上方出现导入成功的提示,即为导入成功,退出
6 全站仪架设
打开背包,测钉架设(前面通过移动站测量好的测点)
拿出脚架,架设在测钉上方
拿出全站仪基座,进行架设
拿出全站仪机头,进行架设
全站仪组装完成,鼠标放在机头,点击(F),长按开机键,回到全站仪面板
【快捷设置】(左上第一个星星)-【打开激光下对点】
【S】拉远视野至看到基座下方的螺母,将鼠标放在螺母上,通过鼠标滚轮上下旋开螺母,松开(红色)后,通过键盘上下左右移动基座,使激光对中,完成后将螺母拧回
【D】下移视野,调节三脚架,鼠标滚轮进行调节,调节至仪器粗平后拧螺丝(三个都要拧)
调节视野至仪器与三个角螺旋平行,双击角螺旋会变成绿色,即为锁死状态,把鼠标放在角螺旋位置进行同时向内或向外旋转,精平后点击松开角螺旋,旋转机身检查精平情况
反复调整至完全对中整平
(二) RTK使用
1 准备工作
【地图】+实地踏勘,查看场景情况以及布设测钉
找到一个相对空旷的位置,架设基准站
点击移动站,先架设在旁边
【F1】快捷进入手簿
【工程】-【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确定】
坐标系统设置:2000坐标系、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114-【确定】-【确定】
鼠标放在基准站机头位置,【F】,长按开机键开机;移动站同。确定基准站和移动站的序列号。
【F1】-【配置】-【仪器连接】-【扫描】
基准站:【连接】-【回退】-【仪器设置】-【基准站设置】-【数据链】-【内置电台】-【启动】
移动站:【断开基准站连接】-【连接移动站】-【回退】-【仪器设置】-【移动站设置】-【数据链】-【内置电台】-【启动】
回到主界面,检查是否为固定解
鼠标放在移动站,【R】拾取移动站,可点开地图,在地图中直接点击控制点快速跳转,左键架设
【F1】-【测量】-【点测量】-【点名G1】-【保存】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所有点
【已知点】-【一键导入】
【F1】-【输入】-【求转换参数】-【添加】-【平面坐标获取:点库获取】-【K1】-【大地坐标:G1】 注意顺序
所有点匹配完成后,点击【计算】-【确定】-【应用】-【确定】
2 控制点测量
下面进行踏勘时确定的控制点的测量
找到第一个控制点,左键架设,【F1】-【测量】-【点测量】-【控制点测量】-【保存】-【点名】-【开始】-【保存】,该点测量完成 注意:控制点点名要求K打头,由于已经存在3个已知点,因此从K4记起
将所有测钉按上述步骤测量完成。控制点测量完成。
下面开始碎部点测量
3 碎部点测量
路边、井盖等
移动站架设在待测碎部点处,【F1】-【测量】-【点测量】-【点名G4】-【保存】
路边碎部点测量完成后,进行|路中|和|草坪|高程点的测量
比赛时会有补充文件说明 哪些需要测 哪些不需要测
4 导出点
【F1】-【工程】-【文件导出】-【成果文件导出】-【文件类型】(可以分批导出)-【确定】
导出*.svd加密数据(只在当天24小时有效,只有本机可以识别)
分两次导出控制点和碎部点,通过点名区别,因此一定要按要求命名
(三) 全站仪使用
全站仪架设在测钉上方,切换到机头操作,开机,对中整平
一定要记得拧紧螺丝
找到后视点,打开背包,拿出后视的支架棱镜,架设在后视点测钉上,点击操作棱镜,【E】快速对准全站仪
【F2】进入全站仪快捷操作-【关闭激光下对点】-【左上第二个键(数据)】-【右上角数据导出】-【打开控制点.svd】-【导入】
【对准支架棱镜】(右下角)-【打开镜头视角】-【调节目镜清晰】
【右上第二键(合作目标)】检查合作目标是否为棱镜模式,退出
【建站】-【已知点建站】-【测站】-【+】-【调取】-【K4】-【确定】-【后视点】-【+】-【调用】-【K3】-【确定】
仪器高点击右下方【量取仪高】然后输入
棱镜高【F3】-右下方【量取镜高】-【F2】然后输入
【设置】建站完成
【后视检查】-【重置】-【测量】确定为毫米级则可以继续
拖动镜头,瞄准房角(注意不要太靠边,可以稍微靠里一点点)
【采集】-【点测量】-【右上第二键(合作目标)】-【无合作】-【点名:Q1】-【测存】测量完成
拿起全站仪搬站,注意全站仪拾取时不要点击机头位置,要把鼠标放在脚架位置
移动棱镜(后视)进行重新建站,【E】快捷操作对准全站仪,【F2】进入全站仪操作,重复对中整平及后续操作(第二站设置测站K2,后视点为K4)
所有点全部测量完成后,将全站仪数据导出
【左上第二个键(数据)】-【右上角数据导出】-【导出】
至此外业全部结束,【F12】退出外业测量进入内业测量
一定要记得所有数据全部导出!!!